张继军
山东省泗水县高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273212
摘要:新时期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田水利事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在满足农田灌溉的同时,有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面文章就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浅要分析,并探讨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节水灌溉;灌溉管理;工程管理;灌溉技术
引言
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人们对于水资源的无节制浪费,水资源已经逐渐呈现枯竭之势。针对这一现状,水利灌溉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都把节水灌溉和管理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工程措施,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节水灌溉技术的概述
节水灌溉技术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为防止渠道渗透和节约用水而实施的一项基础的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和微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面积的农田灌溉,并通过喷灌机等喷灌设备的使用,使农田得到全方位的灌溉,不仅适用于不同的地形、地貌,同时还能实施机械化的自动管理,实现了农田的高效节水灌溉。而微灌式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应用于大棚中的节水灌溉。在对大棚作物进行喷灌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分别采取滴灌和微喷的技术,同时还能将一些具有养分的肥料与水混合,进行作物的综合灌溉。这种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同时还操作简单,能对作物进行综合管理。
2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模式的实践策略
2.1统筹谋划前期工作
充分发挥规划对水利建设发展的先行和指导作用。按照水利“十三五”发展规划,全力做好项目前期储备工作,加快落实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高效节水项目等农田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跑办力度,切实补齐水利设施的短板。以水利规划“七张图”为指引,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8项规划,河湖岸线利用管理等3项工作方案,健全科学合理、衔接有序的水利规划体系[1]。
2.2实现全方位的管理措施
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其中的重点。在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单纯依靠人们自身的自觉性来进行管理,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证或是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是不现实的。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在施工时,由于其被纳入到水利工程体系中,与其他项目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性。例如,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工期相对较长,同时在建设时,必须要与生态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在这一基础上,还要最大限度保证可以满足区域内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灌溉提出的个性化要求。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与规范化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结合,实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合理的设计和利用。切忌私自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同时也不可以单纯根据施工经验来进行操作,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在建设过程中,都必须要保证可以达到基本施工要求,有利于为施工质量提供保证。节水工程项目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质量标准体系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成本、进度等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还可以保证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3加强农业节水灌溉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可以将物联网技术、3S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土壤水分含量和天气状况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从而为农业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监测依据,便于高效管理节水灌溉工程,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借助传感技术采集农业生产信息,如对灌区的地表情况、降水情况、流水量等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节水灌溉系统。灌区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实施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再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水利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如果监测数据显示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则可远程实施供水,同时通过计算获取合理的供水量,既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又能节约水资源。如果监测到农作物出现病虫害问题,则可根据病虫害的类型施用相应的药物,防控病虫害。农业水利信息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2]。
2.4创新节水灌溉技术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强化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有助于为农业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在科技环境下,也为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应该进一步强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根据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灌溉特点,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优化节水灌溉技术,将其作用最大化,保证相关技术的有效运用,起到更好的作用,大力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国外一些国家在农田灌溉研究方面起步较早,因此可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促使其实现长远发展[3]。
2.5完善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后期管理
在农田水利工程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运用的过程中,管理环节的实施是影响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应对节水灌溉技术工程的施工及施工后期的进行科学、完善的管理。首先,相关部门应对节水灌溉工程中用到的软管、桶水管道、喷灌机、灌水器等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及检修,以此保证节水灌溉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其次,相关部门还应将对节水灌溉设施的管理制度化,指派专人进行专项管理,使管理责任到人,为农作物的生长及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技术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不断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升级,提高结束灌溉的技术水平,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日后还应该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节水灌溉意识,促进农田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鹏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0(2):2.
[2]郭艳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6):271-272.
[3]张晓宇.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5):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