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建阁
山东拓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建设,建筑行业在其背景下有着极其快速的发展,并且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在逐渐增高。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并且为建筑行业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而在实际建筑工程管理期间,由于过程和内容较为复杂,并且工期较长,因此其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所以需要施工单位和相关的监理单位对施工安全实施有效管理,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促进建筑行业经济效益快速提升,以安全的管理、科学的施工和合理的监督来促进建筑行业长期、稳定建设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质量,必须尽快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都开始了关于安全管理的探索,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正在逐渐成形。然而,这些安全制度在施工的过程中基本上很难得到落实,比如一部分施工企业为了缩减施工成本,故意缩短工期赶工导致了严重的安全事故,而在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却又没有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能够对其进行追责。同时,建筑工程本身不是单方责任项目,除了为人所知的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设备出租企业、验收单位等实际上也属于安全责任单位,但是由于安全责任制度划分不清晰,这些单位往往不会承担其应该承担的安全风险,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比较低。从中不难发现,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难以取得实际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1.2技术存在的隐患
建筑工程建设需要众多技术工种协作,但是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除少数专业技术人员外,其他建筑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文化知识较差,再加上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慎到位,导致在技术层面常常会留下一些隐患。
1.3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不规范
施工过程中不规范的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也是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一些施工单位不重视人员安全,认为发生事故的概率很小。他们不重视安全事故的预防,也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相应的管理政策没有落实,会导致事故频发。一些施工单位片面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更快、更高效地完成建设项目上,而不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会采取一些不合理或无效的安全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建筑安全事故的风险。
2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有效鼓励安全生产的重要法宝,必须用科学的奖惩机制来指导安全施工。从相关主管部门的角度看,应从处罚方面加强制度设计。对不按规定进行施工安全施工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给予经济处罚或者吊销资质证书,使其遭受利益损失。从施工单位的角度,通过物质奖励,引导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施工。对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否则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此外,企业还应在工程造价资金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安全管理资金,专项资金用于建设项目安全施工管理,确保专项资金用于安全施工。
2.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较高。从这个层面来看,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展之前,做好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保障方案,确保施工方案中的技术能够保障施工建设的正常运转。对于施工技术方案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要进行深入的谋划和考量,仔细分析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从而有效规避安全问题。
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高空作业,要尤其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工程负责人亲临一线,督导高空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规范,以防微小的失误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第一,在施工之前安全管理人员应做好现场检查,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处理,如建筑材料堆放是否合理、安全警示标志是否显眼等,都属于这个步骤的检查要素。
第二,要采取全过程跟踪式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措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设备穿戴情况进行检查、判断他们施工中是否遵循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另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安全设备佩戴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有不佩戴的情况第一时间指出并要求其按规定穿戴。
第三,要积极主动地做好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可能会导致严重安全事故的基本上都是重特大危险源,要想将建筑工程施工重特大死伤事故扼杀在摇篮里,就必须对重特大危险源进行关注和管理。根据实际经验来看,控制重特大危险源可采取以下措施:提升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控力度,一旦发现安全风险即刻停止施工操作,进行安全风险排除工作,将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中,同时还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风险因素高发工序进行监管,避免安全问题再次出现。另外,应该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管理,落实责任制度,并且及时追究相应责任。根据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给出的文件要求,建立安全管理策略体系,对安全施工管理状态进行有效的上报,积极接受监管。最后,要对已经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施工进行特殊关注,建立应急响应预案降低安全风险带来的影响。
2.4重视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
尽管目前建筑施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建筑行业施工人员在工作人员中的占比仍是比较高的。因此,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施需要处于一线的施工人员进行具体的落实。鉴于这种情况,需要对以建筑施工人员为主体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帮助其掌握安全施工的方法并树立起建筑施工人员的意识以使其在建筑施工中能够自觉的按照安全生产理念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安全培训与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对施工人员进行进场安全教育,包括规章、制度等,主要目的是树立起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是针对特殊施工工种,强化特殊岗位要求,落实持证上岗机制。
2.5加强对分包企业的监管
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分包企业的全面监管,确保分包企业严格按照合同和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工程施工。要坚持日常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定期检查分包商安全施工绩效,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要从源头上控制分包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从加强施工队伍安全素质、完善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定具体要求,同时,与分包企业的人员结构和成本管理相衔接,通过奖惩、标准制定等方式,加强分包企业的安全管理,从而为提高分包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6落实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以安全生产和管理为中心,落实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每一位成员的义务与责任。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通过以上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建立,能够使企业和项目的建筑工程做到有章可循,能够指导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从具体实施来看,公司与施工项目单位签署安全管理的目标委托书,其中对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进行一一落实。
结论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问题频见报端,这使得全社会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广泛的重视起来,并将其作为评价一个建筑企业实力的重要表现。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经营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为了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需要尽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国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低碳世界,2019,9(10):182-183.
[2]陈金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2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