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郝绍国
[导读] 对于我们来说,阅读不仅是收集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郝绍国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干海小学615502
        摘要:对于我们来说,阅读不仅是收集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还是收获情感体验的重要方法。阅读教学在语文学科中备受重视,它既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训练中一点点得到提升。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就需要家长与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多种形式开展强化训练。然而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阅读水平普遍较低,学生在阅读上存在着多种问题。文章对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前言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
        农村的生活环境对孩子们学习、接受新鲜事物造成一定的障碍,由于我所任教的小学地处农村,经济欠发达。大部分是留守孩子,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对家中的孩子教育甚少。家中仅剩年迈的爷爷奶奶。由于上辈人大部分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加上与孩子的年龄的差距太大,给家庭中的教育造成很大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在语文阅读环节,出现了阅读兴趣不浓、阅读书籍单一的现象。
(一)阅读兴趣不浓
        如今,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受中考和高考两大“山脉”的影响,应试性的特点更加鲜明。换句话说,语文阅读教学没有将塑造学生阅读能力作为核心,教师只是把阅读教学的着重点放在了如何取得好的阅读成果上。因此,教师通常在教学过程中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将素材的内容完整地讲给学生听,再引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然而,这种教学形式对学生来说并没有任何的作用,学生得不到有效的理解与感悟。
(二)阅读书籍单一
        小学生年龄低、好奇心强,他们往往对一些情节跌宕起伏、有趣的书籍有兴趣,反而对学术性强的文学类、语言类、科技类书籍读得较少。在这个阶段,其他的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对他们来说认识度基本为零,文学基础较为薄弱。另外,“作业式阅读”的现象普遍,现在学校重视孩子们的阅读量,经常布置任务,限定某一时间段读完一本书,孩子即便不喜欢,硬着头皮也得读。学校安排的读物一定是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开拓思维的,但“作业式阅读”的效果还要看孩子们的看法和接受程度,如果他们心里很别扭,效果就未必好。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引领他们博览群书,特别是多读一些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书籍。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一般小学生正常对教研室推荐的必读书目比较了解,通过电视剧了解了一些除四大名著之外的中外阅读书目,例如《骆驼祥子》《雷雨》《围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改变学生阅读观念
        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环境较为封闭,这样的情况下会对学生接受新鲜事物产生一定的障碍,对阅读的观念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另外,部分校领导和教师也存在观念上的偏差,他们认为小学生阅读并不需要花费时间,特别是课外读物,这会严重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这种思想理念是不正确的。要想真正使学生的阅读得到丰富,就需要先从领导与教师做起,改变头脑中的刻板认知,努力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的阅读观念,从而引导学生学习领悟阅读的魅力。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司马光》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阅读观念以及学生的阅读观念,以疑问的形式发散学生思维:1、同学们,如果事情发生在你身边,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解救同学?学生首先需要讨论这些办法是否存在可行性,先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在紧要关头,司马光的办法是效果最好的,可以在第一时间解救伙伴。

2、如果你自己是被司马光救下来的小朋友,你会跟他说什么?3、如果你是旁边的小朋友,看到司马光救出了小伙伴,你会有什么感觉?以这种疑问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创造阅读条件
        首先要想搞好阅读教学,良好的阅读条件必不可少。语文教师要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阅读技巧与思维能力,就一定要保障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有效阅读。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时间作为保障,那么阅读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另外,教师可以设置图书角,让学生从家里拿来自己看过的书籍进行相互阅读,共同进步。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也可以建立多个图书厅,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1】。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海底世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延长学生的阅读时间,为学生准备一些课外的材料,在课上进行分享,或者直接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籍或阅读网站。教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海底世界是一个物质资源丰富、景色奇异的大世界,这也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课后为学生推荐一个有关海底奥秘的网站:海底探秘专题址,让学生以课下自学的方式进行自主查阅,自主学习。
        (三)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教学可以结合语文阅读活动、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障学生能够有持续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收获满满的感悟。此外,可以定时召开阅读交流讨论会,为学生提供阅读与分享的机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进一步升华。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巨人的花园》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以小组为中心,让学生进行有效合作。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以及心理上的变化,培养想象能力,学习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充分做到有效阅读。
        (四)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也就是既要上好我们的课内的阅读教学,引领学生对课本内经典课文进行阅读学习,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一定的指导。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2】。
        例如,在小学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拓展一些《安徒生童话》的课外知识。为了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阅读,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动画投影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被视频的内容所吸引。随后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安徒生的照片以及人物介绍,教师介绍:大屏幕上的人物就是本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的安徒生,他是丹麦的童话大师,有着“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的称号。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曾被翻译成上百种语言。代表作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等。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将自己充分融入进故事中,学生在动画以及图像的直观呈现之下,充分投入进教学语境中。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阶段,合理而有效的阅读能够为学生长足的发展做好铺垫。因此,教师需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参考,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得到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中虎,倪海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08):44.
        【2】李丽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16):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