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荣
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读写结合的教学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语言基础,应着重培养其思维能力,鼓励相互借鉴,积极思考,让学生的读写能力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四点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促进学科良性发展。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读写结合是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同步推进,让学生把阅读后的感悟融入到写作中,阅读是吸收养分的过程,写作是表达输出的过程,二者的结合能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应根据学生特点灵活组织教学,让中高年级的学生充分利用已掌握的词汇、写作技巧,使语文能力更上一层楼,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一、分组阅读,促进学生交流
交流是分享观点,激发灵感的重要手段,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组阅读,把各自的阅读感受分享出来,从而为写作提供思路和素材,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随着词汇量的积累,语文教学的难度要逐步提高,应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上,可以组织分组学习,让学生相互补充、相互提醒,促进知识的交流。
比如在教学《开国大典》时,安排学生阅读后讨论,要求思考文中有哪些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如同亲临现场。学生在交流中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人提到课文中出现的几个词很生动“老远”、“摸着黑”、“赶来”......这些口语化的词让人仿佛能看到四方人流汇聚到广场,可以感受到群众那种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会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家在欣赏中获得相同的感悟,能对课文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学习写作技巧,用生动的词汇修饰自己的作文。
二、创设情境,增强学生感悟
适宜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诠释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描写画面、抒发感想时有丰富的灵感,对课文有深刻的感悟。比如在教学古诗词时,只依靠课内的插图不能满足学生的理解需求,可以引入与古诗词意境相符的国画、景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
如在教学《宿建德江》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有动态效果的景象,让学生一边阅读古诗,一边欣赏画面,去感受作者看到的景象,体会孤身一人在外的的心情,理解作者的“愁”。
阅读并理解课文后,教师再为学生展示其他的画面,让学生阅读古诗《枫桥夜泊》,并鼓励学生在阅读后对照画面翻译古诗的含义,分享自己的感悟。在良好情境的感染下,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的含义,还能尝试着翻译其他诗词,及时运用掌握的技能,有助于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用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在互动中锻炼表达能力[1]。
三、贴近生活,鼓励学生创新
语文教学不能仅围绕教材进行,还要贴近生活,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激发学生感悟,用生活中的小事为写作积累素材。教学新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记录,用写作的方式表达心情,记录成长。
比如安排学生以“让生活更美好”为话题写作时,就可以先梳理本单元知识,让学生回忆课文中是如何介绍事物的,有哪些写作规律。接着,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感知美好,学生会想到让自己高兴的事就是美好的事,这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写下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的人写出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人大胆畅想未来,把自己看到的科幻电影中的设想加入到作文中。不论是对具体事物的描写,还是对未来的憧憬,都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要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做到有序描写。比如写有关旅游的话题时,可以先写对哪次旅行印象深刻,接着写旅行中的收获,最后写旅行后的进步,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分析课文,把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运用到现实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四、合理引导,训练读写能力
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效,能从课文中感悟更多道理和写作技巧,因此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可以借助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等活动促进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深入到课文学习中,产生深刻的思考,利用课堂活动进行经验交流,促进思维能力提升[2]。
比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可以选两名学生扮演“我”和“闰土”,用两个少年之间的对话把学生带入到那个有月亮、有贝壳、有各种小鸟的文字世界中,使学生被有趣的对话吸引,产生强烈的表达欲。表演结束后,可以为学生安排小练笔任务,要求学生分享自己与伙伴玩耍时的场景,可以是一起外出游玩,也可以是日常的游戏时光,要鼓励学生像作者一样写得细腻又生动,比一比谁的作文最有趣,最吸引人。在恰当的引导下,学生们能掌握运用词汇的技巧,使作文不拖泥带水,有更强的可读性。
结束语
读写结合符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两者的结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词汇知识,应借助读写结合模式调动学生思维,使其合理运用知识,养成主动积累知识、搜集素材的好习惯,以促进其读写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建平.探究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中的运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10):0247-0247.
[2]王峰.试析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版),2019,000(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