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雯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117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越来越发达,综合国力也逐渐昌盛,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方面的发展也有所提高。因此,配电终端的统筹工作也开始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正是因为配电终端的自动化形成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实用性和供电可靠性的优势。首先需要根据我国电力总量的实际情况,来明确配网自动终端的动态发展和规划。主要从优化和升级配电终端自动化,达到多种配电终端和线路有效结合,更加智能、自动的实现配网终端这一角度出发。梳理不同区域之间的配网装置和设备设施,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该模式和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参考数据进行计算,才可以最终得出配网终端安装的经济成本与投入使用的资金进行分析。其次,在面对不同的消费者消费需求上就容易产生差距较大的模型概念和结构,就意味着在投资规模上的一般性达不到指标要求,还需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指标所设定下的规模最小化。最后,我们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来证明该结论,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计算表明投资限定的可靠性方法更加好,效果更加优质,在投入的产出比值上面提升更快。因此本篇文章就围绕着配网自动化终端布点的优化与升级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大家对这方面的了解更进一步。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终端布点优化;动态规划
一、FTU 终端布点方案规划
(一)FTU 功能
FTU是一种更加智能化的终端系统设备,在安装和配置的过程当中主要是依靠配电视和路线,才能够实现与远程的信号联通方便通信的传播,向配电站发送配电设施的数据信息,与此同时也可以接收到其他来自配电站的控制命令,从而实现对配电设置的控制和调节功能。FTU是在终端设备方面的简称,它主要包括在控制方面的作用,他有效的对配电室的信息进行掌控和管理,方便向各个信号站反映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除此之外,能够及时的检查设备的故障问题,实现自动化的通信功能,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参考数据和信息。这些参考数据主要是包括了对设备开关的控制所需要的电能参考数据以及故障问题出处等等,除此之外,FTU还可以执行更多的命令,实现对配电设施的调节和控制,能够准确的发现故障的问题,有效的及时解决故障问题,快速恢复供电系统。
(二)工频变压器与 AC/DC 相结合
常见的供电方案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来进行调节和安排的,在方案当中投入的资金成本也是需要具体标明。我们都知道功率变压器和AC/DC 相结合,才能够输出两种可以有效改变功率需求的电压。我们可以通过对AD进行转化模型组合,通过处理芯片的数值参考和电路信息,才能够有效的将两种功率输出单独分开,它是对通信模板的供电设施具有隔离供电的功能。假如通过系统当中的数值芯片来对供电电源有所要求,那么就需要到功率变压器来提供这样的帮助,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远程操控的开关进行控制,通过高压的电容器为系统提供开关的动力。
(三)集成充电电源的供电方案
供电系统的原理就在于它有充分的电源来提供电力,AD/DC 输出的电压为 27V,这样的电压值还是较为常见的,然后在供电方面也是有一定的缺陷,可以使用超级电容来进行供电设施的助理如果一旦出现断电的情况,就可以使用到超级电容来完成提供备用的电源设施,这样相互的电源设备是隔离的,在一方无法进行运作的情况下,由另一方进行提供电力串行的通讯模板,主要是提供日常的电量。微型处理芯片和数字电路的总电源主要是常用的电压,在遥控方面的系统供电电源是最大功率的电容量。MCU芯片的要求对于供电电源来说更加小笔常用的电压还要低,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LD来进行转换功率大小和电压数值,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电源来源。目前就电力行业来说,超级电容的方案还比较少,所需要用到这样的设备的工程还未投入使用,更需要进一步增强该电力方面的工艺技术。因此,该方案的控制还需要永磁开关,还需要更大的能量来提供长时间的开关控制工作。
二、配网自动化终端布点优化设计
(一)配电终端的基本类型
在配电终端的计算过程当中,还需要对检测功能和控制系统的差异性进行更详细的考虑,在配电终端方面的类型还需要更加仔细的划分,对于不同级别的功能要明确的划分界限,什么级别该有什么样的性能和工作内容都需要认真的了解。主要的类型有三种分别是一遥、二遥、三遥。一遥的主要功能就是通信所需要实现的设备,就是对故障进行及时发现。二遥的功能就是进行检测所需要的设备就是TTU和DTU。三遥的功能就是对其进行控制和输出命令,所需要的设备是DTU。这主要服务的对象就是开关的结构,它所需要的通讯模板是有效的实现开关控制,该类型在配电终端方面有很高的应用成就,它为配电终端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设计。
(二)确保供电稳定性
在设计配网自动化的过程当中,需要稳定供电输出是十分有必要的,他有效地稳定了各个供电系统的输出性,针对于故障出现的问题快速的发现及时定位,有效的解决了故障问题,保证正常的供电设施和作用。与此同时所需要考虑的时间和效果也需要重视,在计算过程当中要准确到每一户需要用电的平均次数以及停电次数,它有效的起到参考作用,是了解该地区供电稳定性的重要参考数值之一。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供电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就是因为用户在使用电数量上和停电数量上的比值差异。其中所需要的电线用户分布数量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也意味着复合在计算当中同样的存在差异性。
三、结语
本篇文章通过分析了配电终端这方面的部分结构和设施,让大家对该技术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再加上根据我国的实际电力公司在这方面的应用和特点,依托了更加超前的动态化思想规划,才能够不断的建立起配电终端布局优化模型。配网自动化终端布点,它有效的实现了在有限的投资规模和资金的情况下,能达到一定的配电网供电格局,在所有的参考指标下发挥到最大化的提升作用,在同样的指标情况下,能做到使用的投资和规模最小化,因此配网自动化终端布点是目前两者效果都能兼具的最佳手段。通过本篇文章可以得出来的结论,其一是在安装三种终端的情况下,采用多种类型的混合配电自动化所需要耗损的电量过多,耗资耗能方面都有一定的缺陷性。其二就是按照资金的投入比来看,逐渐的进行改造便于工程的开展,也为了金额更好的分配最终达到整体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马韶欣.关于配网自动化终端布点优化的研究[J].电子制作,2020(12):85-86.
[2]闫磊,李远,赵文娜.关于配网自动化终端布点优化的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38(10):49-53.
[3]杨斐平. 韶关配网自动化改造与建设方案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
[4]徐天阳. 锡林郭勒盟配网自动化建设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5]袁鼎发. 惠州配网自动化开关布点运行和维护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作者简介:宋晓雯(1993-04-24),女,汉族,籍贯:广东省深圳市,当前职务:业务员,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配网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