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爱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32653部队 辽宁省沈阳市110166
摘要:《后方油料仓库设计规范》明确规定:甲类油品罐及1、2号喷气燃料罐和单罐容量大于2000m3的3号喷气燃料罐应采用内浮顶油罐。从实践中来看,油罐安装内浮顶在降低油品损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安全系数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随着新建油罐及旧罐改造中内浮顶安装工程越来越多,与之对应的军队相关建设标准规范却始终没有出台。从目前实际应用现状来看,军队油库油罐内浮顶常用形式以装配式内浮顶为主,材质主要为不锈铝或不锈钢。个别单位因考虑防火间距或消防水要求采用了现场组焊的钢质内浮顶,由于数量极少,本文不作介绍。下面主要结合地方石化企业相关的标准规范与军队油库实际,对军队油库油罐装配式内浮顶安装工程做初步探讨。
一、主动靠前参与,强化工程主导。装配式内浮顶,即全部零部件在施工方(厂家)制造,到施工现场后零部件通过罐壁人孔进入罐内,采用螺栓连接组装的内浮顶。一般来说,装配式内浮顶的图纸设计、零部件加工、现场安装等均由施工方(厂家)负责,部队方仅负责组织验收、交付使用即可。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内浮顶施工单位与油罐建设(改造)单位分属两家,经常出现由于设计图纸不统一、相互沟通不充分,所导致的施工工序不合理、衔接不及时、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发生。作为工程建设使用方,有必要在建设全过程主动靠前参与,积极协调,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初始之中,确保油罐及内浮顶施工质量。
1.要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信息。在进行内浮顶设计前,应向设计人员提供拟安装油罐的直径、高度、罐壁焊接型式、罐内管件相对位置等基础数据和环境位置、拟储油品、作业需求等基本信息,便于设计人员整体把握各设计要素,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设计工作。
2.要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初步设计图形成后,要组织专业人员对照现地进行审核。重点审核元件材料是否符合建设要求,开口部位是否与现场管件位置相符,边缘密封及开口密封效果能否达到使用要求,防旋转、导静电设施是否齐全可靠等等。
3.要做好安装前各项准备工作。对于新建油罐储罐充水试验及防腐工程已全部完成,对于储过油品的油罐已进行了清洗、通风作业,可燃气体已消除,达到了动火作业条件;导向及防旋转装置、静电导出装置等附件焊接工作已全部完成;罐壁内表面有可能损伤密封胶带的焊瘤、焊疤、毛刺等附着物,已进行了打磨处理,并对涂层剥落损伤处采用原防腐涂料、按照原防腐施工程序和方法进行了修补;罐顶透光孔、通气孔及罐壁人孔已打开,罐内空气正常流通,雨雪天气已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雨雪进入罐内;动火报告和风险作业请示已按程序报批,施工人员已开展了安全教育培训,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已得到落实。
二、全程跟踪监督,把握重点环节。油罐装配式内浮顶施工程序固定单一,环节步骤衔接紧密,对各施工环节质量要求很高。一旦把关监督不严,在施工完成后如果再发现质量问题则很难处理,有时候可能需要全部拆掉重新安装。不仅造成施工工期延长,同时二次施工也会对安装质量造成不可逆影响。因此建设单位要安排专人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重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1.把握好进场验收环节。装配式内浮顶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不低于12年,其中密封装置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不低于6年,要保证设备在使用寿命内正常运转,材料质量尤为关健。
一般情况下,内浮顶各安装部件的出厂检验由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完成,但在安装前建设方应对出厂文件的完整性进行核查,重点查看内浮顶出厂合格证及浮管检验标记,有疑问时建设方应进行抽检和复检。在对出厂文件检验合格后,建设方应组织人员现场对产品零部件数量进行清点,检查板材、浮管等零部件外观完好情况,核对材料材质、规格型号、尺寸等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是否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在全部检查的基础上,重点查看主材是否为不锈铝或不锈钢,浮管是否有变形漏气,环形密封胶囊外层胶料是否为耐油型、是否有破损缺陷、是否有死折及直径大于5mm的气泡、是否有缺胶露布现象,其它常用紧固件及焊接材料的牌号、标准、规格和主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等。
2.把握好安装质量环节。装配式内浮顶安装时不光要考虑浮顶自身的强度和严密性,同时还要考虑与油罐罐壁、测量及信息化设备导管、防旋转装置等的配合安装,及投用后的平稳升降和良好密封,因此对各部件安装位置精度的要求很高。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进度随时检查安装质量,把安装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内浮顶的安装顺序为先定位,再安装边缘构件和边缘支柱,其次是骨架、内部支柱和盖板,最后安装附件。内浮顶定位时,宜以量油采样口和导管为基准,主梁、副梁应与之错开,并在罐底进行标记。导向及防旋转装置定位时应避开储罐附件,其焊接件距离罐顶板及罐底板焊缝的距离不宜小于 200mm。边缘构件安装时,宜在罐壁标记安装基准水平线,边缘支柱与边缘构件连接后应铅直固定,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长度的3/1000且不宜大于6mm。边缘构件的螺栓连接孔间距偏差不应大于2mm且应连接牢靠,不损伤密封。支柱安装时应避开罐底凹槽、罐内进出油管线等附件,与附件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内部骨架安装时应先安装主梁,再安装副梁,骨架安装后应调整支柱,使骨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水平误差控制在2.5‰以内,支柱保持铅直紧固。
3.把住密封质量环节。内浮顶的主要作用是将下部储液空间与上部大气空间相互隔离,因此密封质量好坏,直接决定整个工程质量。装配式内浮顶密封部位主要有三处。盖板密封:盖板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40mm,最外圏周边采用边缘压条压紧,并用螺栓紧固,盖板与盖板、盖板与梁间不应采用密封胶条或密封胶。四周环形密封:安装前将边缘构件的毛刺、尖角等打磨光滑,橡胶密封带安装时应避免产生折皱,泡沫塑料内外填料块的对接缝宜错开500mm以上,密封带接头处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穿导管处密封:导管和盖板间隙适当并能适应±125mm的水平偏差,之间用橡胶进行软密封。
三、严格检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全部施工结束后,建设方应组织专业人员与施工方一起对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对整体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把牢最后一道关口。
1.外观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安装尺寸误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边缘构件上表面是否平齐无缝隙,盖板与梁连接是否严密,连接螺栓、电气跨接是否牢固,自动通气阀开启和关闭是否灵活,密封橡胶带与罐壁贴合接触是否严密良好且无透光现象等等。
2.进行密封性试验。外观检查合格后,采用大功率电筒或防爆灯对盖板搭接处、盖板与边缘构件结合处以及环形密封空间等部位进行光照法密封性检验,光照度不宜低于100lx(勒克斯),以不透光为合格。光照法一般应选择黑天进行。
3.组织充水试验。缓慢充水将内浮顶从最低位置平稳上升到最高设计液位,静置2小时后再下降至最低位置。在整个升降过程中,观察浮顶升降是否平稳,骨架及边缘构件有无变形,导向及防旋转装置、自动通气阀、密封等有无卡涩等异常现象,密封带与罐壁接触是否良好;放水后注意检査浮管及附件有无泄漏、裂缝等缺陷。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逐一记录并及时处理。对于可能影响整体质量的较严重问题,整改后要重新组织充水试验,直至合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