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路径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唐烈琼 常振亚
[导读] 幼儿园沟通与合作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达成教育共识,形成开放的教育环境,创造幼儿发展良好条件的互动交流过程。

湖南长沙师范学院  唐烈琼  常振亚   410100

摘要: 儿园沟通与合作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达成教育共识形成开放的教育环境创造幼儿发展。良好条件的互动交流过程。保教工作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正确的沟通与合作才能达成教育共识幼儿园教师合作沟通存在障碍主要表现为:教师倾听幼儿少、单向要求和讲述多;师幼的沟通与互动质量不高对家长资源的利用较多,与家长的合作还需加强。其原因在于性格特征、情绪问题、观念原因和沟通方式几个方面。通过讲究语言修养、学会关注倾听、做到热情谦逊、加强学习培训可以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幼儿教师;沟通合作能力;主要障碍;培养策略
        幼儿的教育与培养十分重要但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孩子的成长环境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在教育上为老师带来不便,因此,老师要注意和家长、幼儿及社区之间的相互合作,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成长。在构建与家长、幼儿、教师同伴及社区成员的良好关系上,老师要注重自己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的提高,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努力推进教育教学任务,提高保教学质量。
        一、幼儿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沟通与合作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达成教育共识,形成开放的教育环境创造幼儿发展良好条件的互动交流过程。在保教工作中沟通与合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沟通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沟通的目的保教工作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正确的沟通与合作才能达成教育共识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面:一是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教师是陪伴小孩时间最多的人之一,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具有较高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能舒适、健康地生活和学习。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家长和幼儿教师地关系搭建,家长主动积极参与到幼儿成长中。二是沟通与合作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成长主现在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技能的训练,以及教育经验的积累。三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保教效果的基本保证。做到能在生活活动中与孩子有效沟通,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能在集体教学中与孩子有效沟通,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在游戏与区角活动中有效沟通,指导幼儿和谐发展。能全面了解家长群体的教育背景、职业、个性特点以及教育理念。能主动想家长介绍幼儿园和幼儿的情况,分享幼儿的成长故事。能全面理解和把握家长表达的信息,用语言和非语言(微笑、目光等)的方式及时作出积极回应。能在倾听中发现家长提出的主要问题,适时的提出合理的建议或多种可能的方案。能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在沟通和合作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二、 幼儿园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园教师在沟通与合作能力方面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先后对部分省市的幼儿园教师进行了坐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幼儿园教师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谈针对不同的对象存在不同的问题,但教师在与幼儿和家长的交流合作中的问题更突出些。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倾听幼儿少,单向要求和讲述多。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倾听幼儿多些,而其他情况下教师极少倾听幼儿。这种状况使教师无法深入了解和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与幼儿的有效沟通与互动也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 二是师幼的沟通与互动质量不高。有质量的深度互动不多,互动时缺乏情感交流;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幼儿的想法和个性化的需求,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去判断和衡量,一旦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就简单地命令幼儿改正,或者以冷处理的方式让幼儿自动停止。师幼互动气氛在一定程度上的沉闷、 压抑,往往使幼儿逃避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三是对家长资源的利用较多,与家长的合作还需加强。一些教师能够将家长作为教育资源,主要包括请家长提供物质材料或其他条件,如一起收集信息资料、 废旧物品、 参与班级的环境布置等;外出活动时请家长参与和提供各种帮助等,但深入利用家长资源和让家长深度参与幼儿园教育还不够。
        三、幼儿园教师沟通与合作障碍的影响性因素
        1.性格特征。家长群体和幼师队伍中,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根据研究显示,教师即使经过专业的训练,仍然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不能客观、科学的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可以被理解的。然而,对于家长群体来说,他们的生活背景大有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不同,为此,在幼儿教师和家长沟通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家长中,有些人的自私冷漠、偏执傲慢、猜忌多疑都会影响和幼儿教师的沟通,为问题的处理带来不小的难题。对于一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思想开明、善解人意、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来说,和幼师的沟通会更加的顺利,也能解决不少沟通障碍。基于这些原因,家长和幼儿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坦诚地和对方沟通,当问题出现了要及时解决,不能都等到双方忍无可忍地状况下,撕破脸地争吵。这种情况在幼儿园中并不是少数。双方都应本着为了幼儿地健康成长为目的,和谐友爱地相互沟通,达到想要地效果。
        2.情绪问题。不论是谁,都会有情绪问题,教师和家长也不例外。家长一天在外工作劳累,面对巨大地生活压力已经很难了。幼儿教师地工作任务也并不轻松,带小孩过程中难免会被小孩子气到。双方如果在沟通幼儿问题上带着情绪解决,可能问题没解决之前就已经伤了和气,为此,双方都要学会情绪管理。家长不能将生活情绪带到幼儿教育上,影响老师地正常教学。幼儿教师也不能因为教育工作地压力将气撒在孩子地家长身上。毕竟,大家都需要换位思考,考虑到大家地工作都不轻松。



        3.观念差异。由于个体各方面地差异,理解事情可能会有所差异,对待同一件事情传递信息地解读也会有较大地差距,为此,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要避免问题的见解不同和发生争执,双方都应该意识到个体差异导致的解读不同。二者的文化水平不一,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接受到的信息类型和差异都会比较大。因此,只有积极的沟通,才能将问题顺利的解决,一贯的争着道理,反对对方就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这种行为不利于双方的沟通和问题的解决。
        4.沟通方式。一般情况下,家长都会认为自己的小孩乖巧懂事,在学校也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他们十分信任自己的小孩,不觉得他们会犯错误,希望老师反馈给他们的是积极的信息。然而,小孩子有错误是在所难面的。家长不应该过分的理想化自己的小孩,当老师反馈孩子的小问题是,不能一昧的否认和袒护自己的小孩,认为是老师的问题,对自己或者小孩有意见,怀疑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首先应该要做的是平静的听完老师所讲的内容,先积极的听取老师的意见,回到家后不能马上就责骂孩子,应该循序渐进的引导,看看孩子是否真的有老师说的问题,然后如果有的话就积极引导孩子改进问题,然后鼓励式教育自己的小孩。家长也要改掉自己溺爱小孩的毛病,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要注意自己的沟通方式要思考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既能指出孩子的不足,又能让家长听的轻松,达到沟通顺畅的目的。另外,幼儿教师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立场,一昧的迎合家长的想法,比如,有的家长就想让孩子在学校多学习,不顾小孩的年龄特点,提前输入知识,这时,幼儿教师应该坚守自己的立场,告知家长这种教学方式是错误的,应该结合当下孩子的生理发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孩子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幼儿园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1.讲究语言修养。现在的幼儿园教育中,总可以听到幼儿教师对学生的赞美和夸奖,对于孩子的问题选择少讲或者是不说。他们顾虑说多了会给孩子造成压了,家长会担忧。为此,一部分幼儿教师选择少说孩子的缺点。但是,这种行为也是不正确的。幼儿教师不能及时将孩子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导致家长只是顾着工作,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累越大。因此,在对小孩子进行评价时,要正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的表达自己对小孩子的看法,积极和家长进行沟通,及早地批评这正孩子,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增进家长对幼儿教师的信任。老师要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讲话方式,给人一种舒服自在的感觉。在和家长沟通时,家长也许并不能听懂老师一些专业性的术语,因此,老师要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遇到幼儿的爷爷奶奶时,更要注意自己的用词,由于年龄限制和知识水平约束,他们听不懂专业的术语,只能理解简单的句子,所以,教师要简洁的表达意思。
        2.学会关注倾听。教师除了自己完善教学工作外,还要虚心的倾听家长的意见。很多时候,孩子的家长时愿意配合老师一起完成工作的,他们愿意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到幼儿园听老师上课,陪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总能观察到教师自己平时不能发现的问题,为此,当家长提出自己的意见时,教师要认真的听取意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宽容和负责,这样,他们也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中,这也有利于幼儿园的办学,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校的名气。
        3.做到热情谦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尽管有的幼儿教师年龄已经大了,幼儿教学经验丰富了,但是仍然要积极听取意见,与时俱进的吸收教学管理方法。社会时代日新月异,没有什么东西时一成不变的,为此,幼儿教师要虚心听取周围人的意见,多去参加集体教研会,演讲座谈会,丰富自己的能力,另外,还要在和家长沟通过程中保持诚恳、热诚的态度,集思广益才能提炼出好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去除自己原有固化的教学模式,让孩子能够与时俱进。同时,对于班级管理的大问题,幼儿教师要多在班群里和家长沟通,打破惯性思维,使得教学效果让人满意。
        4.加强学习培训。幼儿教师的沟通能力关系家长和幼师之间的关系构建。为了保证幼儿教师和家长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关系,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为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沟通交流中,幼儿园要定期开展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大会,例如,邀请学生家长到幼儿园观看学生的成长记录,幼儿在校园中参加活动的视频,看完后,幼儿教师主动和家长分享孩子最近的状况,有了哪些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大胆的和家长交流。此外,幼儿园还要加强幼儿教师的沟通理论能力,不断深化幼儿教师的沟通能力。不断实践不断进步,为幼儿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要多扎实的学习和实践,明确自己的教学地位和价值,有效和家长、孩子、同伴及社区成员有效沟通,构建大教育观,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慧援.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J]. 魅力中国,2010(28).
[2]曹维青. 不同类型家长沟通语言适宜性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2(8).
[3]刘凤援浅议幼教与家长沟通之技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
[4]赵菲.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期待研究[D].西南大学,2019.
[5]张博.我心目中理想的幼儿教师[J].学前教育研究,2012.
[项目来源:本文是教育部幼儿保育与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子课题《幼儿园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诊断标准及培训课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YJY20170303)
作者简介:唐烈琼(1962—     ),男,汉族,教育心理学教授,长沙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人格心理与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