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官渡区金马中学 张丽琼 650216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生活化策略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呈现数学知识,有效帮助学生更加合理地解决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保证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升。为此,文章系统论述了生活化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剖析了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为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
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将数学学科回归生活,教师要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得原本乏味、枯燥的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让生活更加数学化,帮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其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不断提升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将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引,不断强化教学实践活动.同时,要紧密结合生活实例,实现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化。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并且可以为数学探究活动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一、采用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新课标的提出紧跟社会的发展,是教学领域的新探索,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应该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边学边用,提高学生的生活阅历[1]。学生会通过数学生活化加深对数学的认识,能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但是在取得的教学成果上并没有达到相应的目标,学生的学习效率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进一步研究,在数学教学期间,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有兴趣,生活化教学方式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使用方式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在开展初中数学课程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把信息进行数字化转型,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熟悉程度,在学习数学时变得不再抗拒,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算正方体表面积时,可以让学生按照题目中的正方形数据,用纸壳制作出一样的模型,学生能够通过模型直观看到几何体的长宽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开展多边形周长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校园中寻找学校甬道上的地砖进行实际测量。学生在解决教师提出的生活化问题时,能活跃思维,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明确生活处处有数学的基本理念,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例如,让学生通过等车的例子学习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向学生抛出问题,小明每天都要坐一路车上学,这一天小明在上学时,看到远处来了一辆公交车,小明怕错过公交车,于是急急忙忙地跑过去,结果发现是二路汽车,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小明会看错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回答出小明会看错车,是因为一路车和二路车相似。借此机会,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相似和全等的区别在哪里,从而开展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课程,通过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能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灵活运用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出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教材作为数学知识的综合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工具,还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把教材当作基础,避免照本宣科,要灵活运用教材内容,让教学内容紧密贴合学生实际生活,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初中数学教师在备课环节要深入掌握教材内容,调整教材当中不联系实际的内容,创设出学生们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把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师在讲解“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要先创设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着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建立起学生的不等式思维,深化学生对不等式内容的理解。如新学期刚刚开始,兰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走向学校,5分钟之后,妈妈发现兰兰忘记带文具盒,于是骑车以10千米/时的速度追兰兰,请问:兰兰妈妈在途中追上小红的时候,骑了多少千米?学生们能够通过设置未知数的方法分析获得答案,在设置不同未知数解决数学问题时,学会从多角度来进行问题思考。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扩大学生的思考范围,加强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认识,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要重视为学生介绍理论知识,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成为必然趋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采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积累生活化素材、布置生活化作业,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峥嵘.生活化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才智,2019(30):121.
[2]胡玉.浅谈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及举措[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77-378.
[3]彭瑛,李烨.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63-265.
[4]吴敏.初中数学教学新思路——小组合作教学中生活化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