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教学能力在实践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指导老师:罗 禹第一作者:钱 梦 参与同学:朱顺钰 王鑫淼
[导读] 自教育部2015年起全面实行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以来,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均可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教师这个职业不再是师范生的专属。

指导老师:罗 禹
第一作者:钱 梦
参与同学:朱顺钰 王鑫淼 牟毅强 夏 宇    成都文理学院    610000

        自教育部2015年起全面实行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以来,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均可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教师这个职业不再是师范生的专属。这对想要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师范生不仅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储备,也需要更强的教学能力。成都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过程中,特别针对师范培养方向的学生开展了“外语素质提升训练营”专项活动。该活动旨在让该专业的学生给其他学院低年级学生讲解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相关知识,成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教学能力,总结经验。这一项目开展有三年之久,无数学生从中获益,收获颇丰。为此,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浅析课堂教学能力在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团队对参加了校内教学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教学能力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外语素质提升训练营(以下简称为“训练营”)的成员.数据显示 ,在加入训练营之前,大部分成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50%的成员在做课堂展示时存在着紧张焦虑的情况,50%的成员存在上课思路不清晰、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当这部分成员加入训练营五周后,存在以下问题:教师角色未能及时转换,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管控能力有限;听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较好地发挥,破坏课堂秩序;课堂氛围不浓厚、师生互动不足。
        完成两个学期的训练后,全体成员的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其中,表达能力的提升最为突出。除此以外,75%的成员在随机应变能力和教案设计能力两方面得到了提升。在课堂管控能力上,62.5%的成员有显著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经过训练之后,他们对英语教学方法的了解与使用从单一的模仿授课老师到有了深刻的认识和自身特点,能较好的使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听说法。
        训练营虽然只是教学能力的一个缩影,但是里面的不足和问题确实是在教学中存在的,因此,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们通过请教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及参考相应的文献找到对应的解决措施,让训练营更具专业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相对重要的作用,若教师使用了不恰当组合或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会影响整个教学进程。


在校内教学实践过程中,此类问题频繁出现,因此,我们邀请了教学经验丰富的讲师对授课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主、谈话法、练习法等方法为辅助,对其进行深入指导,并让授课成员们多次运用于实践,最终他们的综合教学方法有了很大提升,基本素养也有所增强。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运用“讲授法”科学地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在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问答法”来及时的巩固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法”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通过学生或者师生之间的讨论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此外,死气沉沉、单向的课堂氛围也是如今教学中遇到的很大的难题,老师只是讲课的机器,学生也只是全盘接收,这与老师自身的水平和对教学的态度和热情都有很大的联系,与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模式和角色的固化是密切相关的。即便教师性格各不相同,但是教学的目标最终都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观察学习某科任老师的上课方式,我们了解到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深入思考探究,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训练营的成员们通过多次实践以及对学生的了解熟悉后,他们采用了一种双向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为教学提供环境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尊重学生,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观点,求同存异,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性格特征;其次,我们要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状况;最后,要理解学生。除此以外,教师也会存在准备不充分,不能很好的应对突发情况以及情绪能力把控不够的问题。对此,我们在训练营成员授课之前,大家互相探讨、集思广益,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正式授课之前,我们先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授课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本学科的特点,做好教案设计并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并有针对性的做好解决措施,加以演练。其次,我们也通过阅读专业相关书目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树立教学自信。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成员就在步入工作领域前有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比如,在学校举办的“讲课大赛”活动中,训练营成员积极参赛,最终有两位同学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
        本文主要针对校内教学实践活动对校内师范培养方向的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影响进行探析。对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经验给出解决方法。研究表明积极参加校内教学实践活动的师范培养方向的学生的教学能力在一定有所提升,为未来从事教育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同时,总结方法积累经验,为今后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 郭文安 主编
2.《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陈琦 刘儒德 主编
3.《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技能训练》(第二版)胡田庚 赵海山 主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