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同期台区线损管理 促进降损增效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0期   作者:刘鹏飞
[导读] 通过一体化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线损率的问题
        刘鹏飞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介休市供电公司,山西省晋中市 介休市  032000
        【摘要】通过一体化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线损率的问题,对于降低管理损耗起到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促进台区降损增效,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关键字】同期线损;台区降损增效;措施
1.深化同期线损应用促进降损增效措施
1.1建章立制推进台区线损管理措施有效落地
        完善台区线损治理组织机构, 成立线损治理领导小组, 同时设置以相关部门专业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 每月定期召开台区线损治理月度例会, 每周定期召开台区线损周管控例会, 分析和总结台区线损治理工作进展, 谋划和布置下一步工作内容。供电所层面成立以供电所长为组长的台区线损治理实施小组, 主要负责对台区线损指标的管控、分析以及具体措施的推进。
        加强台区同期线损治理考核力度, 分所、分段并细化到月度制定相应考核指标, 实施精准降损、精细考核。同时制定台区线损治理月度里程碑计划, 针对高损台区制定具体降损措施与降损计划, 有序推进高损台区治理工作。
1.2一台一策实施台区线损治理计划有效实施
        以高损台区治理为重点,制定年度台区改造计划。台区线损治理领导小组根据上年度台区线损治理情况, 拟定急需整改的台区明细,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上报年度台区整改需求计划,列入下年度整改计划。在台区整改过程中, 台区线损治理工作小组全程参与新改台区的工程设计、施工工艺以及工程验收。对台区合理布局、经济运行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严格控制低压用户的接入相别、基础数据收集等相关环节, 力争整改一台、达标一台。同时加强整改台区线损率日常监测工作, 确保不发生整改台区线损异常波动。
        完善基础数据, 确保数据准确有效计算。同期线损是基于用电信息采集与营配调贯通, 以供、用电量同步采集和在线监测为核心, 实施精准降损的有效措施。因此, 基础数据的准确是同期线损治理的关键要素,要狠抓营配调基础数据治理, 以“快速治理存量数据、高质量控制增量数据”为基本准则, 加强营配调数据治理和完善, 严控新增和异动流程、台区低压负荷切割流程与档案同步流程。
        实施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精细化治理台区线损。针对部分台区线损居高不下, 线损率远高于台区理论线损率的台区。以同期线损系统中持续高损、且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5%的台区为治理对象, 开展以台区基础信息收集、现场核相、台区拓扑图绘制、全相理论计算及三相平衡优化、现场调相并再次核相等为主要步骤的三相不平衡治理工作,切实减小主干线、分支线等的零相损耗, 实施台区线损精细化治理。
        有效开展台区反窃电工作、确保管理线损无死角。

常态开展营业普查工作, 分解制定年度、月度营业普查计划并落实开展;针对高损台区加大反窃电力度, 利用信息系统锁定窃电范围并现场查处窃电行为。同时, 加强营销稽查力度, 依托营销SG186业务系统、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等系统, 对量、价、费、损等关键指标、营销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客户用电异常信息进行集中、实时监控, 对异常用户开展现场核查。
        加强台区低压运维力度、力促电量无“跑、漏”。高压态势开展台区低压运维工作, 加强台区巡视工作与树障清理等日常工作, 确保不发生因为树障等原因导致台区电量出现“跑、漏”现象。
        加强数据监测、确保台区线损异动不异常。以同期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载体, 以“日监测、日分析、日整改”为工作要求, 实时对线损异动台区进行监测、分析并整改。在条件成熟供电所试建立运营监测中心, 以系统为依托, 及时开展数据监测分析, 重点针对采集异常、计量异常、三相不平衡等影响台区线损的重要因素加强监测, 第一时间下发工单至台区客户经理及相关运维人员, 开展异动治理, 确保台区线损异动不异常。
2.深化同期线损应用促进降损增效应用案例
        典型案例:台区经理查窃电
        某供电所公用配变台区,台区线损从9月1日起持续高损,一度达到15%左右,台区下278块电能表,采集成功率100%,线路运行状况良好,所以可以排除因终端离线等因素导致高损的情况。
        而后通过SG186系统、用采系统、GIS系统与现场实际进行比对,台户关系、台区关口表均未发现异常现象,基本可以排除技术线损原因引发高损的可能性。公司营销部针对该台区高损问题组织用检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全面摸排,发现了一户村民绕越计量装置在表前接线用电,对其进行处罚后将其恢复了正常接线。但是该变台区线损还是维持在10%左右高居不下。
        第二轮排查战斗全面打响,为了彻底揪出“电耗子”,我方派出“台区管家”对台区范围内所有用户用电情况进行监测,将存在异常用电现象的用户按照嫌疑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级预警,使用检人员在突击检查时更具针对性。通过“黑科技”手段的运用,又从该台区挖出了包括绕越计量装置,表内部进行短接分流等窃电行为2起,并全部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整改,随后线损恢复至4.3%,达到正常水平。
        台区综合用电检查仪等台区智能诊断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可有效挖掘分析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的海量电力数据,解决线损治理中存在的数据分析难、问题诊断难等问题。并针对线损曲线异常波动诱因复杂多变、小电量、小负损等疑难台区,快速、批量定位疑似异常用户,提高排查效率,降低排查成本,提升台区经济运行水平。
3.结束语
        总之,深化同期线损系统应用,是实现电网降损增效管理、提升电网线损治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蔡之飞,张维,张博等.市县一体化线损“四化”管理模式探讨[J].管理观察,2018,05(01):34-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