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
河南省固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邮编465200
【摘要】为促进经济增长,地摊经济得到了逐步发展。然而随着地摊经济的逐步发展,所体现出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其中城市管理问题变得尤为突出,需要得到人民和政府机关的重视[1]。就此实地调查、发放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结合利用网络资源对各省市的地摊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最后提出了“政府部门应正确认识地摊经济活动方式、调整地摊市场规划布局、坚持分级管理制度、引导建立摊贩行业协会、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管理;地摊经济;
地摊经济由来已久,自古以来,小到茶水挂件大到杂耍卖艺,无时无刻不是在运用地摊经济。迄今为止,更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摒弃地摊经济。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更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由于影响市容环境,地摊经济无法得到大范围发展。但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在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上,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各地地摊经济比较积聚的地方,如夜市、商业街、写字楼、闹市区、交通站等地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除锁定摆摊的摊主外,还随机采访调查了“顾客”等其他社会群体。
本次调查采取网络问卷,实地采访和实地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动员全国几个知名大学的多名同学在上述地区发放实地调查问卷共计 569份,回收问卷522份,有效回收率达91.73%。
二、研究结果解析:
(一)基本状况:从样本的男女人数比例来看,被调查对象中男241名,女257名,从事地摊经营的男女比例相当;从样本的年龄结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从事地摊经营的人群主要集中在35-45岁范围内;从样本的婚姻状况来看己婚经营者居多,约占总数的83.6%。帮补收入,缓解生活压力是他们摆摊设点的根本原因。
(二)公众对于地摊商品的接受度:调查结果显示,约为72.94% 的市民都会购买地摊商品,并且有4.12% 的人会经常购买。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后,发现经常购买地摊商品的人群主要由女大学生和一些城市低收入者组成。从购买种类上看,大学生购买的主要是一些首饰和新奇工艺品,而后者主要购买的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多数以价格低廉为主。由此项调查结果表面了: 地摊经济确实具备一定的消费市场和存在价值[2]。
(三)地摊对公众的生活影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地摊现象约对 16.45%的居民生活有严重的影响[3]。如果管理部门对地摊摊贩的管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到部分市民的正常生活,不稳定因素将会持续增加。而从我国近几年地摊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今后地摊经济发展更加成熟时,将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将越来越深。因此为发展的地摊经济,我们应该要尽快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之尽快步入正轨。
三、“地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地摊经济在火热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占道经营:地摊经济多开在繁华的闹市街区,人和车流量都很大,在晚高峰下班时期更是尤为突出,从而造成交通拥堵。部分商贩为了能够占到有利的摊位,恶性竞争,更是在车中间穿梭严重侵占道路,造成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二)食品卫生、商品质量难以保证:地摊商户一般是没有相关的资质的流动商贩。流动性大,所售卖的食品和商品虽然价格低廉,但是质量无法保证,很容易出现类似地沟油、不新鲜的食品等安全问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维权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容易引发冲突,影响治安:商户、摊主之间由于争抢生意、占摊位等问题导致不良竞争,从而极易产生矛盾冲突,甚至打架斗殴,造成严重的刑事案件,潜在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4]。
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地摊经济助力经济复苏的当下,却因为缺乏适当的监管而被叫停,这使得“地摊经济”落入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局面。想要使得地摊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出面,寻求“地摊经济”在“放管服”之间的平衡。
四、发展“地摊经济”的对策建议
合理规划调整,统一开放:
对于“地摊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做到注重规划,有序开展。各个城市和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结合城市的环境、位置、文化、发展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做好顶层设计,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一窝蜂”。对于有条件、适宜开展“地摊经济”的城市和地区,在开展夜间经济的工作上,上级政府应该敢于向下级政府、市场、社会放权。同时,要注重空间、时间和区域规划。首先,在不妨碍交通、不扰民的前提下选择方便人们出行消费的地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摆摊的区域,通过多种媒介宣传给摊主和消费者。其次,对于商户和摊主的数量、身份、经营品类等信息,政府部门应该提前整体性把控,并且要对场地的容纳量进行合理地评估,统筹安排,以免拥挤。再次,应该提前公布摊主的准入条件、办理手续流程等,减少摆摊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对报名摊主的资质资格进行审查,为商户提供行为和负面清单,提前告知摊主相关政策规定,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经营。最后,在发展“地摊经济”之前,政府应该预估发展夜间经济会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并且提前制定解决方案和应急管理措施,确保“地摊经济”的有序开展。
【结语】在如今这个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地摊经济”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但是若想使其平稳有序的发展,市场监管调控则变得尤为重要。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一刀切。流动商贩的治理就变成了首要问题,在“管”与“放”之间达到平衡才是管理的重点。人性化执法不意味着妥协,而是要通过疏堵的方式引导“地摊经济”从无序走向有序。辅之以优质的服务,才让人民真真切切感受到来自“地摊经济”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在新兴技术加持下,地摊经济可以与繁荣城市、健康经济共生共荣。
参考文献:
[1] 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 世界就业报告 1998 - 1999[R].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2] 王岩. 城市精细化管理如何包容地摊经济[J]. 中国发展观察,2018( 13) .
[3] 田志. 开放城市空间,激活地摊经济[J]. 环境与生活,2020( 1) .
[4] 朱育漩.“地摊经济”能给城市带来什么? [J]. 环境经济,202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