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21期   作者:潘婵
[导读] 长久以来,我国的地大物博让国人倍感骄傲自豪,但同时,也导致国人在思想上欠缺保护资源、珍惜资源的意识
        潘婵
        山东益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77800
        【摘  要】长久以来,我国的地大物博让国人倍感骄傲自豪,但同时,也导致国人在思想上欠缺保护资源、珍惜资源的意识,认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使浪费资源、污染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以水资源为例,河道污染使水质恶化,给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因此,人们必须加强河道治理、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水质污染,优化水质、改善水环境,为生产生活提供基本的资源保障。本文将对河道整治过程中的污水治理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河道整治 污水治理 方法研究
1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得了显著提升,这是经济发展最为积极有利的一面。但经济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过度开发大自然、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这些不利因素会对资源的质量造成持续影响。以水资源为例,曾经一度人们认为水是源源不断的,因此不够重视、不予珍惜,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近年来,人们意识到了水资源的珍贵与紧缺,便开始采取各种措施节水治水,旨在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充足可用的水资源,其中开展河道整治、治理河道污染就是一项重要举措。河道整治的核心是治水,整治过程必须以截污治污为准则,结合对河道整治的深入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通过积极的河道整治,目前已使河道整体水质状况得以较大改善。虽然如此,但仍需再接再厉,做到对现状、存在问题等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探讨制定河道整治方案,同步实施河道整治与污水治理,使污水治理方法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得以改进。
2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的现状
        污水治理工作已经开展多年,目前已小有成就,整体的河道水质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成绩固然喜人,但如果因此安于现状而停下治理的脚步,不再去深究原因、查找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和创新方法,那么眼下污水治理所取得的成绩也只是昙花一现。污水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关乎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常抓不懈,巩固以往成果、再创新佳绩。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要求河道治理应因地制宜。虽然国家通过南水北调这一战略性工程规划合理的水资源布局,但水资源分布不均仍然客观存在,因此,各地应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河道整治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河道整治不能与截流措施分道而行,二者同步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个别地区割裂了河道治理与截流措施,二者分割导致河道的污水治理效果不容乐观。所以,各地政府必须着手改变这一现状,纠正错误方式才能改善河道污染,收获治理实效。
3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水污染情况,可以得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生活污水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随意倾倒生活垃圾、河道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雨水冲刷带来城市垃圾、水动力条件恶化、中下游受上游水体污染,这些污染源在河道污染中的占比依次分别是70%、10%、9%、5%、4%、2%。这些因素会削弱河道的自我净化功能,阻碍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实施有效的治理方案遏制污染源十分必要。
        传统治理方案主要以净化污染源和水体人工净化为抓手进行污水治理,但这种方式效率低下,治理速度无法赶上污染速度,所以各地政府应探索实施新型治理方案,与时俱进地解决河道污染。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是污染源的主力,因此,新型治理方案可以从主要矛盾入手、兼顾次要矛盾,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促使河道重返绿色生态。
4评估当前河道整治中的污水治理方案
        近几年,国家通过颁布法规、公益宣传等唤起人们对生态环保、资源保护的重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阶段人们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还意识到了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的主要方式如下:
4.1三级管网改造
        三级管网改造是二级污水管网的延伸,通常适用于二级污水管网到达地区。

三级管网改造通过翻排污染源内部的管道,同时改造内部雨水污水分流,促使污水按既定流程排到污水管道。
4.2沿河埋管截污
沿河埋管截污的主要适用对象是区域污水管网能够到达的地区或者三级管网改造无法实行的地区,治理方式是沿河道埋管截流附近企事业单位排出的工业废水。沿河埋管截污有利有弊,利在有助于治水工作的推进;弊在如遇暴雨频发,雨水容易溢出,仍会污染河道水体。
4.3点状就地处理
        点状就地处理通常适用于河道周围没有污水管网的地区或者城镇污水管网无法纳入的地区,通过就地建造污水处理设施或者三级化粪池的方式处理污水。这种方式容易实施,但对污水的处理程度不够彻底,容易造成小范围污染。
4.4水域生态治理
        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适用于以下情况:1)经过污水治理却仍有大面积污染的河道;2)污染较严重的河道;3)无法实施污水处理的河道。
        通过布置生态床的方式治理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有助于处理分散污染源。水域生态治理属于污水处理的补充方案,主要应用对象是低冲击负荷的河道水体污染,这种方式的投入相对较高、后期管理要求也较高。较高的投入和较高的后期管理要求容易导致废弃工程的产生,造成河道水质不稳定。因此,应思虑周全、慎重选择方案。
5讨论河道整治过程中的污水治理方法
5.1同步实施河道整治和污水截流的技术方案
        治理河道的同时进行污水截流,是污水治理时的一般要求,具有普适性。
5.1.1 两项调查
        调查河道两侧的排水户及排水户附近道路上的污水管道情况。具体包括:排水户性质、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排放的水量、内部现存三级管网的状况、道路下二级污水管道的状况等,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提高污水治理的效率,使建设施工计划制定得更加合理。
5.1.2 二级污水管网
        二级污水管网是实现高效污水处理的关键基础,直接决定污水处理的速率,为此,我们必须做到:1)完善分流制地区初期污水的截污工作。2)实施二级管道建设与周围的黑臭河道结合,尽量延伸至治理的黑臭河道。3)充分考虑二级污水管网沿线附近排水户的接入条件以及排水户和二级网管建设的关系。
5.1.3 依据分流制为排水户内部建设雨水和污水管道
        河道两侧附近的用户,其内部三级网管通常采用合流制分配,但为了方便监管用户,实现污水分流及区域内雨,用户内部的三级网管采用分流制更为合理。内部三级网管实施前要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共享的河道和网管信息设计改造方案。
5.1.4实时动态管理与加强污水治理并重
        评估河道污染情况要实时、及时,实现动态监管,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成果实现这一点。如GIS的河道图、污染源图、污水管道图等,这些对河道治理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公益宣传,从思想上引起人们重视、珍惜、保护水资源的共鸣,有助于彻底解决污水治理难题。
5.2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处理的要求
        河道整治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1)治理方案合理有针对性,专业设计、专业施工,这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基本前提。2) 吸取前车之鉴,各地政府应加大污水治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力度,招聘专人、优化设备设施,使河道治理的资金用到实处。3) 各级政府必须完善监管责任制,做好考核评估,督促河道整治工作。
6结语
        河道污水治理作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举措,各地政府应率先重视,再引导群众重视,上下一心、全员参与,从根源上解决污水治理的问题,恢复自然生态绿色河道。
参考文献:
[1]叶嘉康. 关于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12):117-119.
[2]黄敏,刘光磊. 关于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方法的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2):94.
[3]石焱. 河道整治过程中的污水治理方案[J]. 江西建材,2016(10):134+139.
[4]贾凤聪,杨钰荣,李海涛. 在新趋势下对河道整治与治理的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2):17-18.
[5]魏茂魁. 河道整治中的水污染治理方法探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