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林
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 163311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改革成就,但仍是有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对于美术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现状以及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有效教学
美术鉴赏一般来说,需要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根据自己所学美术知识、生活经验、社会感知等多方面的信息对美术作品进行形式、内容、风格、创作思想等方面的分析,但高中学生相对来说生活阅历较少,很难全方位对美术作品进行恰当的释读,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在引导的基础上给予一些美术鉴赏的方法,以提高美术鉴赏水平。
1 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现状
1.1 教学模式单一
部分高中教师有这样的认识误区,觉得美术鉴赏不是高考科目,不用花很多时间在上面,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老师上课没有和学生进行必要的互动和交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部分高中,尤其是乡镇高中,美术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还存在诸多问题,他们难用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理论去给学生的审美能力带来一定的提高。
1.2 学校不予重视
在高中阶段,学校和学生都有很大的高考压力,为了给考试科目留下更多的学习时间,校方在课程设置上给美术鉴赏安排很少的课时,部分学校的美术鉴赏是一周一节或者两周一节,到高二高三的时候就取消这门课的学习。课时安排得少,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就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学习。
2 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策略
2.1 互动探究教学,引导自主鉴赏
新课程理念背景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已经成为主流。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交流互动和探究学习中唤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互动探究式的双边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文艺复兴美术”内容时,我将班级学生分为三组:古希腊队、罗马队、文艺复兴队,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代表的时期有哪些经典的美术作品及其作品的特点,分小组交流,互相发表看法,如通过对比古希腊与古罗马经典作品,得出各自追求理想美与追求实用美的特点。教师再引导学生补充并对比三个时期代表作品之间的不同特点,总结归纳本课重难点,并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课下讨论思考,同时期中国美术中的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及区别,这样,中西方美术实现系统性衔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其自主鉴赏能力。
2.2 注重色彩感受,提升学生审美
在鉴赏工艺美术作品时,教师往往注重技艺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但是我认为还应从工艺美术的色彩搭配上进行分析感受,尤其是对于瓷器、珐琅、丝绸、刺绣、金银制品这几类工艺美术作品。
由于瓷器多为附彩的形式,所以在色彩搭配上就需要将各种颜色协调好,以免出现两种颜色相冲的搭配形式。珐琅器本身对于色彩的搭配就较为注重,在鉴赏珐琅器的色彩时,需要注重观察该工艺品的色彩运用是否符合珐琅器色彩的运用方式,一般来说是由蓝色、金色、粉色、红色等色彩进行搭配,才能够显示出珐琅器独有的色彩韵味。金银制品由于工艺手法的多样性,所以多呈现出银质鎏金的形式,这种金银两种色彩的差异,若能够融合得恰到好处,将会呈现出非凡的效果。
例如,丝绸与刺绣这类工艺美术作品在色彩搭配上更为讲究,根据布料的底色与刺绣所用的丝线颜色的搭配进行鉴赏,若搭配的颜色不协调,让人见了就产生不美的感受,则这类丝绸或刺绣制品不值得收购。反之,搭配的协调的颜色会让人见之欢喜,这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琢磨才能够形成自己的感悟,在审美能力上也会有所提升。
2.3 借助不同流派,渗透核心素养
因为创作理念的不同,绘画也分为不同的流派。像古典主义绘画、浪漫主义绘画、现实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等等。这些理念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是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创作理念,这些创作理念各有各的优点,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这也是进行立德树人的良好素材。
古典主义绘画是就是把“古希腊-罗马”的艺术理念视为模范和标准、并要求艺术创作者们对其严格遵守的一种思想。而“古希腊-罗马”的美学理念是充满自由、理性和人文精神,伴随其衰落,欧洲进入了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在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详加讲述古典主义所体现的精神上的崇高境界,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浪漫主义绘画主张摆脱种种尘世的束缚,在作品中大胆展示自己的个性,激情洋溢,可以说是一次个人主义的宣言。在教学时,就可以结合浪漫主义代表作品,激发学生的内在的激情,培养他们不循规蹈矩的创新精神,以及对于个人理想的追求等,从而使学生身上也有了些许浪漫主义的色彩。
现实主义绘画取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通过细致的描绘重现人们的生活,而且多以劳苦大众作为绘画的主人公。现实主义画家关注底层人民的劳苦,对他们满怀同情。在教学时,就可以结合《拾穗》这幅代表作教育学生要怀赤子之心,要为生民立命,关心劳苦大众的博大胸怀,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印象主义绘画。提到印象主义绘画就不得不提写生,因为写生是从印象主义绘画开始的。之前的绘画,无论哪个流派都是在室内完成的。以莫奈为代表的一大批法国印象主义画家,一改往常从宗教和神话故事中吸收灵感的做法,离开画室,走到户外作画,用色彩来表现光与影的朦胧与飘忽,但无论多么朦胧与飘忽,画的内容始终都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现实中的东西。所以,在教学时,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美好的大自然中进行写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以及环保的意识。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在时间紧张的高中教学中,提升教学实效,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学会鉴赏美术作品,能够体会到各种美术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了解各种美术作品的创作技法以及时代背景等,从而让学生感受体会各种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意境,逐步提升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金枝.核心素养下美术学科的有效教学——以高中美术鉴赏模块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166-167.
[2]肖雅琦,孙木清.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评价研究——以《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