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远
延安市科学技术馆,陕西省延安市,716000
摘要:科技馆是以展览为主要教育方式的非盈利性科普教育机构,其参与、体验、互动式的展示手段,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相较于常设展览,临时展览的趣味性更浓,风格更加鲜明。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科技馆临时展览的现状,科技馆临时展览配套活动的分类,最后探讨了科技馆临时配套活动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馆;临时展览;教育价值
1 当前科技馆临时展览的现状概要
科技馆的展览活动一般分为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常设展览为主要的展览形式,而临时展览则针对性更强,主题更加明确,展览内容更加灵活多变,能够有效弥补常设展览内容一成不变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科技馆开办经验的积累,一些科技馆管理者逐步认识人临时展览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加大临时展览的频率。目前,科技馆的展览模式通常为每年举办一到两次大型科普展览,然后不定期举行中小型科普展。但是,除了一些大型的城市科技馆外,当前许多科技馆的临时展览活动开办频率过低,临时展览的内容缺乏创意和新颖度,导致科技馆内临时展览馆的利用率较低。因此,科技馆的管理者应该从实际出发,探索将更多更加生动、灵活、具有教育价值的多元化现代元素融入到临时展览活动中去。通过展览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进行传统展览模式的革新,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
2 当前科技馆临时展览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开展的一些临时展览存在主题种类偏少、科普知识面较窄、临时展览的周期较短、内容也不够丰富、临时展览的模式较为单一、展品数量少等问题;此外,由于一些科技馆管理者对临时展览不够重视,导致临时展览的空间布局不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时展览的效果。为了增强临时展览的附加价值,提高科技展览的教育意义,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开展富有特色的临时展览配套活动,主要包括科普讲解、科普活动、科普实验以及科普论坛等。
2.1 科普讲解
现阶段,大部分科技馆采用的展览模式多为文字描述或者是多媒体视频、音频等,没有加入互动环节,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导致趣味性不足。作为当前最普遍的科技展览配套活动之一,如果在科技讲解上进行深度的改善和优化,增加趣味性和与观众的互动,便能够有效的提高展览的效果,也有助于科普知识的传递。
2.2 科普活动
临时展览配套活动中的科普活动通常被设置一些互动环节,主要是为了引起低龄观众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思考,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设置特定的主题,然后进行手工制作,能够加深这些低龄观众的记忆,便于他们对科普知识的理解,将“学”和“玩”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2.3 科普实验
科普实验相对来说对组织者的专业性有一定的要求,目前仍属于出现相对较少的临时展览配套活动。现阶段,多数的科技展览更倾向于通过展品介绍、展板展示的方式来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而对科普知识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原理则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导致科普知识的宣传较为枯燥,宣传效果也不理想。通过开展科普实验,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向大家传递科学知识,并发散思想,启迪知识。
2.4 科普论坛
通常意义上,科普嘉宾或者科普讲师的知识体系较为全面,并且具有较为丰富的科普讲座经验,同时,他们还能够进行衍生知识的串联与讲解。科普论坛就是通过邀请科普学者开办科普讲座来进行科普知识宣传的活动。在形式上,科普论坛可以根据不同的展览主题来安排,论坛的时间一般不宜过长。在科普论坛开展的过程中,充分的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将知识讲座与现场互动相结合,营造浓烈的科学讨论氛围。
3 临时展览配套活动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馆开始尝试“展览+活动”的展览模式。为了提高展览的效果,强化展览的互动体验,展会组织者会针对性的开展一些配套科普活动来吸引观众。本文以某科技馆开展的《神奇的材料》、《神奇的仿生》等一系列主题展会为例,介绍科技馆临时展览配套活动的作用。
《神奇的材料》主题科技展中设置了一处用于开展科普活动的演示厅,通过3D的视频演示展示出一些材料的神奇功能。在展览过程中,展会组织者引入了互动式的配套活动,观众可以自己操作设备进行“消失的水”、“人造雪花”等一些趣味性十足的科普体验。观众普遍反映展会氛围很好。
《神奇的仿生》主题展览中设计了一些手工制作的环节。活动组织者会根据现场的展品和视频介绍,引导观众从动物、植物以及自然中其他一些绕有趣味的角度获得仿生的思维,然后利用生活中废弃的一些塑料、纸盒等材料制作机械翅膀、木质手掌、无动力滑翔器等;或者是模仿自然中一些天然的稳定结构,制作出类似原理的微型建筑。诸如此类的一些配套活动,不但有效补充的科技展的内容,还能促进观众动手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4 临时展览配套活动的重要性与服务对象
科技展览的本意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教育大众,而随着科技展览开办经验的不断积累,临时展览的组织者也在进行着展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实践,“展览+活动”的临时展览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展会模式。相对来说,科技馆临时展览的形式出现时间较晚,展会组织者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组织经验,导致临时展览的内容相对单一,并且展览效果受到静态展览模式的限制较大。通过在临时展览中辅助组织一些配套活动,一方面有助于补充展会的内容,增加观众的兴趣点和参与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临时展览活动中科普知识的传播。临时展览配套活动的开展主要服务于以下观众:
4.1 普通观众(家庭)
科技馆观众中最多的是普通家庭型观众,即父母与孩子组成的小团体。这一类观众群体中,家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主题科技展中学到一定的知识,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临时展览配套活动中的科普活动恰好能够满足这一类群体的诉求,引导小朋友进行自主的思考,还能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4.2 团队观众(研学团队)
这一类的群体通常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以团体形式到科技馆参观的动机明确——掌握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们在参观科技馆的过程中,更愿意通过一些科学实验或者是群体类的互动项目来进行理论知识的验证,针对这类观众临时展览配套活动需要强化其竞技性,以满足他们惯性的排名心理。
5 结 语
综上所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科技的进步,共同推动了当代科技展览业的发展,社会大众对科技馆的教育价值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此同时,为了创造更好的科技展览的效果,需要通过多元化的科普配套活动进行科技展览的补充,将传统的“展览”模式转变成“展览+科普活动”的模式,不断优化科技展览馆的时效性和新颖性,充分挖掘科技展览馆的附加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奕琳.浅析临时展览对科技馆新时代科学传播要求的回应[J].科普研究,2019,14(06):40-46+114.
[2]赖永超.新时期下科技馆发展模式探讨[J].科技风,2019(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