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及维护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0期   作者:赵美银
[导读] 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有效地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赵美银
        深圳市华力特电气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有效地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仪器设备在高压下的项目高压电气交接试验中要确保试验质量,并尽量使试验成本降低,进而获得更大利润。只有维护好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才能进一步实现高压电气设备的运行质量与效果。同时要获得相应经济效益,进而让电力仪器设备下的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环境。所以,电力仪器设备在高压下的项目高压电气交接试验中要确保试验质量,并尽量使试验成本降低,进而获得更大利润。本文就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及维护展开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方法
        引言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也在逐年加快。但是智能变电站在发展的同时,并没有过多重视二次设备存在的缺陷问题,从而导致二次设备的缺陷无法彻底修复。
        1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特征分析
        智能变电站是以设备参量和信息平台信息化为基础,在自动化系统中降低人工参与,将二次设备系统智能化。二次设备系统的特点是:第一,系统高度集成与自动化控制。二次设备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达到信息无缝对接技术,将控制中心与变电站信息紧密连接。并且电子化采集和智能信息自动化控制,增加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降低了系统维护难度。第二,在线反馈信息的协同保护作用特点。二次设备系统利用智能信息收集技术将数据信息进行二次整合,至此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优化,并且,该系统也在信息高度化集成后,将信息及时向监测机制回馈实时状态和运行状况。在IEC61850标准的普及下,逐渐自动一体化,调试流程较为规范。虽然我国电网研究规划已经不断发展,但是理论支撑仍不足。既要保证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与建设,也要完善二次设备系统的框架,从而达到设备操作稳步安全运行和采取先进适应的技术调试、维护。
        2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维护的建议
        2.1对智能化二次链路信息进行梳理
        首先,利用智能化二次的全站链路拓扑图构建全站链路监控窗口,对智能化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巡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将系统数据采集过程和人工巡查过程发现的装置异常输入到该监控窗口支持的数据库系统中;其次,编写数据链路表,包括智能化二次系统中的所有硬件设施、数据链路、软压板逻辑等,同时分析这些系统发生自身故障时可能导致的系统故障,对后续故障识别过程提供关键策略。
        2.2二次设备缺陷试验验证
        通过将二次设备的缺陷验证体系与二次设备缺陷试验的实际验证案例相结合,可以构建出合理的缺陷试验验证流程:试验开始———二次设备的运行情况分析———故障录波分析———推测设备缺陷原因———试验验证缺陷产生的原因———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推测(若结果不符合推测,则需要重新进行缺陷推测)———根据原因提出二次设备整改对策———缺陷整改———常规试验(若未通过常规试验则需要重新提出整改措施)———对整改结束的设备针对缺陷进行专项试验(若未通过专项试验则需要重新提出整改措施)。缺陷验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缺陷原因分析阶段以及缺陷整改验证阶段。(1)缺陷原因分析验证。

此阶段需要对二次设备当前存在的缺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将验证时设备的运行情况与故障录波等因素相结合并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推测设备缺陷出现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试验,通过试验结果来验证缺陷出现的原因是否准确。如果验证结果通过,则验证试验结束。若验证结果与推测不符,则需要重新进行验证直到验证结果准确。(2)整改对策验证。此阶段要对二次设备缺陷的整改对策进行验证,在找出缺陷原因之后针对性提出整改对策。并对二次设备进行缺陷整改,整改完成后展开常规试验,若常规试验未通过则需要重新提出整改方案。若常规试验通过则需要针对缺陷进行专项试验,若专项试验通过,则二次设备的缺陷试验验证结束,若未通过,则需重新提出整改对策
        2.3二次设备系统的各个开光量进行检测
        在测试检验开关联调的时候其侧重对系统回馈反应性的测评和精确的智能终端示值,同时更要注重对智能终端与间隔层设备之间工作的调试,比如测量调控和保护等相关配置等功能,比如信号之间的传达性和启动失灵间隔层闭锁等状况的发生。实时检查远动通信系统,在既满足变电站调度工作的运行和规则下,与实践中二次设备的运行状况想结合,实时公布报文量等信息控制的联通是否顺畅,以及时完成二次设备系统的监测状况。
        2.4AR二次设备运维系统的应用
        在变电站二次设备现场运检过程中,基于AR的二次设备运维系统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实物图像或二维码识别。通过研究二次设备实物或二维码标签识别的算法,满足AR智能设备可在不同角度扫描,均能达到立体识别并完成数据提取和展示的效果。通过AR智能设备扫描装置标签或图像,可自动展示设备的出厂信息、运维检修信息、柜内设备的三维可视化展示信息、或二次电缆起点、终点以及功能描述信息。进一步加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信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内信息共享应用。为继电保护运维管理工作带来便捷,提高现场作业的效率。在传统的电力设备巡检中,检查压板、状态灯的状态,现场人员需要拿纸去记录,一次运检需要至少两个人,利用AR智能设备扫描设备图像,可快速识别压板、指示灯、空气开关等二次设备的状态变化,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叠加标记,在AR智能设备中进行展示。(2)信息叠加、流程指引。佩戴AR智能眼镜进行现场巡检作业,根据二次设备回路检验及装置调试逻辑进行运维,在AR智能眼镜中可以查看巡检工作流程的指引提示,运检作业流程可具体包括,外观检查,保护定值、版本与校验码核对;二次回路绝缘检查;反措执行情况检查;单装置调试;开关本体信号回路检查;线路保护关联回路检查;保护通道及接口装置的检验;整组传动;端子紧固等工作。(3)远程专家功能。运检任务执行过程中可启动远程专家功能,获取远程专家的实时技术指导;也可根据AR二次设备运维系统提示依次进行设备操作直至该次运维任务结束。
        2.5强化逻辑压板的管理
        在变电站的验收过程中应对智能化二次设备中各种逻辑压板的定义,确保逻辑压板的设定保持可靠性、可用性、唯一性、准确性。该验收过程主要包括3个步骤:从厂家获得逻辑压板的设计清单,对每个逻辑压板的基本功能进行验收;根据清单对每个逻辑压板的实际功能进行模拟运行测试;根据逻辑压板的实际效果,在厂家配合下制定逻辑压板的管理规程,制作压板投退操作的工作流程并设计相关表格。
        结语
        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必然是电力系统的一次工业技术的变革。智能化二次设备系统的配置发展定会导致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的改变,因此,要重视变电站相应设备的安装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体进行施工管理中,要重视变压器的安装,也要关注其他设备及细节管理和控制,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记录,以方便未来维护。
        参考文献
        [1]王涛,方健安.浅析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的区别[J].电气时代,2018(04):26-27.
        [2]杨志宏,周斌,张海滨,等.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新方案的探讨[J].电力自动化,2018(14):1-7.
        [3]于永军,陈龙.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级调试方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9(07):1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