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凤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6
摘要:医学检验是医学诊断中的重要学科,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专业需要具备临床基础知识和具体检验操作技能,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将先进的检验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专业水平。
关键词:4P医学模式;医学检验技术;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分子诊断、精准医疗、即时诊断技术发展迅猛,检验技术正向智能化、互联网化的方向发展,生物信息与大数据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进展迅速。精准医疗要求的个性化诊疗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分子诊断是个性化诊疗技术的核心。分子诊断,更注重个体基因差异,使国人从注重疾病诊治向注重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转移。4P医学将替代传统以治为主的诊疗方式,推动医学发展模式的转变。
14P医学模式概述
4P是4个以P开头的英文单词的简称,这4个P分别为:Predictive Medicine预测医学:通过对基因组、蛋白质组、血液指标、代谢物检测数据全面的分析和持续监测,结合家族遗传史、个人病史及生活习惯、环境因素,量化健康,达到精准早期预测个体疾病风险的目的。PreventiveMedicine预防医学:基于科学的数据和分析,倡导“预防重于治疗”的现代保健理念。通过监测健康数据,调整生活方式,配合运动、营养和药物的早期干预,达到防病于未然的预防效果。PersonalizedMedicine个体化医学:将重点放在个体身上,强调个人基因、生活方式和周边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为每个人量身设计出自己的健康计划,以期达到干预效果最大化的定制健康管理模式。ParticipatoryMedicine公众参与医学:强调个人可以管控自己的健康,积极承担责任,听取多个学科领域专业意见来主动维护健康。在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同时,参与制定自己的健康计划,并将此付诸行动,达到“人人参与,做自己健康的主人”的目的。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到4P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更以人为主体,强调人的主动性。
2基于4P医学模式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2.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学校组织的活动应有一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二年级的见习、三年级的毕业实习等,都是医学生不可缺的锻炼途径。比如:一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进入一些社区养老院。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素质和能
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二年级的见习应参与一些社区的义诊活动和临床医院的见习,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人民群众,利用已有的实践经验积极进行职业意向测评,能深刻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更早地了解本专业今后对应的就业岗位,大大增强了职业自信,为今后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应用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训操作和临床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训教学环境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好该门课程。心理学家瑞特拉研究表明,同样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呈现时,效果有显著差异。构建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平台,教师能够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使多种媒介的信息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直到形成合适的行为模式以及行为系统。
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解决如下问题:解决医学检验技术高、精、昂贵仪器培训难问题;规范检验技术的标准化操作培训;规避检验技术培训的生物安全问题;节约检验技术培训的试剂耗材成本;解决临床检验中形态学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2.3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在线学习交流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按时到指定地点学习特定的内容。而翻转课堂要求很大一部分教学内容在业余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也会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随时调整。在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需求,值得管理部门思考。然而由于学生自我约束力不足,在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进行内化时由于没有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得不到完全消化,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虚拟仿真技术与翻转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给予针对性指导,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在课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知识的接收,在课堂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来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新教学模式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2.4与企业及医院合作
给予学生在校期间能参与企业或医院的临床实践机会,制造机会给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加临床实践。教学队伍也需要结合临床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与教学两岗相结合互相交流经验。进一步了解到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有条件的高校应设立附属医院,给予学生更多实践学习的平台。可以通过设立附属医院有效保证师资质量同时能把更多的临床经验带到课堂,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把一些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更能理解吸收,那么需要教学岗位与临床岗位进行互相交替,从中传授更多临床经验并能运用理论知识结合临床。为工作实践打下基础。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
和临床应用一致,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操作,为日后实习期间与参加工作时容易上手与独立上岗,实现零接轨。
2.5大数据时代实现教育开放化
教育开放化是教育公平的途径,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公平的客观要求。传统的大学课堂打破校园的界限,有机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许多著名大学慕课、国家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等免费教学视频能真正让每一个学习者分享到这些大数据时代的丰富教育资源,真正实现数据时代的公平化教育。这种信息化时代海量资源的共享、随机自主开放的学习,已成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的一种常态。
2.6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要求医学检验人员不仅要精通检验规程和各种仪器的操作,而且能科学地分析检验测试结果,并进行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这就要求医学院校要培养出一批能在第一线直接从事检验技术操作的高级检验技术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基本标准》中规定,应当设置临床检验基础实验室、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室、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室、免疫学检验实验室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无机及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室等。为实现校内教学内容与工作场景、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这为学生早期形成临床检验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就业本领提供必要保障。
结语
高等医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和输送有着高素质文化的医学专门人才的重任。检验医学在医学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检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必须与实际的临床需求和社会需要相适应,整合检验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大健康理念,丰富检验医学内涵和内容,贴近检验医学实际。
参考文献
[1]高毅华,王秀季,张立坚.医学院校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8):631-633.
[2]张玉梅,乔媛媛,吴玉龙,等.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5):90-91.
[3]高毅华,王秀季,张立坚.医学院校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8):63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