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涛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省 忻州市 034000
摘要:电网变电运维风险的防范以及检修工作的高质量落实,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完善和优化措施。实践中,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巡视工作效率,规范检修行为,督促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作业,保障运维的安全性,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促使电网稳定运行。
关键词 :电网 ;变电运维 ;技术检修
引言
在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为了确保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用电质量,满足一个良好水平的供电需求,我国的电力工作人员要对此检修技术改造有一定的了解,实现超前规划。运维检修工作也要按照制度执行,从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去更好地维持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
1电网变电运维风险类型
1.1变压器操作风险
电网配置变压器,有助于稳定运行,但是操作不当,则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实际操作中,装置超负荷运行,很可能造成变压器绝缘体损害。设备操作过程中,遇到空载电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也会造成变压器绝缘体损害。使用变压器装置,要严格把控安装和操作以及运维环节,确保设备性能达标。
1.2母线倒闸
对电网进行运维,涉及母线倒闸操作,这个过程有着较大的风险。一般来说,变电中有2条母线被可被用于检修,母线倒闸为重要工序,若操作不当,则会引发系列问题,甚至安全事故。
1.3直流回路操作不当
运维工作的开展,涉及直流回路操作,若产生操作不当的情况,则会产生运维风险。比如,未严格按照回路操作流程作业,使得设备产生故障,引发运行风险[1]。
2 110kV 变电检修技术探析
2.1可靠性评估技术
在 110kV 变电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各方面的技术支持,其中可靠性评估技术在变电检修状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组成变电检修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当前的可靠性评估作之中,比较常用的是贝叶斯评估分析法。这种评估方法分为几个阶段,首先对不同的单元的可靠性进行贝叶斯分析,然后将这些单元的可靠性分析结果作为系统可靠性评估的验前评估信息,做完该环节后,最后再进行综合性分析,对验前信息和系统整体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估。
2.2传感技术
支持变电检修技术的除了动态分析技术外还有传感技术,这种技术的特殊性在于可以实现预测性维修,不同于其他技术的滞后性,该项技术能够提前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或者并没有明显表征的故障进行科学的诊断。诊断的基础是能够获取足够多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数据诊断,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决策,从而实现传感技术对故障的诊断[2]。
2.4抗干扰技术
电气设备的不断进步意味着其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所以电气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也越来越敏感。并且这项技术是在大量微电子元件以及高集成电路中得以应用,因为电气设备的精密和严谨,极易受到电磁波干扰,从而使设备出现信号失真甚至会出现误动、拒动的情况或者是一些自动装置出现问题,无论哪种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元件出现故障严重者可能会被损坏。
3电网变电运维技术检修
3.1建立相关运维检修管理制度
要想对配电网的运行和维护做出有效的管理,使得整个电网系统高效运行的
话,就要建立好相关的运维检修管理部门,完善好相应的检修管理制度。此外,为了保证有效的管理工作正常进行,还可以在供电单位设立相应的配电网运维检修小组,来专门一对一地负责电网的维护工作和检修工作。
检修小组的成员还可以分工分区域进行工作,对供电线路进行专门的巡视和检修工作,做到没有遗漏,全覆盖检修[3]。
3.2做好执法队伍建设
建立执法管控队伍,定期排查输电线路沿线的安全性,对发生的盗窃、破坏输电线路的行为进行分析,对于供电企业的对应工作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进行合作,成立有效的执法队伍,并加强宣传教育管理工作,让广大群众意识到盗窃、破坏运输的严重性,并采用罚款的方式,对周围群众起到警示作用。
3.3调整优化载荷分布情况
优化好载荷分布情况,使其不要出现超负荷情况是配电网运维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一应对对策中,我国的电力企业应该合理地减小供电半径,因此,在对于线路的建设和改造中可以考虑新建变电站的方式。最后,在优化载荷分布时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对新建电路的分布规划进行合理安排,可以对线路走廊进行充分利用,对负荷进行割接来使得原电路的电流消耗得以降低,从而达到降低负荷的效果。
3.4配电网的现代化管理,实现自动配电
由于很多地理条件的限制,很多高海拔地区以及农村偏远地区,常常出现设备老旧,甚至很难实现变电站的全面覆盖。变电站的建设,因很多不可抗因素而变得更加困难。这也使得配电网运维检修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加大,在处理故障和巡视检查电网故障时的工作量也很大。因此,在现有的配电网改造工作中,力求“先主后支”,在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实现自动配电,实现配电网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模式[4]。
3.5储备专业的检修人员
近年来,随着我国架空线路输电线路的不断完善,更多专业化,特殊化的电力技术也不断涌入到电力建设管理中。传统的电力检修人员存在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缺陷,需要对应的电力单位,结合内部发展,为基层电力运维人员提供更多创新培训机会。首先,建议电力单位因地制宜,选派内部的年轻干事到省、市等电力部门学习先进的电力运维技术,了解新型的运维检验设备的操作方式和使用特点,优化电力建设质量。其次,内部组织专业的电力检修培训工作,通过技术引导,专业考核等方式,让老员工与时俱进,学习新技术[5]。
3.6减少线路损坏
由于电力系统的诸多建设通常是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以至于往往会受到大量外界因素的干预,在经历诸多的天气状况干扰中,最常见的是雷雨、暴风和低温冰雹天气,并且受上述环境的影响较大,对电力设施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要想避免电力系统和电力能够不受此种环境因素的干扰,就应当在电力设施建设中,安装高质量的避雷针,提升整体设施的防雷效率。工作人员在安装避雷设备时,应当全面考虑最适宜的安装区域,确保避雷设备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为降低暴风的干预,工作人员在对杆塔建设的过程中,需强化基础性的建设,加强杆塔上的固定程度。
3.7 直流回路操作危险点的防范措施
(1)运行期间,保护装置停用电源直流,需要先停止保护出口的连接片,再停用直流回路,而在恢复期间,整个操作过程完全置换。(2)断路器停电操作环节中,首先要确保断路器控制的熔断器需要在开关内好安全保护措施,例如装载绝缘罩等。这是因为一旦断路器没有完全断开,必然会导致带负荷拉隔离开关时的断路器保护工作直接作用在跳闸上,影响电网运行。(3)在断路器的送电操作环节,应保证断路器的控制熔断器在拆除安全措施之前,这是因为在安装控制熔断器之后,能够检查保护装置与控制回路的状态是否良好,若此时发现存在问题,能够在安全保护措施没有消失之前进行针对性[6]。
结束语
因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促使社会上的大型企业和社会民众对用电量的需求正在提升,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开始不断的加强对电力系统设施的建设。但是因为铺设的面积广,以至于经常会在用电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设备故障,针对此种情况,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其的维修力度。
参考文献
[1] 汤婷婷 . 基于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探讨 [J]. 科技经济刊 ,2019,27(25):88.
[2] 黄凯 . 电网变电设备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研究 [J]. 中国设备程 ,2017(15):69-70.
[3] 曾麟,林志龙,高俊彦,等.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探索[J].数码设计,2018,7(1):131-132.
[4] 陈一挺.浅谈电网变电运维检修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