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三地理复习课有效性的课堂表现特征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杨彩霞
[导读] 在深化课程改革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复习备考中如何减负增效、
        杨彩霞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 广东 肇庆 526100
        摘要:在深化课程改革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复习备考中如何减负增效、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追逐的目标,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三地理复习课有效性的课堂表现特征,以及如何提高高三地理复习课有效性的方法和对策,以供广大学者和读者朋友参考。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课;有效性;课堂表现特征
        引言:在高三的特殊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特别是在这个时期,地理的教学也进入到了较为紧急的状态,我们在进行高三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采用传统的方法,这样并不有利于提高高三地理的教学实效性。在有限的时间以内,高三的地理教学需要充分思考教学的工作,必须结合高三地理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考虑不同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情,因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情况。在充分考虑上的学习情况之后,着重提高课堂的小品,集中精力解决班级最突出的地理教学问题。经过严格的调查研究之后,才能够取得高校的高三地理教学策略。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把精力集中在学生应试教育的方面不断追求教学的实效性。
1.高三地理复习课有效性的课堂表现特征
1.1准确分析学情
进入到高三以后,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了较为紧张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在地理学科中,由于有大量的知识需要复习,我们从教学的目标上来说,重点是应该讲授这些学生还没有学会的知识。和一些考试中需要面临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方法来看,学校应该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应试能力上,这个时期不要再去追求素质建设了。主要需要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水平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严格仔细的分析,根据高考出题的方向进行慎重的选择,按照本班实际的学习情况,对于教学的过程进行精心的编排和设计。在进行课程的设计中,学生如果出现了一定的学习压力,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可以暂时放缓一点,必须要了解到学生在哪个环节上存在了疑问,主要的去攻克这个知识点。在高三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对每个模块的知识进行消化,比如学生如果对于经纬度不熟悉,那我们就要着重的讲述经纬度。如果学生对人文地理不熟悉,那我们就要复习人文地理的知识。如果学生对于热带寒流等自然条件的知识理解不透,那我们就要着重的去不这一块知识。在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高考的命题有了新的方向或者变化,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在这些新题型方面的应对能力。特别是在这些新题型中,让学生能够掌握出题的方向,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就不会迷茫。在这些年的考试中,主要的出现了人地关系的思考,我们可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地理,人文的学科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的缩短我们的教学不必要时间,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应对考试题目在有限的时间内保障了最大限度的学习内容。
2.2立足夯实基础
在高一和高二的地理知识解析中,我们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所以在前两年的过程中,学生主要是对地理知识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扩充了知识内容,拓展了思维。但是在填两年的学习中,并没有很针对性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增加了一些地理人文建设,让学生学会地理,人文的思想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前两年的学习虽然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但是学生在应试上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高三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对前两年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拔高,让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提高。具体来说,在进入高三以后,我们已经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拓展。

这些在前两年中是一个基础性的工程,那么我们就要在前两年的基础学习上对这些知识进行串联和回归。因为高考的重点是理论的考核,而不是素养的考核,所以我们的基本条件还是以地理基础知识为本,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完成地理问题的分析。到了高三的阶段,我们必须要把精力放在高三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系统掌握。在高中地理的考核中,地理的概念是系统性出现的,所以需要对整个地理的脉络理清,特别是要精准把握地理的知识概念。很多学生认为地理知识抓不到头绪,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开始学习,我们可以把地理知识划分为四个模块。比如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力。通过这样的划分,学生可以知道自己的复习方向,也容易找到自己的不足。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行政区划和区域的概念,这样在解题的时候才能够读懂题目,进而解答题目。还有在学生使用地理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要透过现象来看本质。比如,在对整个地理必修教材进行梳理的时候,每个知识点要有串联性,高三地理教师要带领学生制定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在回想一定知识点的时候,可以串联其他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这样学生才能够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在高三的学习中更加触类旁通。
2.分析高三地理复习课有效性的对策
2.1制定整体计划
高三地理的整个课堂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在进入高三阶段的时候就需要把整体的复习计划给明确下来。特别是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最好是和学生一起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这些计划要兼顾宏观和微观。例如这个月交到哪个板块,下个月复习哪个知识,对具体的知识点要列出时间的长度,这样才能够合理的进行时间安排,利用高三紧张的复习完成对知识的梳理。还有对于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部分,教师可以明确时间安排哪些部分,时间少一点,留出时间给其他困难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个体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学习计划来进行问题的解答,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和教师进行互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学生因个体需求不同而造成的时间耽搁。
2.2以点带面解决问题
在临近高考的最后时间以内,就是我们到三轮复习这个复习的过程中,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最后的提高。这个时期不应该再进行知识的重复,更要强调一些选择题和综合题解答时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高考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高考经常出现的问题作为材料。在这一轮的复习中,高三地理教师可以利用热点作为背景,以热点地区来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能力的训练,这样可以实现以点带面,解决地理的实际问题。
        结束语:总的来说,随着现代地理课程的不断改革,高考考察的方向也在发生变化。在目前的高考考试中,不只是考查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而是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的发现高三地理复习课有效性的课堂表现特征,从而找到提高高三地理复习课有效性的对策,不断提高地理复习的水平,让学生能够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雅莉.例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9):47-48.
[2]李军杰.基于地理思维与能力目标达成的课堂有效教学——以“地理环境整体性”高三一轮复习课为例[J].地理教学,2012,(24):37-39.
[3]邹小伶.挖掘试题价值引领复习方向——例谈地理教师如何说题[J].地理教育,2013,(1):66-68.
[4]卓文彬.“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构建——以福安市第一中学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6.
[5]陈胜贤.高三复习中利用PBL教学法培育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探索——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为例[J].地理教学,2020,(14):18-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