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经验谈 杨丽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杨丽
[导读] 写作是初中生语言运用的必备技能,是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学生掌握语言能力的直接体现。但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采取以练促写的方式开展写作活动,这种重复、枯燥的练习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礼中学校 杨丽 654201 摘要:写作是初中生语言运用的必备技能,是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学生掌握语言能力的直接体现。但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采取以练促写的方式开展写作活动,这种重复、枯燥的练习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写作教学的地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经验 引言:生活中每个人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方式是不同的,因此不管是说话时的语言表达还是写作时的行文手法,也都各不相同.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教师通常以试卷判卷时的统一标准来界定学生写作的格式和内容,甚至刻板的认为应试文章应用议论文的手法,总分总的写几个论据这样既节省了考试时写作用时,又是简单且容易掌握的方式。这样的写作训练不仅让学生对写作感到乏味并产生厌倦心理,更是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值得讨论和思考。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 为了使学生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素质和能力,教师需要认知翻转课堂教学的本质内涵。通过突出“翻转”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写作文中绽放思想,表现出更加积极的状态。通过做好作文教学准备工作,播种人文气息,营造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促进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目标完成写作任务,从而在提升学生写作品质的同时,夯实学生的语文根基。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语文思维特点,制定适合发展学生素质的作文学习目标。通过带领学生分析教材内容,以及钻研写作方法,不断为学生积累更加适用的写作素材,培育学生的写作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会记事》前,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周围的“奇闻异事”。通过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培养与学生的情感,不断激励学生搜索写作素材。通过在课前准备阶段,整合和优化写作素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满足学生学习诉求的同时,教会学生熟用写作手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文笔水平。其次,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作文能力,给学生录制相关的教学视频。通过熟练运用修图、剪辑等功能,不断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为翻转课堂教学做充足的准备。以“再塑生命的人”教学感悟为例,教师可以先播放小视频,让学生体悟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刻画故事情节,为学生课中自主写作创造条件,以及铺垫情绪。 (二)写作积累的生活化策略 作文时,我们的学生更多是用一些过于平淡的语言叙述事情,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微乎其微,而且很多学生写作的时候要么生搬硬造,要么过于空洞。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写作的积累。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又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呢?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像喷涌的泉水,而文章如同源源不断的溪水。

”在作家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塑造了一个个人物形象,将他们放入现实生活中去,让他们经历我们所经历的生活,这个是他们笔下人物活灵活现的原因。生活化是作文升华的关键所在。学生则需要更加细心地观察世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将自己的感情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被放在了多媒体平台上,这些例子都可以充当作文的材料。学生要做的就是培养善于发现材料的双眼,丰富作文的内容,加强对材料的积累。一篇作文在创作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段落、句子、词组的搭配,作文需要掌握生活气息就必须在段落句子之间加强情感的表达。对于初中生来说,从小积累的故事或者词语已经可以供学生写作使用了,这些成语或者诗句写在作文中也是很好的闪光点。 (三)融入真情实感,实现学生自由写作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将真情实感融入到写作的培养,初中生的年龄较小,缺少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写作素材的选择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没有太多的写作资料可以参考,缺少真情实感的融入。初中生为了完成作文任务,常常是面对作文题目的时候依赖参考资料,将内容东拼西凑,完成写作的字数要求,甚至对所写内容不够了解,长久机械式地参考写作资料,使学生养成依赖性的写作习惯,失去主动写作的兴趣。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就是书写自己的所见所想,将内心和生活描述出来,写作并不是凭空想象或是四处拼凑,而是真实存在于人们身边的人、事、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体验活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比如生活中的见闻、家庭温馨的画面等。合理安排作文课堂上的分享环节,例如教材中《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意蕴丰厚,字字有玄机。教师应该抓住重点词语敲击文本,以期走进苏轼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空明的心境,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教师可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针对承天寺的描写进行读后感写作,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自由书写内心所想。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 不断革新和完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艳玲.初中写作教学探析[J].文学教育(上),2020(07):100-101. [2]张燕冰.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963-965. [3]李仓.初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