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三教”改革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3期   作者: 吴方
[导读] 中职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个性化特点。
        吴方
        贵州铁路技师学院 550008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个性化特点。中职语文教学不仅具备教学目标的职业性,还具有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从客观角度来说,中职教育还存在中职学生基础素质薄弱的现象,因此,想要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人文教育理念,实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三教”改革,从而为我国的中职教育事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引言:中职院校中最基础的文化课就是语文课,中职语文课程在中职院校的学科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教学理念并不能让中职学生意识到基础学科在职业素养中的关键作用,缺乏学习积极性。另外,就是基础学科的问题,学科课程的设置与内容都太过陈旧,与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缺乏一定的关联性。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中过于落后,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课程实用内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一)改变传统观念
        教师应该及时的更新观念,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有效的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语文课程在基础学科中占主导地位和语文素养在职业素养中的作用,教师应该明白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专业课程为职业能力服务,职业能力为社会需求服务。语文教师应该将专业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与语文课程结合起来,来确定语文课程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教师不仅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又要将中职教育的特点表现出来,将这两点结合起来融入进素质教育的课堂上去。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发挥出灵活、多变、有弹性的教学特点,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1]。
        (二)专业化教学
        教师应该明白中职语文教学是要与市场接轨的,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是为就业打基础。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敏捷的思维能力并富有创建精神的人才才才会被接受。高层次的人才可以达到听人说话就能明白对方要领的程度,擅长辞令,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专业化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质与市场经济相互适应。另外,语文教学应该扩宽教学范围,不应该只教授学科的内容,应该更多的与中职学生的专业教学结合起来,使教材更加趋于专业化,使学生学为所用。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培训与专业的知识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一)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中职学生的一些特点,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书面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动态情景和任务,引导学生从中得到感悟,教师可以利用文字资料、图片以及多媒体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加深感悟和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或者笑话等进行辅助,班中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并利用一些彩色照片或者图片等教学用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专业,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中职语文课程将理论知识作为先导,实践活动作为主体,实践能力的养成作为依据。因此,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专业服务,教师应该利用层次性和递进性的特点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从课堂走向校园,从校园走向社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先让中职学生每个人做自我介绍,再将问题导入提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中职院校与普通高中学习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了解到学生的专业情况、兴趣爱好,将基础的自我介绍作为第一个教学内容然后展开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中职学生通过课堂实践中学习语言、积累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2]。
        三、结合职业教育,强化教材内容
        (一)将人格教育融入语文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更需要具备健康人格的高素质劳动者。中职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相结合的学科,在进行人格教育方面具有非常优越的便利条件,语文课程中丰富多元的人文内涵对中职学生的精神层面具有深刻的影响,有效发挥语文作为“文化载体”的“人文”功效,对中职学生培养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内容都渗透浓厚的人格教育因素,比如说《劝学》、《师说》等都论述了学习之道、从师之道,于建立学习型社会理论相统一,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尊师重道的道德品质[3]。
        (二)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
        现如今,很多中职院校中的在校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对现实社会的认知过于简单,然而社会的环境已经处于竞争激烈的状态,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使这些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想要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和人际交往就必须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对将来在社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一切机会,提倡学生养成按岗敬业、诚实守信、做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素养[4]。
        四、结束语
        对中职学生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以就业教育与生存教育为核心,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从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还应该着眼于不同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合理的进行“三教”改革,通过教师的创新理念运用合理的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元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发现语文的实用性价值,将语文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效的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文娟. 基于"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的建设与研究[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13):109.
        [2]施麦芽. 践行课堂一创三教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 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8, 000(009):6-7.
        [3]周建松, 陈正江.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内涵与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 2019(9):86-91.
        [4]王成荣, 龙洋. 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 000(017):26-29.
        
作者简介 吴方,女,籍贯,贵州省毕节市,1992年3月,单位,贵州铁路技师学院,职称,助理讲师,院校,鲁东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文,邮编550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