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
山东省潍坊新华中学 261041
摘要:自从我国实行了素质教育,初中教师就一直在努力研究怎样才能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教育激励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合理运用教育激励理论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素质学习,这样既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更好的班级管理。
关键词:教育激励理论;初中;班级管理;运用
前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就要求教师采用教育激励理论,优化整个班级管理的环境,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以前的强制管理已经不适合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只有从创新的角度进行考虑和优化实行教育激励理论,才能促进初中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一、教育激励理论的概述
从本质上说,教育激励理论就是实行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效果。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贯实施育激励理论,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进一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发展的角度去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素质教育非常强调学生是根本的教育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教育激励理论,就是指教师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进行适当地认可和鼓励,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好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们从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愿意主动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教育激励理论的运用有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也会更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级。
二、初中班级管理的问题及教育激励理论的应用价值
由于老师会受到以前的管理理念的影响.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着低效率和质量差的问题,这就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班级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如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没有对学生充分的了解和理解,班级管理的方法应用不完全适用于学生.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提升初中班级管理的质量。教师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行过程中,管理的态度不够正确。没有运用正确的管理理念。这就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班级管理。
初中班级管理教育激励理论的应用价值是能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并且要求教师要注重理论和现实教学的结合,要合理引导学生。通过教育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合理运用,就可以正确采用鼓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理,这样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育激励理论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渐渐地提升学习能力和自身素养。
初中时期的学生可能存在与老师不同的思想体系,他们追求自由,他们想要得到认可和鼓励。所以,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老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激励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
例如,在上海实行素质教育以来,老师会在教学中贯穿教育激励理念,对学生有正确的认可和鼓励,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并且帮助他们形成了自主意识。
三、初中班级管理中教育激励理论的运用策略
(一)关怀激励的运用
关怀激励就是指老师用内心真实的情感去关心到每一个同学。这就要求班主任和教师在初中班级管理和教学时要认真、真诚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的关心缩短和每一位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充分的相信老师,达到教育激励的目标。要想将关怀激励达到最好的效果,班主任和教师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应当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真诚关怀不应当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身心健康。要实现较好的关怀激励教师首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和生活。所以,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老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平时也要多观察学生,多了解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学生。要帮助学生面对生活上的困难和困扰。其次,基于学习需求对学生实施关怀。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教师不能有自己的私心,偏重一部分同学而忽视其他同学。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老师。都要有基本的公平。要帮助到每一个学生, 无论哪位同学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都要尽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目标激励的运用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激励方式,主要是指通过设立合理的目标对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进行调动,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克服困难,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使用目标激励教育法的时候,老师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制定有层次的目标。在给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或者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有长期的目标,同时还要有最近要实现的目标。具体点说,就是今天需要完成的学习计划,这个星期需要完成的学习计划,这个月和这个学期需要完成的目标都要制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渐进性进步和成长。其次,制定的目标一定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在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要认真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比如锻炼目标,每天要运动多长时间,比如学习目标,这次考试要考多少分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热情。
(三)自我评价激励的运用
从初中的学生来讲,他们最需要的是他人的认可和需求。在这个角度上分析,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肯定和争取荣耀的需求。所以,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展开对自身的正面评价和自我认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样就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动力。其次,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写日记、周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够定期进行自我认知,无形之中也就让学生养成不断督促自己进步的良好习惯。
结论
在初中阶段学生心智还没有发展成熟,所以他们在教学过程和班级管理中的自制力还不能完全自主掌握。一旦在学习过程或者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就很容易会产生不好的情绪。加上逆反心理严重经常不服从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教师的管教。如果班主任和教师能够合理运用教育激励理论,就可以合理引导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进一步达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肖帅昌.初中班级管理中关于教育激励理论的应用分析[J].速读(上旬),2019,(8):234.
[2] 王亚.初中班级管理的目标激励实施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8(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