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拓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华容县供电分公司 湖南省 华容县 414200
摘要:信息技术应用只有以安全生产管理为核心,以顺应和符合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为根本,旨在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并且与安全管理体系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处理庞大数据、数据可追溯、统计分析、挖掘和预测等方面的优势。以下内容的研究得出信息技术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
1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安全运行的特征
在正常情况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安全运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牵涉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项目的各个系统,例如: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建设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检测维护系统等;其次,对环境的抗扰能力很弱,例如,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安全运行状态很容易被自然灾害天气影响。 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安全运行的两个特点来看,显然会给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程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这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多困难。
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如果企业企业能够与时俱进,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就能够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就能够使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得到可靠的保证。
2信息化提升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1安全性测评
在电力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安全性测评是其中的重要工作,指的是运用安全系统来对电力系统进行检验。通过对安全系统的仔细分析,来检测出电力系统在运行所存在的危险,进而提出解决措施,以便降低危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在以往,电力企业的安全性测评并不是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的,而是由人工来实践操作的。这样一来,就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而且工作量也非常的大,测评出来的而结果,需要进行登记、整理、分析等,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测评方式的效率就会非常低。但是,随着信息化手段在其中的运用,就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就会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安全测评系统,这样就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对数据进行自动的整理以及统计和分析工作,最后系统会出具检测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节省了成本,也提升了企业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
2.2反违章管理
在许多电力企业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习惯性违规操作现象,这就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故此,电力企业需要重视员工的违章作业,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去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例如,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在食堂、工作现场等地方,播放一些因为违章操作而导致的悲剧 视频,让他们体会到安全监督管理的意义,要通过一个个悲剧事件来唤起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按照规范标准去操作。
2.3员工的等级评定
在对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监督评定时,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这样能够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对于一些安全等级较高的员工,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在以往,主要是通过管理人员来对员工的等级进行评定,所以就会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会导致一些工作勤恳努力的人得不到重视。然而,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就能够使评定数据的真实性变得更高,而且可以使数据的更新变得更加的机制。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员工所评定的安全等级,就可以更好的去督促企业员工,就可以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遵守相应的制度,进而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 ,以提升安全监督的管理水平。
2.4工作岗位的管理
在对企业安全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对他们进行管理,对于一些没有履行自己监督职责的管理人员,需要进行严厉的惩处。
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生产加工人员进行监督,监督其到岗的情况,并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对企业员工的情况进行反馈,例如(1)到岗的时间、(2)工作计划、(3)操作的过程等等,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记录,以实现到岗到位的自动化综合闭环管理。在这之中,工作计划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计划的自动提取、第二,计划的自动录入 、第三,计划的自动导出等等。这样一来,就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力以及准确性,使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2.5安全奖惩管理
在电力企业的日常生产中,确保员工的生产操作安全是企业各级领导需要重视的一项工作,需要领导者加强对员工生产操作的监督与管理。那么在监督与管理中,要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工作的开展落实到个人头上,以防止推诿现象的发生。 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将生产加工与奖惩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够促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3信息化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两票”(工作票、操作票)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的基础,做好“两票”管理,杜绝无票作业,大力推进标准化作业,保证“两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并利用计算机网络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两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是电力强企业重要的战略部署,是电力企业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两票”管理系统是指“两票”应用计算机网络作为载体,实现“两票”信息资源共享、网上办票和统计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两票”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2个模块:操作票生成模块、工作票生成模块、票流程操作模块、票统计查询模块、票管理模块、模板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系统定制模块、数据接口模块、数据管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辅助管理模块。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网络作为载体,实现网上“两票”信息资源共享、网上办票和统计管理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两票”管理系统将各种工作票的执行流程做成程序,并在一些关键点做了限制,很好控制了人员的随意行为,每名人员都有自己专有的密码,有效地控制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通过此系统可以快速、准确、规范地完成“两票”的网上开票、传递、审批、存档、查询和统计等工作,提高办票效果和质量,提高办公效率,规范“两票”的使用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手工开票的各种弊端。二是以任务为中心,以信息化为手段,杜绝无票作业。通过与其他安全生产业务信息系统实时互联,全面掌握各项工作的进行情况,随时对“两票”进行检查,实现所有生产任务的在控可控,杜绝无票作业。
另外,电力企业生产中还将门禁监控与两票系统联动管控。在实施两票系统的同时,发布企业门禁卡管理制度,让工作证成为了员工最重要的身份证明、出入通道和办公室的唯一手段、事故发生后追溯的重要依据,也防止了员工随意借出工作证或者人证分离的现象发生,从根本上杜绝了两票管理执行监管环节的部分不足。工作人员进入工作现场需要持票进入,同时票种和票面内容标志着该工作人员可进入的区域,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其发生错误走错间隔造成误操作的可能。通过联网门禁,配合监控系统及两票系统之间的联动管控,可以从根源上杜绝部分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电力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本质安全建设成为可能
4.结束语
电力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就是“预防为主”和“安全第一”两项方针,为了保证生产安全体系的完善,企业必须始终坚定不移执行该方针,把安全生产的法规、程序、标准和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生产活动环节,对现场工作的安全监督开展强有力的风险评估、风险点控制、危险源辨析等预防措施,大力推行反违法违章活动,坚决杜绝自然违章行为,强化监督检查的执行力。建立智能信息系统平台,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像识别等前沿技术与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全流程相结合,形成全新的电力生产监督方式,能够补充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深化当前信息化运用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工作效率、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从而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甚至完全消灭违章操作,有效支撑和推进电力安全生产和“三集五大”建设。
参考文献
[1]姚玮.关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思考和实践[J].企业研究,2018,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