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2期   作者:洪冰冰
[导读] 当前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思路变得愈发清晰,这种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开始成为大家共同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不断适应整个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着力提升我国的教育竞争力。
        洪冰冰
        福建省泉州南安市鹏峰中学 英语组
        摘 要:当前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思路变得愈发清晰,这种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开始成为大家共同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不断适应整个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着力提升我国的教育竞争力。通过长期的探究与实践发现,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渗透过程,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将核心素养发展观有意识地融入进去,最终达到提升教学价值的最终目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希望在以后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渗透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人们普遍将提升学生文化品质、思维能力及语言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同时英语学科教学改革也以提升人的整体价值、发展学生思维作为主要目的。教育部考试中心“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起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这种大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该理念为原则,为学生创建有效的教学氛围,切实提升学生整体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利用深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学科素养,最终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及成长。
一、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采用问题导入式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问题导入是指教师在讲授阅读材料之前,给学生抛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探究,最终找到答案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中肯评价。教师用提问的形式,能够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到阅读教学活动的状态中,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渴望。教师提问,使得学生的听力以及理解力得到锻炼;同时,学生思考答案的过程可以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待学生思考出答案、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后,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能力也随之提高。而且当一个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以高中英语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为例,在讲解“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阅读材料之前,教师可以展示与材料有关的节日图片,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四个问题:Look at the pictures,do you know these festivals?When do they take place?What do they celebrate?What do people do?Discuss with your desk mate.以问题导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与同伴交流看法,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预测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猜测文章大意的激情,用问题导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看等方面的语言能力。
(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英语阅读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因此提升缓慢,所以适当增加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在立足于教材时,也要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例如,基于教材的内容和主题,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文章,并在最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关。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课堂上学习到的阅读策略应用到课后阅读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针对课后阅读的感想展开讨论,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高中英语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中的阅读部分——“伊莱亚斯的故事”,该故事以穷苦黑人工人伊莱亚斯的口吻,讲述了有关纳尔逊·曼德拉的故事。教师可根据览读(scanning)、跳读(skipping)的阅读策略为学生选择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阅读材料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为了强化课上学习到的阅读策略,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一些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以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阅读策略、提高学习能力,还可以拓宽知识面、激发阅读兴趣,缓解在阅读过程中因读不懂而产生的焦虑。
(三)通过思维引领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领。在课堂中,假如学生无法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教师不应该批评学生或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应逐步引导、鼓励学生,慢慢打开学生的思路。若学生回答错误,教师更应引导学生进入多元化思考。因为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或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障碍。教师应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西方思维方式,中西方思维方式的碰撞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英语 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阅读部分,材料是根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著《百万英镑》改编而成。在学习完文章后,教师可以以What kind of people do you think Henry is?Why do you think so?向学生提问,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亨利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而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亨利是一个直率的人。学生们不同的回答,会让他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他们在互相交流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宽,批判性思维得以形成。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要多元化思考。
(四)通过文化对比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一个民族的灵魂就是该民族经由历史的洗礼所沉淀下来的文化,语言恰恰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并非只是一门语言、一种交流的工具,因此学习英语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丰富文化知识、拓宽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启迪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知。高中阅读课的教学目的除了让学生认识单词、学习语法、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大意之外,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使用语境。因此,教师在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挖掘语篇文化内涵的意识,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高中英语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阅读部分主要讲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一些节日。教师在讲授材料之前,可以让学生罗列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待学完材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节日时间和庆祝方式两个方面讨论材料中节日和自己所罗列节日之间的不同。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也可以了解到国外不同的节日和文化。学习了解国外的文化可以让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进而可以更好地发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结语
        阅读在高中英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因此,教师应当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来开展阅读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不是孤立存在于阅读教学的环节之中,它们相互穿插,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应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意识。因此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英语学习,2017,(02):19~23.
[2]刘国飞,张 莹,冯 虹.核心素养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16,(03):5~9.
[3]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0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