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向慧
[导读] 有针对性的探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6S管理所呈现出的应用价值和护
        向慧
        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摘  要】目的:有针对性的探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6S管理所呈现出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对象,是选自于我们医院在2018年10月到2020年6月时间范围之内所接收的80例住院患者,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患者40例。针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而针对观察组给予6S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护理管理之后,对其护理满意程度和治疗总有效率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能够显著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等相关情况,要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住院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护理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落实6s管理模式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护理方法有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升,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实践的过程中推行和应用。
        【关键词】6S管理;临床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临床护理管理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确保护理工作更加安全高效,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管理服务。同时,在医疗护理模式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有效应用6S管理模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针对性护理服务,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效果,使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升。结合这样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在我们医院治疗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6S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下面针对相关研究内容详细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有针对性的选取我们医院在2018年10月到2020年6月所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然后对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各有患者40例。在参与本次研究之前,所有患者都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同意书,对于相关注意事项和研究要点都有效掌握,同时我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对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研究操作进行批准和同意。在所有患者中,包括男性43例,女性37例,其中年龄范围在24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0.21±1.15)岁。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状况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没有看出相对应的统计学差异,可采用P>0.05进行表示,有对比分析的意义。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而言,采取的是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而针对观察组患者而言,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充分落实6S管理模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落实以下几方面内容:
        1.2.1结合具体的操作需求成立专业化工作小组,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更切实可行的护理方式,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确保科室内部全面细致的落实6S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要针对小组成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工作,针对本次管理过程中的目标目的,实施方式,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确保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对应的要求来落实各项护理策略。
        1.2.2进一步有效明确相对应的管理范围。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以相对应的调研结果为基准,进一步明确相对应的6s管理范围,涉及换药室、治疗室、抢救室、处置室及医护人员值班室等,然后对于相关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为基础,对于各个不同的护理单元以及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进而更有效的完成好相对应的清洁、整顿、总结等各项规划工作。在该模式的指引之下,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要统一着装,禁止美甲染发等等不规范的行为出现。

同时,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保持面部的轻松自然,态度诚恳,服务周到热情,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物品管理制度及物品放置图示。针对病房环境进行切实有效的清洁整理,使其保持良好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着重做好定期的灭菌消毒工作,使就诊环境和休养环境能够得到切实的改善。使相关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对应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来有效操作。③6s管理效果的检查。以6s管理评价标准作为基本依据,护士长要针对各个病区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监督管理,同时做好针对性的监督和总结评价工作,对各个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规避各类安全隐患或者风险因素。除此之外,应将各科室、病区内6s管理效果进行严格细致的考核,同时和工作人员的绩效挂钩,以此使质控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把PDCA循环模式在6s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融入,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护理管理活动顺利推进,从根本上满足患者的临床护理要求。
        1.3 观察标准
        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程度,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比能够有效明确,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程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等方面,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为100%,没有人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0,而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只有35例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其中有4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10%, P值小于0.05。
        3  讨论
        6s管理模式在当前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高度重视,并且在护理管理和方案制定过程中得到切实有效的融入。6s管理模式指的是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方面来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工作,这样能够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增强整体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种管理模式没有过高要求硬件等等,更加关注软件的应用和价值的发挥。相关管理者要采取更切实可行而且高效合理的管理方法,使护理管理质量和效果得到充分提升,达到最优化的状态。6s护理管理模式把现在医疗发展和患者的护理需求有效融合,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充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同时利用该模式,也可以使医院树立更加良好的形象,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活动,进而使其综合管理质量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4结论
        综上所述,从上文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看出,在针对临床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切实采取6s管理服务模式,能够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使患者的就诊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患者提供更良好的医护服务,使其及早恢复健康,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  王小艳.浅谈6S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13-15.
[2]  李荣琳.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9):111.
[3]王永芬,何平,方琴等.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220-222.
[4]  李海月."6S"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7):138.
[5]蔡燕颜.段松玲,周丽莎,王继红. 6S管理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5):20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