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化
(青岛市即墨区段泊岚中学 山东省青岛市 266225 )
摘要:让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是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重点探索如何在实际的数学课程教学中给学生讲解各种概念。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过程,要重视构建生活情境,要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进一步分析,在有效的开展概念教学时,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才利于科学的进行概念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概念,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教学策略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机械性地复述教材上的数学概念,不能具体讲解和阐释,使得学生对数学概念不能深入理解,便会导致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囫囵吞枣,在解题时也不能灵活理解和利用。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概念教学的教学效率。
一、以旧带新,带领学生打破陌生感
概念教学是向学生介绍和教授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为了有效提高概念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采用“以旧带新”法,也就是带领学生从以前接触或学习过的知识内容或数学概念出发,通过引申、推演或是对比等方法,逐步引导到新的数学概念上去。通过这样的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思维和灵活的数学思考方式,也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学习新的数学概念的陌生感,从而顺利开展概念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以“反比例函数”这一数学概念的讲解为例,教师在进行反比例函数这一数学概念的引入和讲解时,可以通过“以旧带新”法,从矩形面积公式到正比例函数,再到反比例函数,逐步进行概念引申,从而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数学概念。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请学生复习矩形的面积公式S=a×b,随着a、b的变化,S也随之变化。紧接着,我们可以提醒学生:如果将宽b或长a固定,就构建了另一个量与S间的正比例函数关系。此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S固定,将公式改写为a=,那么a与b之间构成的函数关系就是反比例函数。
通过“以旧带新”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思考方式,也可以带领学生打破对新的数学概念的陌生感,对将要学习的数学概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大大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数学概念
在对初中生进行几何概念方面的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操作和观察等活动中,并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思考本堂课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训练学生感知图形特征的能力,使其能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比如,学到“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知识,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在导入概念环节的过程中重点设计了实验和思考方面的内容。教师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一面墙上固定一条木棍,最少需要钉多少颗钉子?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动画让学生观看如何在一条木棍上钉一颗和两颗钉子的情景,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之后自己动作操作,并且让学生详细记录自己操作每一步的结果,然后让学生探索自己记录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点与直线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此时,教师再教学生如何操作画图:(1)如果要画经过A点的直线,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2)如果要经过A、B两点画直线,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布置了这个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画,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讨论和思考,从而得到结论:经过一个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清楚掌握相关概念,为其之后的学生提供有力保障。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感知数学操作:如果想要在墙上固定木棍,至少需要钉两颗钉子。之后学生可以将其运用到几何图形中,可以将钉子看作点,木棍看作直线,充分利用操作、画图和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推理掌握直线的性质,这也有助于提升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概念的变式练习
掌握概念的最佳效果是能够灵活运用概念知识,利用其变形处理各类问题。将概念变形应用不仅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的途径,也是进一步加深知识掌握效果的方法。所谓的变式训练,则是从不同的角度、情形等对概念、定理及公式等进行变形处理,只改变形式,而不改变本质属性,让学生灵活运用概念知识,处理各类的实际问题。
第一,教师在实施概念教学时,应注重让学生掌握概念内涵的同时扩大外延,运用变式引导学生灵活掌握概念。如进行平行线方面的知识教学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思考下述问题:一是在不同的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具有何种关系。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直线具有何种关系。三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相交和平行,还会存在第三种关系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便会逐步探索出概念的本质意义,不断拓展思维能力,完成积极的知识探究。可见,概念的变形不仅可辅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概念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还能深入把握概念的不同层面的知识,让学生可以更为准确的把握概念的内涵。
第二,变式概念教学可辅助学生对不同的概念建立相应的内在联系,从而比较不同概念的差异和相同点,以此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完成“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学习后,教师便可为学生展示几组平行四边形以及与之相似的图形,让学生从中辨别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不是,并说明原因。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图形,可进一步深化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知,从而在辨别之余实现学科技能的提升。
四、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提升交流反馈
如果想要提升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学习数学与概念,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探究本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概念。
比如,学到“多项式”的概念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可以划分小组,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复习巩固之前学习的单项式概念,并且通过分析
“v+25”“3x+5y+2z”“x2+2x+18”等式子的特点,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多项式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小组代表,从而验收学生的课堂讨论出的成果,并且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知识,针对性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最后,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搜索更多关于多项式概念的练习题,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总结多项式的概念。
结语:总而言之,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数学概念。本文仅是笔者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实践性思考和运用,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从而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学好数学概念,为初中数学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梦.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现状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119.
[2]刘兵.策略分析,分析提升——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