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方法浅析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次旺欧珠
[导读] 德育教学在当前教育各阶段的教学中都十分重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也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职阶段学生正确的三观尚未完善,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明辨是非,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及改进,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重点就德育工作开展的方法展开详细论述。

次旺欧珠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西藏  山南  856000
【摘要】德育教学在当前教育各阶段的教学中都十分重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也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职阶段学生正确的三观尚未完善,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明辨是非,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及改进,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重点就德育工作开展的方法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德育工作;开展现状;开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212-01

        一、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
        首先,现阶段德育教学形式化问题严重。德育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正确价值观的传递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虽然近年来德育教学重视度有所提升,但并未实现德育教学常态化,这种阶段性的重视与活动开展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学生也无法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得到提升。其次,德育活动的形式有限。德育工作大都集中在班会时间来进行,既定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势必会有所懈怠,再加上活动方式单一、教师重视度不足等问题,其实际的活动氛围较为压抑。第三,缺乏正确的引导与分析。身正为师,德高为范,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逐步放低自我要求,无法通过正确的言行举动去引导学生,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一些无意识的举动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认知误区将会影响其后续的成长。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在与人相处中无法很好的去自我保护,极易受到外来思维意识的影响,抗压能力、受挫能力有限。
        二、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教师是德育主要的实施者,是连接学生和德育管理者的中介,是实现德育管理观念的先锋,是修订和完善德育管理体制的实验员,作用举足轻重。要将“德育首位”意识落实在教师的德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中。以德育引领学生全面而自觉的发展;坚持教书育人,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知识素养和德育能力,保持稳定情绪,提高心理素质。以“民主平等”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以“爱”营造师生和谐空间,以“沟通和理解”赢得教育先机。营造大德育体系下的教师团体德育氛围。充分发挥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建立相应德育系统。
        2、着力夯实做人基础
        教会学生做人,并使之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成才,先要成人,做人做不好,知识再多也不是好人才,而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


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做人教育时,在做人目标设定上要注重基础性,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社会主义的人”;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明确层次性,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要强调主体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被动局面;在做人素质要求的确定上要注意实用性,做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在做人教育的途径上要把握关键性,抓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点进行有的放失的德育工作,重视开展养成教育、自我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一些关键性工作。
        3、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第一,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和自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行动纲领并付之于行动后,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拟出自我教育计划,对教育有成效的成员及时鼓励、推广,使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
        第二,全校社团的自我管理。尤其是现在的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社会的面越来越广,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个性的发展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要合理加以引导。广泛开展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各种形式的自我管理中来。
        第三,日常生活的全员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应当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要注意延伸学生自我德育管理的领域,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同学校各种活动结合起来。
        4、德育真正回归生活
        新德育倡导德育培养回归生活,因为道德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得以发展,回归生活的课程才是真正综合的课程。具体地说:一要注重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加现实体验,在体验中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克服“重认知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德育弊端;二要增加学生体验机会,加强师生谈心活动等方式,着重于在学生理解上下功夫,促进中职学生的道德内化,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克服“重教化、轻内化”的德育弊端;三要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对家庭的帮助指导作用,使家长形成与学校一致的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方法;四要充分发挥社区环境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使德育要求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促进青少年灵魂塑造的德育合力的形成。
        三、总结
        德育工作是新时期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学习观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通过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开展,中职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的素养,以正确的世界观去与人沟通、交流,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这些对于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必须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贾永新.当前德育工作的困境与突破[J].祖国.2016(15).
[2]黄美春.育人为本以德为先——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认识和实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