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祥1谢辉2冯煜3
1身份证号:41272719741106****,陕西省 2身份证号:61052819781103****,陕西省 3身份证号:61273119900325****,陕西省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加快,在工民建工程中,对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问题是十分常见的,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十分多样的,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能够深入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之中,对裂缝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控制裂缝的出现,达到提升工程质量的作用。所以,本文结合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裂缝形式,对其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裂缝处理技术,旨在为控制混凝土结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1.常见的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形式
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混凝土结构的问题而产生施工裂缝,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裂缝宽度通常保持在2mm,这一宽度的裂缝对混凝土基本无影响,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危害性远远小于人们操作或者是外部环境引起的施工裂缝,人员操作引起的施工裂缝往往才是具有较大危害性的,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工民建建筑的使用寿命,而且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会发生渗漏现象,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荷载裂缝:此裂缝又称为建筑结构应力裂缝,是由于建筑结构受到荷载作用而形成的,在实际中主要表现为受力不均匀或者部分受力严重的位置,其裂缝形态表现为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多数情况下,能够计算和分析出较为准确的结论。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态:简支梁受力裂缝;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在受压荷载下出现的裂缝形态表现为沿着柱轴呈纵向不均匀分布,中间部位稍微密集;牛腿受力裂缝;大偏心受压柱裂缝;转角阳台裂缝;屋面板张拉裂缝;现浇楼盖裂缝。(2)温度裂缝:此种裂缝是因为物质热胀冷缩的原因所造成,一般情况下很难以完全控制不发生,但是我们可以根据预算数据预留部分来降低影响混凝土结构中的构件因热胀冷缩而发生结构温度变形,如果此时又有各种约束的作用,便会形成温度应力,结构在温度应力作用下,超过了抗裂强度范围,裂缝自然就不可避免了。(3)干缩裂缝:此裂缝主要是指在混凝土结硬过程中,如果早期未能及时进行养护,致使混凝土的表面过快的干燥,就会产生干缩裂缝。由于混凝土中存在多余水分,水分蒸发促进水泥的水化作用,进而促使水泥骨架不断地紧密,直接造成体积的减少,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干缩也叫收缩[1]。
2.工民建中混凝土内结构形成裂缝的原因分析
2.1 原材料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水泥的质量和品种无法达到设计施工要求。一些水泥在出厂前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鉴定,造成这些材料的质量无法达到要求。比如说,水泥出现结块、受潮、质量较差。施工方在对水泥进行采购时,没有重视相关问题,导致了遗留的质量问题出现。其次是混凝土添加剂的质量会达到要求,主要是混凝土添加剂当中使用的砂、石等材料无法达到实际的规定标准,包含有一些有害元素和物质,这样会造成混凝土产生收缩增加等情况。第三,骨料的粒径过细,这时需要使用的灰量和水量都会加大,因为在施工时过量用水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第四是施工时钢筋混凝土当中的钢筋材料在物理性能方面无法达到标准,会让使用的质量和强度降低,冲击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2]。
2.2 配合比设计不当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是否合理会直接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这也是需要设计施工人员重视的问题,是提升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如果添加剂水泥以及水等原材料的配合比不合理,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2.3 养护与操作方法不恰当
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如果采取的搅拌方式不合理不恰当,会造成混凝土施工后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无法达到要求。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往往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且在现场浇筑完成之后进行充分振捣,并且加强养护。具体而言,如果水泥用量和水的比例不协调,以及一些添加剂使用不足等都可能会诱发混凝土质量问题,严重地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在现场浇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全湿润模板,可能会造成混凝土当中一些水分被模板吸收。
这时实际的配合比与设计的配合比不同,会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导致混凝土的性能降低。另外,如果在搭建操作模板时,操作次数不当。搅拌过程中,水泥会产生一些气泡,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问题,最终出现结构性裂缝。另外在高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受到风速、太阳暴晒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及时的展开混凝土的保温工作,也会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在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没有合理地进行模板的制作和浇筑的控制,没有有效地在后期维护,很容易导致露筋等问题。
3.控制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措施分析
3.1 做好工民建混凝土的设计工作
混凝土的设计工作主要是在施工之前开始,首先需要人员进行工民建混凝土的施工设计,然后由专业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审核和管理,为了提高工民建混凝土的结构质量,需要减少其施工裂缝,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工民建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员在施工之前要注意其稳定性,尤其是对物理结构的关注,避免其出现受力不均的现象。因此,设计之前除了要勘察现场之外,还需要对施工角度进行计算,设计人员可以先从平面设计入手,再正确计算出结构的具体位置和角度,保证其整体的安全性[3]。
3.2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1)在材料进场之前,需要对供应商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和统计,明确其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情况。随后,在材料进场时,也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保证每批材料都能符合施工要求。(2)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性质进行检查和确定,保证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相关性质能够达到技术要求。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一个位置都能得到充分的振捣,并对振捣时间进行控制,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3)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管理,保证材料存放环境能够起到保护材料的作用,并且需要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机械进行有效的养护,从而避免机械故障所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
3.3 规范混凝土浇筑操作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需要按照操作步骤和工民建施工程序、规范来完成,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规范人员的行为,人员要对混凝土材料均匀搅拌,保证混凝土的各项原料都配比合理,突出重点,保证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合理,减小内部与外部的温差,保证混凝土结构受力均匀[4]。
3.4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不到位是引起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工民建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积极落实建筑物的养护工作,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减少或规避其在硬化期间出现较明显的收缩现象,特别是在夏季气温较高的工况下,更应该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其目的不仅是预防收缩裂缝,还有益于减少温度裂缝的形成率。做好施工缝隙和后浇带处理工作,也是规避结构裂缝的主要措施之一,针对施工缝隙内滞留的杂物一定要整体清除。予以混凝土早期养护工作一定重视,适度延长养护时间,在气温高、湿度低或者是大风条件下,更应保证早喷水养护措施使用的时效性。
4.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遇见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加强精细化的管控,加强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及养护环节的质量管理 , 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保证混凝土裂缝能够得到有效地处理。
5.参考文献
[1] 魏威 .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有效预防思考 [J]. 四川水泥 , 2018, No.263(07):270-270.
[2] 吴恩会 . 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J].装饰装修天地 , 2019, 000(001):64.
[3] 刘通 .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和控制对策解析 [J].商品与质量 , 2019(17).
[4] 夏少锋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 000(013):P.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