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8月第23期(中)   作者:赵庆梅
[导读] 探究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其创新思维能力,强调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有效性
        赵庆梅  
        昭阳区旧圃镇中学
        摘要:探究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其创新思维能力,强调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有效性。初中作为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塑造人格,健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机,在此阶段开展道德与法制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收获美好品德,从而茁壮成长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通过全面推动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初中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使其在科学认识问题的基础上锻炼发散思维,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基于现阶段探究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并探索有效解决措施,以此为初中学生打造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切实促进当前教育模式的改革与进步,为道德与法制教育打开新局面。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初中学生;道德与法制课程;应用措施
        引言
        道德素质与法制教育直接关系到初中学生的未来,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相对落后,探究式学习作为新兴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中思考,发展逻辑思维,提升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法律意识。
        一、探究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中的应用现状
        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学校虽已引进探究式学习,但仍有教师无法明确其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无法合理运用,导致探究式学习的质量较低、效果较差。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中主要表现为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仍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盲目学习、盲目记忆,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学习速度较慢;其次为课堂探究问题设置地不合理,缺乏逻辑性、阶梯型,学生对于超出认知的问题难以进行联想,无法及时给出正确答案,从而难以收获相应的技能以及情感体验;最后是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在学生给出解答后评价单一或者不评价,导致学生难以在探究式学习中收获成就感,与此同时无法及时认清自身不足,对于个人成长极为不利,导致个体与整体发展速度较慢。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学习习惯、培养发散思维、健全人格品质,探究式学习成为纸上谈兵。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中应用探究式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模式
        新时期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精通学科知识,传统教学理念无法满足当今的发展需求,部分学校仍受应试教育所影响,教学重点禁锢在考试与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习体验。基于此,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脚步,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为学生打造更为优质的课堂。全面推进探究式学习,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在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中,以引导其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设立问题引发思考。初中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丰富眼界,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学思结合为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主体性,充分把握其心理状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课堂学习重点与学习任务,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以教材内容为主、探索课外知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中,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主,但切忌过于依赖教材,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媒体被广泛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等媒介,以图片、新闻等方式讲解理论知识。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使其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其他内容,构建知识体系,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内容与法律知识。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因此对于课堂学习难免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社会问卷调查等,以实践的形式得以实现思想知识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明确探究目标、选择探究问题
        探究目标是探究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向,也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前提,探究式学习不同于传统学习方式,更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创新思维、团队意识的培养,因而教师应明确探究目标,始终坚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第一考虑要素,与此同时应符合课程整体标准。作为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内容,探究问题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确保其具备启发性、生活性以及挑战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保证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其作用。
        (四)创设贴合生活实际的情境
        针对现阶段对于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忽视,推进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创设情境达到教学效果,选择贴合生活实际的情境,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有助于放松心态,从而能够激发探究精神,大胆想象、大胆发言,与此同时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教师通过整理信息筛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研究并发表意见,使初中生切身体会道德与法制内容。借助多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运用道德与法制内容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意识。
        (五)打造精英团队、教师完善自身素养
        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其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师需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学生做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提升专业技能与道德水平缺一不可,教师应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始终以教书育人作为终身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碗水端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与原则,将探究式学习渗透进日常教学。对于部分教师有损教师道德的行为,学校应及时做出处理,始终致力于打造精英团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力度,有助于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收获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学生身体与心灵的发展。探究式学习作为新兴教学理念,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全面发展。本文经过浅显地研究得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以此为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打开新局面,以此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顾声威.探究性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上的应用[J].新智慧,2018(25):38.
        [2]殷拥军.“探究性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上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8(06):42.
        [3]马安菊.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华少年,2017(26):297-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