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允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52606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发展中,人们对电气安装工程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尤其在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系统的设计、安装与应用中,一旦出现接地故障就会严重影响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对此,为了有效确保电气系统供电环境的安全稳定,本文主要结合电气自动化中的电气接地系统,对电气接地保护措施以及电气保护技术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电气保护技术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发挥更多的作用,尤其在建筑自动化控制以及机房建设中都体现了重要价值。而为保障电气系统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就需要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设计并安装接地系统,并通过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的加强,确保电气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1.电气接地系统概述
在电力设备的安装中,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一般需要加强对接地系统的设计,进而将故障电流以及雷电感应等引入大地。因而必须要在保证电气接地系统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将较低阻抗的电力运行通道提供给整个系统。同时,操作人员在安装中还需要根据规范的连接方法与操作机制,以特定材料为系统导体,综合把握土壤条件差异,确保能够有效利用土壤特性。此外,在土壤分析中,由于其温度与含水量等参数都会对土壤电阻率产生影响,因而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结合接地电阻的阻值展开分析,以促进电气接地系统测量及应用水平的提升[1]。
2.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保护措施及要点
2.1 保护措施
首先,直接接地。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建筑行业也逐渐走向了智能化发展,在其建设中就需要应用大量电气设备。因而在现代建筑中,自动化电气设备与通信设备一般同时存在,这就进一步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气接地以及电气保护技术的要求。对此,为了确保电气系统能够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就需要对自动控制系统中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并确保其整体处于稳定运行中。也就是说,在电气系统接地保护中,输入/出电子设备的数据必须要合理与不同能量需求相结合进行科学转换,其逻辑信号与模拟信号也要适当放大,并采用微电流及微电位作为平台。在此过程中,接地保护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确保了信息的输入、输出以及逻辑动作的实现,进而保障所有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在直接接地保护中,其导线一般需采用截面绝缘较大的铜导线,在实际连接中,电子设备的一端接电位另一端则直接接地。此外还需注意:导线确定后,不得将其与PE导线或N导线连接,以免出现接地故障。
其次,工作接地。对电气自动化系统来说,工作接地主要指在设计和安装期间的对象——变压器中线的接地。在这一工作场所中,接线盒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一般由屏蔽器与抗静电设施构成。在安装现场的配电过程中,终端一般被储存于机柜中,以确保现场安装的可靠性;同时,连接端子也不允许与PE 线路连接,以免出现接地故障。
2.2 要点
首先,要严格依据制度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在接地保护系统设计与安装中,制度是最基本的约束体系与规范,能够有效限制施工中的所有操作。因而在电气接地保护系统的实际施工中,可结合《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将各项要求落实,合理优化保护系统。
具体来说,电气接地保护施工一般有以下三点要求:第一,必须严格根据规范内容施工,不得随意删减规范要求内容,以确保电气接地质量免受不良因素影响;第二,要控制接地焊接质量,尤其需注意电导体焊接,要尽可能避免对接触面导电面积的影响,合理消除接地电阻的增加;第三,对接地材料也必须严格控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抵制[2]。
其次,要加强对细节操作的管控。在接地工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结合相关规范与设计要求执行,一旦在工作中发现与设计不符或与实际功能计划不一致的问题要及时与各方沟通;进而通过多方协商讨论、调整优化后才能继续施工,严禁在未得到设计机构许可的情况下随意更改。同时,在电气施工中,具体的施工方案与施工进度也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结合施工情况还需定期召开现场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以开展下一步工作。此外,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施工安全非常关键,而电气工程中的接地系统施工一般周期较短,所以施工单位可能为了赶进度而加班加点开展施工,这就导致施工设备长期运行在高负荷状态,极易埋下安全隐患。对此,为了有效规避安全事故,就需要建筑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其安全管理制度,从细节入手,全面确保施工安全,以提高接地系统的安全性与实效性。
3.加强电气保护技术的措施分析
3.1 优化设备,科学调试
为了有效发挥电气保护技术的效用,在系统安装中,首先就需要优化对电气设备的选择。目前市场上有众多继电保护装置品类,其中不乏一些存在质量问题的设备存在。这些设备的存在既会对设备安全保护作用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加大设备检查、维修工作量,不仅增大系统运行成本,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对此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坚持实用性原则,合理进行设备选择。一方面要遵循质量及技术原则,综合对比选购技术性强且质量优异的继电保护产品;另一方面则要选购企业信誉良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设备品牌,以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有效发挥价值。
其次,还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科学的安装与调试。在电气系统逐渐实现自动化发展的进程中,系统运行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也提高了要求,这就导致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元件种类愈发丰富,比如测量系统、后台监控系统等。对此,为了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并实现保护效果,就要求安装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做好安装与校验工作,确保装置保护作用的发挥。其中校验工作可通过给设备施加80%的额定电压,对其运行变化进行观察,以判断其运行情况[3]。
3.2 加强设备验收与运行维护
在保护装置投入使用中还需要进行验收与维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掌握继电装置原理的前提下以科学的运行方式来确保其运行安全。同时还要针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提升故障判断能力,以进一步提升设备运行巡检及维护水平。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促进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构建高素质的专业电气技术团队,发挥人才效应,确保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总结:总的来说,电气自动化系统接地保护系统是确保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一旦接地保护系统失去作用,导致接地故障发生就会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对此,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电气保护工作,确保将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隐患消除,以保障电气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汪洋, 罗光明.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究[J]. 居舍, 2018(15):191-191.
[2]张涛, 吴远, 杨涛.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究[J]. 河南科技, 2018, 636(07):156-157.
[3]胡明辉.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8, 541(32):24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