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航道整治工程环保工作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3期   作者:钱广滨
[导读]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航道整治工作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钱广滨
        济宁市港航局港航工程处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让航道整治工作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航道整治具备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兼顾保证通航的需要,而护岸工程作为航道整治中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质量管理,通过采取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来避免施工工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达到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的目的.
    关键词:航道整治工程;环保工作;措施
        引言
        空气管理项目是一个通过修复建筑物和利用建筑物功能来管理水流速度的项目,目的是提高水的稳定性,消除湍流,便利出入。但是,在实践中,水面可能会变得脆弱,因为建筑物的整体方法包括扩建、改造等,而且由于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剧烈的湍流,地震产生的力会按照动态扩散的原则进入底部,影响到底部周围水域的径流和水,从而影响到水体中的沉积物。
        1航道整治工程任务
        水道治理是河道治理和建筑物治理河流治理的一部分,目的是形成有利的水结构,用自己的力量冲洗水流,保持轨道稳定,稳定利率,改善航运条件。航行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治疗所调节水床与河床的关系,局部改变河床演变过程,从而调整河床的凳子,在需要冲洗的地方进行节水,在预计预蓄水的地方收集淤泥,保持河床的相对稳定性。船舶治理的主要职责是:稳定船舶;冲洗平坦的海滩,增加航行深度,拓宽入口通道,增加弯曲半径;来降低流量。来改善流量。飞行通道的变化与水的状况有关,风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滞留构造,通过深海和深海项目(如深海和火花诊所)加深深海和河流,并改善水流,从而固定海滩和稳定海岸线。
        2航道整治工程特点
        2.1整治方式多样化
        由于每条航道上的水域不尽相同,不同水域的不同处理方法是常见的:挖掘机、珊瑚礁、大坝、河流、溪流、海滩、海滩等。这些方法基本上可以在项目修复过程中实现良好的能效,但在水生态方面,这些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形式和表现,例如b .环境中的所有水生物都处于危险之中,有大量生物物质死亡的危险,而如果广泛采用这种办法,冲击可能会导致因水而产生的产量增加,从而容易影响水的环境。
        2.2设计基础已更改
        大多数航运治理项目最近表现出了广泛的愈合特征,这导致了对施工行为改变的更大障碍,因为许多项目开始采用大型施工方法来确保整个施工期间的安全。其形式为d阵列、单元阵列、x阵列等。
        3航道整治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沉排、抛石作业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沉排、抛石是在丁坝、护滩(底)带、护岸等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工艺。抛石可以单独采用,直接用平板驳运输到工程区进行抛投,进行补坡护底,但其抗冲刷能力较弱,因此在冲刷变形较大的河段,往往配合沉排进行守滩护底,在沉排护底后再进行抛石压载。要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1)沉排、抛石阻隔河床底质与水体物质交换所对水中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的影响,藻类具有流动性,施工作业区域面积相对河段较小,故影响不大;而通过调查发现底栖动物分部最广的是苏氏尾鳃蚓、中华颤蚓、淡水壳菜、河蚬、前突摇蚊、钉螺及梨形环棱螺等,这些底栖动物在不同时期的平均密度不同,因此不同时期的航道整治施工对底栖动物影响不一样;2)施工工艺方面的影响多为悬浮物污染,主要原因是水上抛石、沉软体排等施工活动对河床产生了扰动,使河床底部泥沙产生再悬浮,引起施工区内拒不悬浮物浓度短期增大,其影响范围大约在施工点上游30m、下游100m以内。


        3.2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浮游生物对水生态很重要,数量决定了水的透明度。海底植物具有足够的透明度,可以产生生长所需的阳光,从而产生光合作用,并将氧气从光合作用返回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在航运业治理工程的影响下,必然会出现水下泥石流。在这种情况下,浮游生物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大量死亡,因为它们是由小颗粒或细菌喂养的,而且如果大量只区分饲料大小的漂浮生物能吃很多沙子。在这种情况下,沙子直接阻塞浮游生物的消化系统。一项研究发现,在300毫克/升的冲击下,浮游生物的死亡率为95%,指导项目对航运业的影响远远超过这一数字。此外,数量较少的浮动生物,表明水域缺乏透明度,可能对水生态中的植被、动物植被和整个水生态链产生不利影响。
        4加强绿色航道建设的措施
        4.1强化过程控制,注重环评措施落实
        施工前,根据各河段特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施工期和长江各河段鱼类的生活习性特点,按照时间和区域划分停工期和地点,避开四大家鱼的亲鱼产卵繁殖期及苗种洄游期,并严格控制涉水施工范围,合理划分施工水域和航行水域,安排好调度船舶行驶、停靠和离港等作业。在陆域施工时,尽量避开清晨和江水大幅上涨时段(此时鱼类是密集觅食期间);在水上作业时施工单位先向水中抛小石块驱赶鱼群,船上沉排前机器先发动合车驱赶施工区域或邻近水域的游弋群后再开始施工,尤其对鱼类产卵场和鱼类分布较密集的深潭、回水区域进行重复驱鱼作业。在沉排作业前应对河段内底栖动物种类进行取样调查,若有珍惜类底栖动物应采取措施进行迁移保护,若是常规的底栖动物,则应尽量安排在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交底的时期进行施工作业,同时应根据施工进度,迅速少量多次地开展底栖动物补偿性增值放流,以尽量减少因沉排、抛石对水生态产生的不利影响。
        4.2生态顶层设计
        生态治理项目必须从规划阶段开始,从生态目标出发,推广生态理念,不断优化工程布局、结构和规模,以避免和减轻环境影响。在设计中,治理项目充分考虑了生态区和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关注水文和生态条件、植物生长和生活条件。与工程规划设计相关,避免保护区、重要生态湿地等生态敏感目标和建设效果的实现。在工程材料领域,选择传统天然材料和高降解、低污染的人造材料,开发和推广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提供不折不扣性能的路面材料;(b)在坡度设计方面,广泛选择适合环境再生的生态海岸,建立多孔结构,为水生生物的再生创造安全合理的生活空间;选择最适合当地生长、产量、产量和管理用途的植物类型,以创建水和沿海生命周期。在水务设计中,避免改变流动段河流水文形态的水浴,保持原有功能,同时建立人工捕鱼透明的水务框架和合成鱼杆,加快自然种群的再生。建筑行业采用成熟且环保的施工技术和程序。
        结语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做出重要指示,对长江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新形式下如何在建设长江黄金水道的同时,做好生态环保、建设新的绿色生态航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方佳敏,李平.浅谈新形势下的航道整治工程环保工作措施[J].中国水运.航道科技,2020,(04):19-22.
        [2]潘锋.浅析航道整治护岸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农家参谋,2020,(14):245.
        [3]江小寒.航道整治工程对水域生态环境影响探讨[J].中国水运,2019,(12):102-103.
        [4]何敬云.航道整治工程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9,(11):178-180.
        [5]赵海升,陈受彬.航道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改善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