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3期   作者:李俊峰
[导读] 地铁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地位是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替代的,其高效便利的特性与城市现代化的生活节奏融合,给人民带来了良好的乘坐体验。
        李俊峰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10
        摘要:地铁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地位是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替代的,其高效便利的特性与城市现代化的生活节奏融合,给人民带来了良好的乘坐体验。但其同时也伴随着施工时间长、工程量大、影响城市规划方向等问题,此外,地铁项目设计之初时,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是否符合国家的计划,因为重大基础设施的要求不只以服务大众为唯一目的,还要寻求一定的回报。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对策分析等。
        1地铁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地铁施工是牵涉国家交通线路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城市深入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处于以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的枢纽作用与辐射范围最为重要。地铁施工项目需要以现实作为基础,深入考察所有施工环节,制定出制度完备的施工方案,因为一旦缺失完备细致的施工管理条例,就会在任意施工环节出现各类问题。
        2当前地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施工行业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其主要有五大类因素影响,即“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简称为“人机料法环”原则。其中这五大特点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主要在其复杂性、多变性、可控性差等特点,其影响还是贯穿整个施工的全过程。工程的质量管理在每一个工程项目场地、地质等都会有很大因素,不像常规的工厂流水线,可以实行集中管理或是产品后质检管理。工程的质量不可控的因素多,非常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需要在其各个环节中反映。
        2.1地铁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比较松散,包括施工前期、中期、后期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制度管理是可以约束施工质量管理的乱象问题,但是我国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不足有待完善,有的企业对工程的规范要求也是形同虚设,无论是工程过程的材料管理,还是责任制度上都得不到把控,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对地铁工程质量的影响颇大。
        2.2施工人员对材料设备应用问题
        在实施工程项目中施工主体是人,运用操控施工机械设备的也是人,人员对整个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是工程最直接关键因素。
        2.2.1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不注重质量把控,尤其是在施工水平、施工进度、施工技术、施工质量上的意识都比较差,这些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
        2.2.2施工人员对机械的操作使用问题,也是一大重点问题,现在自动化作业的比较多,如果人员在机械操作技术不成熟,或是机械过于落后也会对工程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2.2.3施工人员对材料的管理问题也存在较大的影响因素,材料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寿命问题,材料是否符合地铁工程类,也是工程质量的一大问题。有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图得更大的利益,会将一些不达标的材料应用在地铁工程中。
        2.2.4工程施工中运用的施工方法也有重要关系,施工技术方法达到一定标准要求,那对工程质量就是锦上添花,反之,就是抑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性。包括施工方案、工艺的选择、组织架构等,技术方法是决定工程质量寿命问题。
        2.2.5地铁工程所在的环境,包括地理、气候等存在质量的影响,很多施工人员也不具备对环境考查的能力,从而影响整体的工程质量问题。


        2.3监管单位质量监督中不够严格
        地铁工程不仅有承建单位和施工单位还有监理单位,施工监督是由第三方监理单位去实施,但是监理单位很多人员素质会受到利益冲击影响,往往在实行监理行为是不够严格的,尤其是一些重要节点问题上,监理工作不足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问题。
        2.4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缺乏有效的执行手段
  施工安全很重要,做不好安全管理,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很可能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最终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由于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很注重各项措施实际落地效果的工作,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看起来很严密的安全管理措施,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措施还是停留在口号性措施的阶段,只是体现了宏观的理念,缺乏具体的执行抓手或者落地措施。同时,部分施工单位不注重对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注意对施工一线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任务重、施工进度紧的情况下,忽略施工安全问题,从而造成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
        3改进地铁施工管理与技术的策略分析
        3.1健全与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
        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是确保地铁施工项目高效安全进行的必要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促使这些法律法规能够涵盖地铁施工工作的各个细节,帮助施工管理人员以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客观实际的方式来制定管理与运行机制。此外,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施工管理部门,从各个方面强化对相关施工工作的管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当更加重视管理人性化,要将包括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技术管理、绩效考核、可持续管理等诸多要素考虑在其中,不仅要保障施工企业的整体利益,同时也不应忽略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安全培训工作。最后,还应当进一步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将施工工作的权责细化到个人,从而让施工人员更加自觉地遵守相关规制。
        3.2强化管理意识
        地铁系统工程质量事关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必须坚守的宗旨。首先,工程施工管理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工程质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人们的经济利益,不能一味地追求对成本的控制,要在坚守质量底线与民众利益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理念与技术,从改进施工工艺、完善管理体制的角度去考虑提升工程项目作业效率的方法。其次,工程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应当对合理规划施工过程,细致入微地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对其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充分调研,以保证项目开始后作业人员能够有理可依、有章可查。
        3.3强化地铁质量监督
        加强整个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是提升技术容错率、保证地铁质量的关键手段。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相关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对施工企业的质量监管制度,调派专业技术人员,并依照国家相关技术指标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查审核,督促施工单位安全作业,同时,对于违规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要坚决依法处办,杜绝安全隐患。其次,企业内部应当严抓质量管理,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阶段,技术人员都必须对隧道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进行监督,坚决惩处违规操作、私利买卖现象。
        3.4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施工效率
        修建地铁的条件要求详细而严格,能体现施工技术与施工人员的能力。而施工人员则是施工中的变量,所以从人出发的管理工作必须更加详细,要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针对专业技术的使用,一些新型的技术设备比较前沿,一线人员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合理认知技术的使用情况,为地铁的创新性修建提供动力。同时,地铁施工作业环境存在多变性,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一切施工活动以安全为第一标准。
        结语
        地铁的建设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大计,事关民众生活质量,从业人员要从根本上重视起来,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制定和完善各项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全面提升施工水平。工程企业要时刻将社会责任摆在第一位置,通过创新技术、优化管理确保每一个城市地铁系统高质量高效率的竣工。
        参考文献
        [1]宋崇君,刘超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139-140.
        [2]颜奎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4):149-150.
        [3]余观金.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舍,2018(19):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