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 李德付
[导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涉及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
        李德付
        3709231979****0337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涉及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无论哪个环节的过渡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必须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存在的质量管理通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综合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对策;研究
        导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质量问题有所减少,但质量通病始终存在。建筑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其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保障房建设的安全和质量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事实证明,房屋建筑质量通病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从而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一定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住宅建设质量的共性问题是建筑业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1 房屋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 质量通病问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 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陈旧性质量通病和新生性质量通病。陈旧性质量通病指的是“久治不愈”的质量通病, 随着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它还没有完全克服,也很难真正克服,如水泥地面空鼓、墙体裂缝、排水沟易堵塞、屋面渗漏等,这些问题都被列为前期质量通病的范围。新质量通病是指在住宅建设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主要由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引起的质量通病。例如,在预制构件的施工中,板的接缝处容易发生渗漏。例如,在玻璃纸天花板上,楼板接缝处出现裂缝。新老建筑质量通病严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2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剖析
        2.1工程施工方面房屋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建筑工程在施工方面好坏的影响,建筑
        工程建设不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涉及面广。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机械、材料、水文、气象、地质、地形、设计、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工艺等,同时,机械设备的磨损、微观操作的变化、微观环境的波动和建筑材料的微观差异也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的变化,从而形成住宅建设质量的共性问题。如基层不清理、卷材不粘贴、涂料不均匀、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变形等,都会造成建筑物渗漏。
        2.2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使用的建筑构配件和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十分繁杂,
        需要操作的专业项目很多,现在大部分施工人员仍采用手工操作,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方面,是否按各项规定和技术规范操作,是否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程序、职责和方法进行验收,而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是导致住宅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例如: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工程质量缺乏严格的管理,施工中所用的材料配比计量出现偏差或未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将对施工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而住宅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建筑的结构安全。
        2.3 工程设计方面
        在预防住宅建设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上,合理的建筑设计是主要的切入点。但由于建筑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容易被忽视或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导致后期建筑工程设计存在质量隐患。另外,房屋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是房屋建筑的构配件没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产选择,或者房屋建筑的设计结构不合理。比如,一些建筑设计师在选择塑料窗时,既没有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也没有仔细设计计算塑料窗的节点和材质,而是直接使用标准的塑料窗图集,特别是经常出现的大尺寸塑料窗,不仅影响塑料窗的正常使用,而且最终塑料窗的刚度方法也要满足用户的要求。在一些实际工程中,墙体的某些部位会出现霉变、结霜、长发、结露等质量通病。

这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外墙上的一些薄弱部位容易形成热桥,但该建筑物的设计人员并没有针对这种情况做预防性的结构措施和热工计算。住宅建设工程质量通病的根源,大多是以上几项建筑设计中所隐藏的隐患。因此,要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住宅建设工程质量通病,必须首先解决设计问题。
        3防止措施
        3.1要把好设计环节的质量关卡
        设计环节是住宅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基本环节。事实证明,住宅建设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大多是由设计不合理引起的,而由设计不善引起的质量问题占据了大多数常见质量问题。解决住宅建设工程质量通病,要注重设计环节和质量控制。设计图纸完成后,应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认真听取施工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有效地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减少设计错误的发生,提高设计质量。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师考虑房屋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不足以单方面考虑企业的利益,否则,在设计过程中,也会出现倾向性问题,导致出现质量通病。
        3.2 合理安排教育培训, 提升有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施工人员,相关的项目管理人员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相关教育培训,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对房屋建筑质量管理起到非常有效的保障作用。加强施工人员素质水平的主要措施是:不断增强责任心。住房建设与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关系十分密切;有关施工人员必须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有关施工企业必须定期安排培训内容,对施工人员进行责任意识培训教育,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可大大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和使用期限。
        3.3提高对质量通病的重视程度
        在整个施工阶段,要高度重视质量通病。无论是在设计、施工还是维修管理的早期,都应重视常见的质量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质量通病处理标准,这也是关注质量通病的具体表现。在短时间内消除房屋建筑质量通病是不现实的, 因此要对质量通病问题的解决树立“长期战斗”的意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规格的制定, 能够结合调查分析, 列出哪些质量通病是最为普遍的, 危害性最大的, 找出产生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 分期分批, 有重点有目的控制治理质量通病问题, 从而在不断的防控中减少质量通病问题。
        3.4 规划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人员分工
        质量管理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最终执行者都需要依靠各级员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框架,明确各级员工的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权利和责任。本文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分为三个层次,从决策管理层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到执行层的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或工程师,最后由现场质检员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查。三级质量管理包括建设工程规划阶段、资源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是全过程的总体管理形式。在上述管理层面上,建设工程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工程设计和规划阶段的质量监督,建立独立的质检部门,约束中高层决策者的行为,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合理避免质量通病,加强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分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施工,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施工质量,为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海润, 薛春水.房屋建筑钢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技术解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 (6) :115.
        [2] 胡鑫.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 (12) :125–126.
        [3] 苏宏锋.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 (5) :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