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黄舒婷
[导读] 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完善,对现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择业都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一直以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职业引导方面的重要举措
        黄舒婷
        身份证:44130219921015****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完善,对现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择业都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一直以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职业引导方面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缺乏充分的认识。通过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作用,希望能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关注,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能力
        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主要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为依托,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平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来提升高职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本文分别从高职学生、高职院校、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对高职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影响因素。
        1就业形势要求职业生涯规划发挥引导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业领域在人才引进与培养都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应届大学生的感触可能不深,但往届毕业生,特别是有着多年职场经验的毕业生来讲,体会要深刻得多。从猎头公司、招聘网站及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如今在电子科技、信息通讯、机电工程、财会金融、经济管理、新闻传媒等领域,用人单位关于职工的培养、任用都有着非常完善的管理机制。一些企业在聘用人才的时候不仅考察个人的能力特长、专业优势、学历水平等,更会考察职业技能、职称定级、业务成就、行业资源、工作经验、人脉资源等。这就意味着,应届毕业生或者半路出家、中途转行的人员求职就业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大。
        2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2.1帮助学生锁定就业目标,实现优势对口
        研究表明,大学生毕业后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专业不对口的情况非常普遍。专业不对口,学生在职在岗期间的适应性就会变差,就业能力也必然受到影响。而对于认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来讲,他们通常会在规划中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并在大学期间,甚至攻读硕士、博士之后都能始终朝着目标迈进。有了明确的就业目标,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强、有表演天赋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就已经萌生了做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理想,因此高考填写志愿时,就会主动选择中文系或者新闻系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主持等专业,入学后也会报名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形式的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或者参加各种与播音主持有关的兴趣协会、学生社团,等等。他们始终围绕主持人这个职业目标做准备,在招聘或者实习机会来临的时候,自然会有更大的竞争力、更强的就业能力。
        2.2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
        就业能力与抗压能力有直接关系。从深层来看,造成这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个行业领域的竞争压力大,使用人单位对优质人才、高端人才、忠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提高抗压能力,就等同于提高就业能力,而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恰恰能起到提升抗压能力的作用。一份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应针对学生在入职之后可能遇到的状况做出预估,并且做好准备。
        3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路径
        3.1.充分了解,认真思考,确定职业志趣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份围绕职业生涯展开的长期的规划,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并在既定的就业道路上昂扬向前,达成目标。但有一点需要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学生要对某个职业、某个领域有充分的热情,愿意为之作长久的努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行业,也根本不清楚各个行业的就业前景怎样、工作内容如何。从职业生涯课程教学实践来看,不少学生对一些职业、行业的认知是错误的。

为了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有效,学生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应对各个行业、领域有充分的了解,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去选定职业目标。不同的职业所处的环境、工作的内容是不同的。学生基于实际情况去做决定,确定一个牢固不动摇的职业志趣,才能让职业生涯规划起作用。
        3.2改变传统观念,全面进行教育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指导工作时,不应该只关注为学生寻找良好的工作机会、提升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这样的指导思想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应当全面认识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系统性以及全面性,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导教育工作也不要只停留在应届毕业生的身上,可以通过落实相应的教学制度,对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不要片面地看待教育问题,要认识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与大学教育生活息息相关。高校领导应该将此种教育思想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去,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组织适时的教学实践活动,改善课堂氛围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以及就业能力提升方面的指导教育。
        3.3政府部门加强鼓励和引导
        政府部门可以积极地制定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指导工作的相关政策以及制度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水平,提供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从而推动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能力教育的指导。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地调整就业市场保证就业竞争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另外政府应鼓励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文化融合,令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实习机会,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实践工作的指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水平。最后,政府部门应当积极的帮助学生建立起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体系,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落实在学生的大学生活的过程当中,帮助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导教育开展相对应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活动。
        3.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师资要“专”
        专业的老师培养专业的学生。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邀请业内专家召开讲座,给老师们开展专业的培训,促进彼此的交流。第二,老手带新手,新手学老手,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来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专业辅导,迅速提升经验不足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教师之间可以开展听课活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第三,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竞赛,通过竞赛来推动整体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第四,制定相关的激励性教学制度和考核制度,鼓励上课认真负责、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鞭策消极应对教学的教师,唤醒教师的生命力,提高教学的积极性。第五,如果有条件的话,聘请业内的专家作为专职教师,另外改变大班教学模式,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结语
        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完善意味着学生在校园中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将会逐渐成长为该行业领域的专业性人才。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职业认同感低、发展前景渺茫等问题,是实现教育资源、社会资源、企业资源、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鼓励并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潘敏.试析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与措施[J].河套学院论坛,2019,16(1):62-63+74.
        [2]陈晓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解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101-102.
        [3]朱铮.职业规划视角下的高校青年学生就业工作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0):160-161+166.
        [4]潘江.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08):89-90.
        [5]丁锋.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