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张守龙
[导读] 摘要:专业气象服务属于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构成部门,其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日常生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山东省石岛气象台  264309
        摘要:专业气象服务属于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构成部门,其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日常生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山东省基层专业气象服务现状,分析了当前专业气象服务开展所面临的问题,并重点探究了新形势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专业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进程也随之加快,各项气象业务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专业气象服务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构成之一,它主要是结合农业、交通、水利、海洋、旅游、建筑、电力等社会各个领域对于气象方面的需求而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服务工作[1]。随着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发展以及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专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内容和标准也逐渐提升。虽说山东省各级气象部门在专业气象服务方面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极大成效,但面对社会各个领域不断更新的需求,基层气象部门专业气象服务仍旧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基于此,本文应该根据山东省气象服务实际,重点针对如何有效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给出了科学有效的对策,以期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从而为新时期社会各个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1山东省专业气象服务开展实践
        近年来,山东省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气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也逐渐得到大幅提高。山东省气象部门建有山东省气象局门户网站“山东气象”、山东兴农网等网站,可通过网络途径为广大群众提供气象服务。随着山东省专业气象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山东省专业气象服务范围也在逐渐拓宽,气象服务中心现已在农业、交通运输、电力、国土资源、通讯、水利等行业或部门开展了专业气象服务,拥有专业用户近20家。此外,为了更好的为各个领域提供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针对社会大众的气象服务需求,2015年,由山东省气象服务中心和山东联通合作开发了“山东气象通” 手机AP “山东气象通”相对市场同类产品具备气象产品最全面、更新最快速、灾害报警最及时等特点,用户可通过“山东气象通”获取最及时的天气实况、卫星监测、雷达产品、灾害天气分布、空气监测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服务等各类预报产品和信息。“山东气象通”最显著的功能是为灾害性天气推送报警。当观测站监测要素值及站点数达到或超过阈值时以及各级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号和重要天气发布时手机端均会主动推送报警。“山东气象通”同时开发地市版本,涵盖各地市的实况、雷达、城镇报、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等精细化气象预报产品,用户可通过位置设置选择所在地。2020年,为了更好的开展防雷专业气象服务,山东省建立了交互式防雷监管服务平台,该平台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将防雷安全日常管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相融合,通过不同视图标识显示监管对象的地理位置、基本资料和安全监管数据,实现监管对象信息可视化、监管实时化;从考核判定、结果应用等多方面建立全省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了质量考核、信用评价、安全检查、雷灾调查等业务线上申报、线上办理;制作雷电监测及雷电预警产品,并将雷电预警靶向推送至重点监管单位。
        2专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用户较少
        受地方经济的限制,山东省有些地区群众的思想意识还不够高。气象部门开展天气预报服务的时间较长,社会各个领域的群体所接受的天气预报信息服务都属于公益性免费服务范畴,这种服务观念根深蒂固,假如把气象服务朝有偿专业气象服务方向发展,那么在较短时间内则难以被更多的群众认可。与此同时,假如宣传普及不到位,人们对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了解不够,则不会尝试使用,用户群众不够广泛,这会对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实际成效带来不良影响。


        2.2专业气象服务人才不足
        当前,山东省一些基层气象部门的专业气象服务人才还十分缺乏,这会使得气象服务产品的深加工、提炼、制作水平不足,进而导致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缺乏特色、不够创新,影响专业气象服务的顺利开展[2]。
        2.3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
        近年来虽说山东省在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对于基层气象部门而言气象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还较低,还没有在山东省各个地区制作出更多的精准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导致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仅仅能够适应少数市场的需求,而没有办法适应更多领域更多群体的需求。
        3.新形势下有效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的对策
        3.1加大调研与宣传力度,提高用户对气象服务产品的喜爱度
        为了确保山东省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各个行业的需求,山东省各级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人员需要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深入各领域进行调查,掌握各行各业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结合市场调研资料,积极发展具有针对行业需求的特色的专业气象服务,切实发挥专业气象服务为各个行业生产提质增效的作用。此外,还应加强专业气象服务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大众加深对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认知和了解。还应注重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与交流,增强大家对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主要功能的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用户对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喜爱度,最大限度地利用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科学地合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电能等各类气候资源,同时有效应对雷电、暴雨洪涝、干旱等各类气象灾害,寻求气候优势,防御气象灾害,更好地利用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注重专业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气象服务的高效高质量开展需要人才的支持、所以,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山东省各级气象部门应注重专业气象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积极从高校或社会招聘一批气象、市场营销、计算机、云计算等专业知识精准的复合型气象人才。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气象部门现有人才的培训,尽可能利用电视、网络等相关学习交流媒介,强化基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气象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专业气象服务可以顺利开展[3]。此外,应实行人才考核机制,根据专业气象服务人员的业务绩效纳入年度考核,以激发气象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从而更好的融入专业气象服务工作中。
        3.3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创新水平
        山东省各级气象部门应尽可能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加大气象服务产品研发技术保障经费的投入力度,强化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研究、锤炼以及开发工作。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加强智能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增强提供自动感知、个性化等气象信息服务的能力定制,按需推送,在线交互和情境体验,促进形成一种新格式的智能气象服务,在提高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技术创新水平的同时,还必须确保气象服务产品的可用性和及时性,以便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韩志群.关于开展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4(04).
        [2]张德有.中卫市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
        [3]李立兵,赵建妹.基层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服务的思考 [J].宁夏农林科技,2013(1):67-68.
        作者简介:
        张守龙(1968-)男,汉族,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方面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