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西安
摘要:当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伴随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成为了重要的城市基础建设内容,稳固的路基施工才能使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效提高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拥有相对较大土石工程量的路基施工工序复杂,同时容易受到气象条件、地质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持续提高路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实际应用
道路路基良好的质量及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稳定性,工程量巨大的路基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投资,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使市政工程路面的使用效果受到直接影响,因此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设计路基施工方案并根据不同的路基项目使用相应的施工措施,才能降低工程造价并有效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品质。本文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究。
一.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某些地段属于天然软土土层的路基地下土没有较高的强度,震动或受到挤压的市政道路很容易出现变形及路面下沉情况,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在长时间荷载作用下的旧路土体早已出现压缩变形,如果施工单位在后期改造期间没有针对这些情况给予有效处理措施,会使市政道路工程的改造作业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照设计方案或施工期间违规操作,不科学的填充料水分添加、不合理的沥青配比和路面振捣方式的错误使用等情况,很容易导致路基结合部位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不到位的软土路基处理措施无法有效护理边坡路基,很容易发生边坡失稳的情况。
二.市政道路路基结构的重要性
由于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市政道路投入使用后需要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作为道路施工基础的路基结构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需要受到从上到下的压力并承载路面行驶车辆及道路自身的重量,使用过程中地下水土等各种自然物质会不断影响路基结构,因此一定要重视将其稳定性提高。如果未能有效使用施工技术则很容易导致塌方、路面开裂等恶性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因此施工人员在明确自身责任的前提下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展开作业,设计人员一定要合理的设计结构参数,同时监理人员明确奖罚制度,严肃处理违规操作的个人行为,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和施工技术、机械设备才能使路基结构技术的管理控制全面落实到位,降低质量问题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使市政道路建设更加科学和完善。
三.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1.道路平面和断面改造设计
施工前要全面采集相应的施工参数才能使后期设计的施工图纸精准度提高,将施工图纸的审查工作落实到位,及时到施工现场调研并修正图纸中不合理的设计部分,做好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并加强各部门的配合联系,完善组织机构责任。对市政旧路进行平面线性改造设计时一定要按照道路的实际运行状况合理规划路线,有效结合周边道路条件和设计的道路平面线形,尽可能使用大曲线半径的设计方式将平曲线衔接直线的问题处理,按照市政道路公等级对分隔带断口、交叉口等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设置。市政道路断面改造设计主要针对横断面和纵断面,改造设计横断面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内容,设计人员为了保证能够充分发挥道路原先的基本功能需要按照各区域的实际状况展开设计,为了降低道路的改造工作量尽可能避免拆迁。对区域路网协调性充分考虑的前提下对拥有较密集建筑的道路区域展开合理断面,同时根据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将相应的管线敷设空间预留好[1]。设计人员进行纵断面设计时为了确保纵坡平缓度,应当尽可能将道路起伏状况减少并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合理控制标高。设计的纵坡线性组合一定要与交通安全各个方面的要求相符,才能保证纵断面线型和平面均衡的前提下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
2.施工测量
测量人员进行路基施工测量时为了确保准确的测量数据先要仔细检测测量仪器,在熟练掌握测量方法的前提下测量人员还应当将施工图纸中的标注要点牢固记忆,才能有效复核测量结果。测量期间尤其要注意复测中线,将测量放线的误差进行有效控制并将加桩的地面和临时水准点标高设置好,才能更加精准的定位横断面。
注意在避免触碰重要管网的前提下提前探测各种铺设于道路下面的管网管线。
3.表层处理技术
填筑路基准备环节为了降低地基表层的含水量需要将其中的积水排出,然后将50~100‘cm的砂砾垫层铺设好[2],注意所使用的砂砾垫层应当拥有良好的浅层水平排水效果,确保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地基能够加快排水固结速度,有效分散地基所承受的压力,降低沉降量并提升路基的承载力,从而使机械设备能够在良好的施工环境中作业。施工人员为了获得良好的排水效果,需在地面上进行水沟开挖并使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回填处理使盲沟形成,在布置水沟时需要控制断面深度在50~100cm范围,尺寸在50cm。填筑砂粒层上面的路基时需要有效控制填筑速率,确保路基填筑过程中不会破坏地基并能够与地基承载力相适应。
4.填方与挖方路基施工
路基填筑一般会使用自然土,在施工前一定要仔细分析和测试施工路段,测试内容包含施工设备的组合、出土的稀疏指数、最大完成量等相关数据;严格检验施工中的自然土,这样可对自然土的理想含水量、力学性质及最大干容量进行确定,从而对路基施工进行更好的指导[3]。在严格把控每一层铺设厚度的前提下以分层施工方式进行填方施工,注意路基的宽度一定要低于各层填土一侧的宽度且一定要超过50cm,为了保证充分压实边缘土体,严格控制路床顶层的压实厚度与铺设厚度在8cm和30cm范围内。压实土体前先要严格测定土之中的含水量,达到施工要求后才可进行压实处理。充分压实完上层后才可展开下层的填筑施工,通常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可顺利排水需要将一处路拱设置在填筑的路基中,同时以相应的干密度标注各种类型的土质才能确保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另外还需要按照次序合理的调派施工机械设备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进行路基挖方施工前需要根据施工场地的图纸将防渗漏计划制定好,对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进行全面了解与仔细调查,保证其排水通畅,同时彻底清理施工场地地面的杂物,尽可能避免破坏施工周边的公共设施和建筑物。利用自卸式汽车和挖掘机分层展开路基挖方施工时如果遇到特殊的地质,则需要使用人工作业方式代替机械设备挖掘施工。注意一定要避免挖多挖少、挖洞取土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在保证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前提下以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挖掘,遇到土质改变的情况需要立刻上报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5.路基施工的防护技术
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空气中的地质很容易发生理化反应,降低土壤的平衡性。受到风化侵蚀和雨水冲刷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及岩石不坚硬等诸多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根据环境状况对路基边坡展开防护工作。路基护坡通常可使用种植绿化石或挡土墙等方式,挡土墙材料的抗压能力一定要超过30兆帕且材料不可出现裂缝,质地与结构匀称紧密。按照角石、面石、腹石的先后顺序选择石料并进行砌筑。注意选择大小合适且方正的角石,为了方便运送腹石应当将一点缺口留在面石之间,完成腹石砌筑后封起缺口。另外可将树木种植在道路两侧,除了保护环境外也可以发挥护坡作用。将路基地表排水设施设备布局为系统的网络,合理选择地表排水进出口分布点才能确保水流最终流向具体的位置,防止相邻的路基、路面及周边建筑受到堵塞、溢流等问题的危害。有效排放雨水自流效果的同时将排水口护坡架设起来,可避免水流冲刷地板并对其进行加固。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作为最重要的城市建设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城市经济发展、国民出行等极为重要。而作为市政道路建设基础环节的路基施工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施工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分析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施工技术,严格把控工程建设中的每个环节,才能使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得到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林杰.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安徽建筑,2020,27(09):190-191.
[2]赵甫.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36):29.
[3]宁力奇.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