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 林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林然
[导读] 摘要:近些年,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逐渐加深。
        广东省封开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广东肇庆  526500
        摘要:近些年,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逐渐加深。人们提升了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生态环保期间,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展能够为生态环保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中国当前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是生态环保治理工作。因此,相关工作者在开展环保监测工作期间,需持续创新服务理念以及服务思路,为后期生态环保治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保;作用;发展措施
        前言
        对生态环境决策而言,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能够为其提供有效的依据。中国就目前为止因为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同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所以需要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能够持积极态度去对待此项工作,进而高效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
        1环境监测简析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是指通过物理学科、生物学科、化学学科的知识对环境中的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的分析定量判断的过程,并通过得到的结果对环境变化的规律进行预测和环保措施的调整。
        环境监测主要由土壤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噪声环境监测以及水环境的监测四部分组成。环保的工作开展要根据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优化,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措施,并出具相应的权威性的数据报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同环保之间平衡好,保证其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服务社会和多学科交叉是环境监测的两大特性。其中EIA是根据环境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理,进一步得到分析结果,为土壤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噪声环境监测以及水环境的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最终敲定环保的最终措施,为社会整体的环保做出细致的服务。环境监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的学科较为繁多,主要分为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将这些学科高度融合在一起为环境监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2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保中的作用分析
        2.1有益于环保工作的开展
        环保工作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多,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领域,所以,环保机构被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有句俗话讲,并不是东西越多越好,环保机构的增多,导致很多地区的环保工作管理不到位,甚至大多数地区会产生环境二次污染现象。此外,环境重度污染地区,所采用的突发性控制措施缺乏科学性,所以说,我国环保机构应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来处理污染问题。由此看来,环境监测尤为重要。环境监测不仅可以为环境治理找到环境污染源,而且环境监测系统开发的大数据使得中国各地的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能够有效地被采集,并将其数据导入系统中,通过分析和安排,环保机构对数据观察来了解中国各地的环境污染状况,为下一步的环保控制工作作出更明确的解决目标和方向。
        2.2可第一时间监测突发污染
        关于环境监测的显著特点是能够将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准确、全面、及时反映,从而提供科学依据给环保工作做决策。环境治理是以环境监测为基础的,环境监测结果,能够提前呈现出环境污染源的控制情况,利用环境监测数据对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环境管理的总体水平。只有将环境治理与环境监测的手段相互配合起来,经过对环境监测数据的长期总结与分析,才能为环境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高效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2.3能为环保标准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环保机构具备自身的行业规范。为了将环境治理效率提高,首先明确环境污染情况,如果环境受到污染,必须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作为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和基础的环境监测,可以及时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有力的保障。因为唯有全面掌握污染源和环境污染程度,才能真正分析环境质量。而环境检测技术可以用来控制环境污染源及环境污染程度,并在监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环境监测数据是准确性和及时性,对环保机构做出的环境质量的准确评价起到直接的作用。此外,在做出环境质量评估时,环境监测技术也起到了监管作用。举个例子,环境监测可评估某一区域,还可时刻监察建设项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监测生态环境以及外部环境。所以,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环保机构需要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搜集以及分析,然后对生态环境数据做出整理、比较分析,经过这一系列的流程,可以使环境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进而使得环保和环境治理得到有效而且正确的治理凭证。
        3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发展措施研究
        3.1不断改进环境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复杂的工作流程和冗余的人事制度进行改革,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监测机构的管理层要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改革要求,提高管理水平,选拔优秀人才承担监测工作,为监测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发展空间。应对当前的环境监测机构推进改革,实行垂直管理的方式,由上级监测机构统一管理,根据上级监测机构的要求和部署开展工作,对上级监测机构负责。上级监测机构要对下级监测机构进行考核和指导。环境监测的垂直管理有助于监测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监测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促使监测工作不断提升和创新,推动环境监测事业的进步。
        3.2科学地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飞速,许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诞生于环境监测中。环境监测各级机构必须定期组织与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活动。通过掌握和学习配套的互联网知识、先进的监测技术、先进的仪器、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手段,将个人综合能力提升,更加科学的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使得监测数据更加精准。
        3.3健全环境监测预警判断系统
        对某地区的环境危害进行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根据检测出的危害的大小对环境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危险信号的预警就是表现监测效率的形式之一。工作人员在监测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细节观察,使得问题被及时发现,并对环境危害做出准确的预测和报警,提供正确合理的依据从而制定出防治措施和环保方案。
        3.4构建环境监测网络,持续优化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国家环境监测网涵盖了有关环境监测信息网、管理监测网和要素监测业务网。建立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将各区域的环境质量情况准确的掌握,从而进行更加准确、规范并且全面的环境监测工作,使得各区域的环境问题可以及时的被发现,进而达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着巨大的环境监测工作量,对于现今的工作的要求,只依靠现有监测技术和设备已无法满足。有关环境管理部门以及人员必须对监测设备和技术更深入的研究,对相关的监测技术要求和分析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的环保监测更加简单、灵敏,将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总体提高。
        结束语:
        总之,我国对生态环保治理工作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在此种环境下,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逐渐提升。所以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期间,需改进管理制度、完善环境监测预警判断系统等,进而合理拓展环境监测工作,为今后的环保治理工作提供高效的、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海娜.浅谈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居舍,2018(05):124.
        [2]陈瑞根.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10):42+45.
        [3]任彦军.浅谈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7,30(02):33-35+26.
        [5]彭艳.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9,31(2):174,176.
        [6]陈智伟.浅析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重要性[J].区域治理,2018(26):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