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陈虹
[导读] 素质教育理念指出教师要不断调整和优化现有教学方式与方法
        陈虹
        重庆市开州区龙珠中心小学 405400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指出教师要不断调整和优化现有教学方式与方法,还要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拓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培养与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现下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创新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策略探究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下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数学习题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明明已经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但是实际应用时却不知如何下手,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由于学生没有透彻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定理、思想方法导致的。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习题教学尤为重要。
一、结合教学内容,精选习题
        习题课堂具备较强的针对性,通过习题课堂的开展,既可以弥补学生所学知识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为更好地发挥习题教学课堂的作用,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准分析学生学情,为学生精心选择习题。对于习题的选择,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特点,依照知识的突破点,为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要设计不同的问题,并要注重丰富问题内容。
        另外,在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时,要保证习题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确保习题具备一定的可接受性、障碍性、探索性,保证习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要确保习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促使学生通过习题的解答获得学习成就感。对于习题的设计与选择,需要教师全面了解习题的题型,对于不同的知识点,都有相匹配的习题类型。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习题,对于学生能力与知识的考察也不尽相同。在初中阶段,一般习题类型有判断题、选择题、思考问答题、计算题、推理论证题、计算题。对于不同的习题类型,考察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培养与提升学生某个方面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选择和判断题这类题型,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与概念性,通过这些习题的训练,能够促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与数学定理,有助于学生思维判断能力的提升。思考问答题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所学数学知识,在解答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探索数学本质,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性;对于计算题,能够有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综合计算题,在解答过程中需要应用较多的数学概念、定理、方法,有助于数学知识之间的融合与联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加强问题图式教学
        问题图式是解决一个领域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大量的训练,针对本领域特定类型问题解决的整体性表征。

对于问题图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分析特定类型问题的本质特征;其二,应用专业知识;其三;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图式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掌握相应的解题思路,并且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以及解题思路的讲述,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此外,对于一些问题的特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与观点,在分析问题的本质结构特征时,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与梳理,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问题图式教学,符合学生学习过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实现问题本质的共同探究,能够综合培养与提升学生各项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本质的基本思维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解决普遍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实现教学迁移。
        例如:以“勾股定理”这一课教学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促使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以及掌握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另外,还要通过实际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边为3cm和4cm的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用刻度尺量出斜边的长度,引导学生探究这些边长存在的规律与关系,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的性质。
三、拓展学生思路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对于中考试题都与教材内容环环相扣,尽管有一些题目高于课本,但也都是对课本例题、习题的拓展、挖掘、加工。为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相关习题,在实际习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采用一题多法、一题多变的方式实现思维拓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拓展学生解题思路,发展教师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初中数学习题,存在着很多习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通过这些习题的解答,能够有效启发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路解答数学问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式思维。在初中阶段,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枚举法、模式识别、问题转化、中途点法、特殊到一般、正难则反。一题多法是对这些解题方法与策略的综合运用,在习题教学中合理应用一题多解,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证明线段成比例这类习题解答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进行平行辅助线的添加,但是,在实际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从哪一点作平行线往往手足无措。添平行线方法的不同,会有可能导致证明过程不同,不恰当的添平行线,会导致证明过程变得复杂。比如:过三角形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和E。求证:AE:ED=2AF:FB。在解答这道题时,应用不同的添平行线方法,可以得出12种不同的解法。
总结:
        总而言之,习题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逐步建立与完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习题教学宗旨,精心为学生筛选习题,加强问题图式教学,拓展学生思路。
参考文献:
[1]伍文林. 创新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方法的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1):430.
[2]刘丽梅. 创新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方法的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13):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