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3期   作者:周方敏
[导读] 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周方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团中学  843306
        【摘要】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还可以更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使用信息技术,也能够增加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激发阅读欲望,提高作文水平等。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阻碍和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
        在最近几年中,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不但建立了教学信息化的理念,还更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拓展了教学方法,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在课堂教学中多使用信息技术,要顺应新课改的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去提高教学效率,建立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阻碍
        随着新课改的施行,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很多更新教学方式的机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也给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具体如下: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信息技术意识。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使用信息技术意识,那么就会影响到其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师之中,还有不少教师的思想还比较落后,没有接受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这些教师依然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当作教学中的主体。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他们把信息技术单纯地当作一种自己的教学工具,而没有当作学生的学习工具。甚至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不想使用信息技术,觉得制作信息技术的课件非常麻烦,会消耗很多的备课、讲课时间。因为被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所影响,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第二,小学语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较为单一。信息技术是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有些小学语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还比较单一,严重影响了魅力语文课堂教学的建立。这些教师通常都是把多媒体屏幕当做是另一块黑板,利用展示课件去减少板书,而课件也只是在罗列知识点。这样使用信息技术,严重减弱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可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那么就一定可以提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现在,科技的进步非常迅速,信息化时代也已经到来,不少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网络与电脑,并且能够清楚地知道网络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某些时候都是要超过教师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增加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先让学生们收集一些和课文相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等,然后在讲课前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接着再和同学一起欣赏课文中鸟的天堂。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鸟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众鸟纷飞的热闹景象,使其印象深刻。
        (二)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集体阅读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主要方式,阅读课在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在健全课内教学的同时,也应该要引导学生去开展集体阅读,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语文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之前的语文阅读课中,因为图书馆的纸质书籍有限,而且如果要让班里的每一名学生都买一样的书籍也不太现实,所以学生就很难有一本相同的书,长此以往,教师就不能在阅读课上统一学生的阅读进度,保证不了学生都阅读过相同的书,也就不能在上完阅读课之后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发挥不了阅读课的最佳效果。而如果可以使用信息技术,那么就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电子图书,让学生阅读相同的书籍。教师可以每周让学生去一次电子阅览室,并进行在线阅读,在阅读课结束之前再让学生之间交流阅读心得,进而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对名著的认识和对书籍的理解。开展集体阅读,把全班学生的心聚集在一起,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得到最大的收获。
        (三)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思维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教师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搜集一些和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向学生展示,如视频、图片、音频等,向学生传递更多的教学信息。然后,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多角度地思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等。比如,在教学《司马光砸缸》时,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播放动画去展示课文,重现司马光砸缸的前因后果,能够更生动地展现出当小朋友落水之后其他小朋友的惊慌,并且想把小朋友从水中救出来的急切,通过信息技术去完善教学的内容。小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以后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方面思考的习惯,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掌握语文内涵
        通常情况下,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师就能够总结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会的重点和理解的难点。这时,教师要想在课堂中更好地讲解重点与难点,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把课文中的重点与难点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教学《秦兵马俑》的时候,虽然课文中有一些图片,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展现出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的特点。要想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秦兵马俑,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时播放一些对秦兵马俑的视频讲解。让小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更好的感受秦兵马俑的形态和古代的战争气势。
        综上所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有效地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所以,教师作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应该要勇于探索与尝试,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去优化语文的课堂教学,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达生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31):71-72.
[2]卓玛吉.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