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五六年级体育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邵召君
[导读]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教学而言,在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身心收益

        邵召君
        黑龙江省拜泉县星耀小学  164700
        摘要:对于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教学而言,在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身心收益。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掘学生的体育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有利的体育锻炼环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思想。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几点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培养小学生良好运动习惯以及健康的身心成长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六年级; 体育教学;教学有效性;
        引言: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体育教学, 既要区别于低年级的教学方法, 又要力求提高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效率, 因此要从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水平、对高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的了解以及合适的教学方法出发, 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以满足教学及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提高教师素养树立教师威信
        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体育教学,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比较突出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提高教学素质
        教师在教学前要进行认真详细的准备工作, 比如对课程的安排, 五六年级的课程安排不能像低年级学生那样以“玩”为主, 在教学前, 要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培养的能力、需要的场地、运动器材以及在教学中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及预防措施等都要考虑周到, 并根据实际教学, 规划好教学任务。
        (二)要了解掌握本阶段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育
        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比较成熟, 往往自己的“想法”也比较多,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对此阶段学生的生理及心理要进行研究。在生理方面, 五六年级的学生正是发育的关键时期, 身高、体重等都明显改变, 而且抗压、抗拉力、肺活量、骨硬度、心肺功能等都有所加强。在心理方面, 这一阶段的学生既想独立又想依赖, 因此, 教师要把握好尺度, 既要严格要求他们, 来维持有序的教学秩序, 又要适当的给学生机会, 来释放他们的天性。此外, 这一时期的学生比较好动, 运动欲极强, 所以要求学生要量力而行, 适可而止。
        二、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 快乐教学法
        快乐如同兴趣一样,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只有让学生快乐起来, 学习起来才能更加的充满动力, 体育课本身就比较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天性, 可以在体育课中放松心情、放松神经, 我认为体育是最容易让学生感到快乐的学科, 但放松不等于放纵,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做一些引导, 以便更好的活跃气氛。例如在教学《韵律球操》的课程时, 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小节目在其中, 比如在讲课前可以带领学生们跳一段韵律较强的流行舞蹈, 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欢快的气氛中来, 通过对韵律球操的学习, 再在把学生分成竞赛小组, 通过竞技的形式来提高他们的练习频率, 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和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 特别适用于高年级的体育教学。分层教学法主要运用以下二种形式进行教学:第一, 个别辅导促进整体能力全面提升。在小学五六年级中, 学生的运动能力差别还是很大的, 比如对篮球的学习, 有一部分学生受自身爱好或其它因素的影响, 从小开始就对篮球比较热爱, 到了五六年级, 基本的投掷方法、运球、传球等技能都能熟练掌握, 但有些学生却是大相径庭, 因此, 对于此类课程就要个别辅导, 进而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的课程质量及身体素质。第二, 进行分类教学, 因材施教。这类分层教学法主要是针对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及爱好不同而制定的, 比如大多数男生都喜欢篮球、足球等, 而大多数女生则喜欢排球、跳绳、踢毽子等运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综合类的项目, 比如田径、跳高、跳远等, 要根据男女生不同的身体素质, 分标准进行教学[2]。
        (三)运用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
        在强化学生对体育自主锻炼主观意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锻炼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法和技巧等,从而确保自主锻炼安全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理论性,如果学生在体育自主锻炼过程中不能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展开锻炼,不但不会获得预期的锻炼效果,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出现运动损伤等问题。为此,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及相关知识,确保其能够在自主锻炼过程中,保证安全情况下实现良好的锻炼效果。例如,在学生足球运动过程中,教师就可先对学生讲解足球相关的基础知识、比如关于足球运动的历史、规则、足球运动技战术知识,再展开足球运动前应先热身做好准备活动,在足球运动过程中带球、无球以及拼抢等动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受伤等等。让学生对足球运动有一个充分了解后,也更加有助于其在自主锻炼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的达到锻炼的目的,并且也体会到自主锻炼的乐趣。最后,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对人体结构以及体育卫生常识等进行重点学习,充分了解各项体育运动特点及注意事项,以此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真正推动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面对未来生活学习及工作。
        (四)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在各个科目的教学中是使用最多, 也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五六年级的体育教学中, 此方法依然很有效用。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虽然个性较强, 但依然是天真烂漫的, 巧妙的抓住学生心理, 运用好情景教学, 对提高五六年级的体育课堂效率很有帮助。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课程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玩跳格子的游戏, 每跳一步, 格子的距离就加大一些, 难度也就随之增大了, 这样学生在游戏情景中就将立定跳远的要点掌握了。
        (五)在日常教学及生活里融入运动
        由于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教师更是其学习和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本身作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切实落实体育课堂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注重自主锻炼方法的讲解和教学,让全体同学在每堂体育课上都能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及体验。
        结论:总之, 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教学要紧跟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从素质教育的本质出发, 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并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 以促进我国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长远的角度去发展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余昕.小学五六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分析[J].才智, 2018 (21) :70.
        [2]曹美, 张国礼, 孙志军.体育活动对高年级小学生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及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8, 37 (6) .
        [3]谢校培.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