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刘小敏
[导读]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着眼于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必然会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有效。
        刘小敏
        湖北黄冈英山一中 438700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着眼于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必然会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有效。教师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只有如此,才能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也要有目的性。灌输式教学俨然不能为新时代下锻炼语文思维提供指导。本文主要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课堂教学是不能只注重刻板的理论,要时刻关注学生能否接受。另外,活跃的思维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前提,也是保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最终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做到因材施教,保证课堂教学成果有利于社会发展,紧跟社会潮流。最后,学生也应该在生活中发现、探究和创新,通过敏锐的眼光激活语文思维能力,深化语文素养,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一、逻辑思维的概念
        语言和思维的联系非常紧密,语言表达是思维活动的流露,思维活动是语言表达的主要依据。广义的逻辑思维概念是从哲学角度出发考量的,逻辑思维是指人类大脑针对现实世界的概括的、间接的、能动的反应。逻辑思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抽象思维,是人对于事物认知的一种高级形式,即通过概念、推理等思维方法,最真实地呈现客观对象本质规律的过程。狭义的逻辑思维概念,指的就是人们按照以往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在以往的母语教育中,思维训练尤其是逻辑思维训练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依然是母语教育的短板,学生欠缺高品质的思辨性阅读,严密的逻辑思维表达更不容乐观。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所在,它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文化、自然、人文等知识的见解,使得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发展。但是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每次作文讲评之后,都会说我想到了但就是没写,或者我也写了同一个例证,但点评时还是说服力不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困乏,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平时写作思维锻炼不到位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不良现象,教师不仅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真题,还要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中得到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写作结构。


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一)教师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必须强化提升
        教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道路上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就必须保障教师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是过硬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累积情况,还需要注重自身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保障学生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语文思维。引导学生全方位了解整篇文章主旨大意的同时也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文思维。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也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明显,不仅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疑限制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为此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此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
(三)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过于强调教师主导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学内容死板的现象在所难免。教师空洞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式地做笔记、摘抄重点,死记硬背。这不但不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更有悖于语文能力的发展趋势。此外,由于缺少学习乐趣,本应寓教于乐的语文课堂变得暗淡无味,学生逐渐出现抵触心理。若要保证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学习,就要改变这种老旧的教学方法。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主动寻求课堂的整改,以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回馈学生。比如:如果提问中学生的回答错误,尽量避免严厉和苛刻的态度,要不吝鼓励的言语。关键是要在课堂上避免陈旧无趣的讲课形式。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对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行为予以鼓励,扩展他们的思维,避免课堂课本的桎梏。语文这个科目不存在标准答案,只有根据个人学习经验进行总结,才是最佳的答案。所以,如果学生在课堂中的回答和教学计划不相同,也不要斥责。教师应通过表扬和称赞,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将心中所想大声说出来。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更积极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思维。
结束语
        现今社会越来越看重综合素质,只有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能应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社会也对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有更高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高中校园。语文课程是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起点。因此,语文教学要严阵以待,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来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学生的各个发展阶段中,高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但学生此前已经受到多年的应试教育影响,因此需要结合一定策略来提升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娇秀.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现代交际,2018(17).
[2]马艳燕.构建语文生态教学链及实践——兼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1).
[3]宾美玉.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分析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