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信息技术作用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1期   作者:王国玲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给教学带来了许多机遇。
        王国玲
        河北唐山南堡经济开发区第二小学  06330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给教学带来了许多机遇。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小学教师若能精准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能够以多媒体为凭借打破地域时空的限制,将各种丰富的内容引入语文课堂,让抽象的语文知识更加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从而让学生都爱上语文课堂。所以本文试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不再局限于培养学生的读书、识字能力,而在于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指引学生进步。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是否能够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许多教学工作者,对信息技术掌握不够熟练。比如,怎样开设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课堂,怎样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充满趣味性的课堂都成为了教师的困惑。究其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师未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把握不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以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小学语文课堂。所以下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为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质量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前热身工作质量
        教学预习是整堂语文教学能够精准开展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设计学生课前任务时,应该借助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本知识的内容,并结合开展适合学生发展,又能实现教学更优化的课堂。其次,教师在上课之前应结合网络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优秀的教学设计,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服务。
        以小学人教版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为例,在开设本节内容之前,鉴于此次教学内容为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由此教师首先应该引领学生进行预习,为学生设计预习清单,借助网络平台呈现给学生。在分析了网络上优秀的教学频频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这样的预习任务。任务1:诵读文章,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以及句子,做上标记;任务二:自主梳理文章意思,并发现学习盲点;任务三:讲述读后感。通过学生的任务清单完成状况,教师可以概括地发现学生的问题。比如某些学生存在对句子意思把握不准确的现象,还有部分学生无法领会文章的内容。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三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和学习困惑,从而增强学生的素养。在讲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候,教师事先录制微课为解决教学难点服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然后教师再讲解,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当堂掌握文章内容。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他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由此学生学习效率就能够进一步提高。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该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比如教师在设计新课的时候,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有效地打开学生与对象之间的交流。
        以三年级语文“大青树下的学校”为例。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内容带领学生走入少数民族学校。

教师提问“这么多奇妙的学校,这么美丽的风景,你喜欢那种?为什么?”当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抢答时,教师利用图片展示课文中所讲的“大青树下学校”的几种场景,并设置提问“你眼中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从而引领学生走入课堂。动态直观的学校、读书声,能增加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情,通过借助视频、图片也能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多样语文课堂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大多数教师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于当代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现代教育应该多运用信息技术电子设备,如电子白板,它能够构建更加高效生动的课堂。电子白板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还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形象化、直观化,这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动态教学课堂。它既有可以触摸的屏幕,也有投影仪显示的屏幕。例如,教师在教学“赠汪伦”时,这时一首表达友情的诗词,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太过枯燥,教师就可以把每一句诗词改变成小视频,让学生更易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打造其他语文课堂,比如,利用钉钉直播和视频会议形式组织教学,利用微信群进行小组活动,建立家校共育平台以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便捷化,它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同时,它的丰富性更能吸引学生。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充满实践性的课堂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不能够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情境当中体会到快乐,并增加其素养。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为学生打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探究式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互动,构建新的体系。以小学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筷子兄弟的歌曲《小松树,快长大》导入,并且播放植树种植过程的动态图,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4个组,每一组的同学可以展开无拘束式的讨论,找到相关内容并交流心得。
        其次, 教师还利用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如学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了“树木成长历程、邓小平爷爷”节目,挖掘节目中关于“邓小平、植树”的精神内涵,让学生们懂得了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大有用处,以此让学生明白学过的每一篇文章会对现实生活中有指导作用,不能只从知识层面对看待课文。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应该注重信息技术教育,尤其做好信息技术教育,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创新化发展,并激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当中。信息小学语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合理地借助信息技术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该充分地掌握信息技术并革新自己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亚珍.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144-145.
        [2]姜伟.刍议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