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田甜
[导读] 中职学校作为社会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院校机构

        田甜
        四川省洪雅县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中职学校作为社会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院校机构,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这一点与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升级相契合。因此,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现已成为重要课题,文章便针对于此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毕业之后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则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其中,语文学科作为中职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不足的情况,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具备人文科学、道德品质、艺术修养等方面的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身为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掌握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中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紧迫性
         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和社会都非常重要。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学生的日常生活水平,还决定着学生的终身发展状况。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语文教育培养的,语文教学是中职教育中为数不多的文化课程,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认识自我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职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和祖国未来。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发展提供中坚力量型人才,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性优秀人才。因此,现在我国多数中职学校已经慢慢开始摒弃了传统的就业式教育理念,转向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将教育的中心放在了专业技术和人文素养两个方面,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更好地培养出一批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方法
        1、打破传统,营造新的教学氛围
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高校逐渐放低了招生门槛,更多层次不一的学生走进中职学校,这同时又给学生增加了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一批批就业大军涌入社会,就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在面对如此多的就业者的情况下,对求职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以求得更加优秀的企业员工, 其中,企业除了对专业水平的考察之外,最看重的就是就业者的综合素养,只有综合素养足够高的人,才能够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而面对这一形势,很多人都成了这一形势的牺牲品,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成了阻碍他们就业的最大难题,因此,学校教学应该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老师的配合,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本身具有工具性作用,所以语文学科的学习作为中职教学来讲,就是帮助他们储存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偏向人文素质方面的教材,这主要是针对教材内容而言;除此之外,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能够提高人文素养的课外阅读书籍,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书籍的选择也要具备针对性, 例如《道德经》、《论语》、《人生境界诸阶段》等都值得阅读。[1]
         2.遵照学生的个性,采取多样教学方式
        中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教师的教学也应该遵照学生的个性。相对来说,中职阶段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比较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教师也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潜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学习,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引导学生积极的查阅作者的生平和写作的背景,研究当时北平秋天和现在北京秋天的景色有何不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最终发散自己的思维,让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3.努力挖掘深层次的人文精神
中职语文教学对于教材的要求不是十分严格,教师所选用的教材具备多样性,如果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在教材中深挖其中的人文素养相关知识,要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有所提升,所选用的语文教材主要偏向于教育性的,而不是学术性的,能够在教育教学中揭示人生哲理才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只有将书本中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折射到现实生活中,学生才能够学以致用。但是,在传统教学中,书本知识就是书本知识,老师讲授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课本本身的内容,而没有延伸,这种教学方式是无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将书本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工作中。例如在《我很重要》的教学中,课文本身很简单,毕淑敏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作过多的精雕细琢,而是以平实质朴的口吻来阐述“我”尽管渺小,但是也十分重要的思想,这篇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正符合学生所处阶段所需要的心境,老师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向学生传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技能之余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自身的价值有一个准确的评估,能够在自己今后的发展中起到指引作用,也能够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卑不亢、本分守己,更加欣赏和珍爱生命,更好地 实现人生的价值。[2]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语文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并不是主要学科和必修科目,只是在近年来社会对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才使得中职学校对语文教学引起重视。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学生谋划好的前途,为学校打下好的口碑,这也是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目的。事实上,语文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还是作为工具学科来学习,是为他们出入社会储备一项必备技能,能够让他们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所以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金燕.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08(15):145.
         [2] 华敏.随“文”潜入夜,润“心”细无声――浅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J].读与写杂志,2015,12(12):246-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