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班站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达
[导读] 摘要:油田资源属于易燃易爆物,同时在开采原油时,需使用大量重型机械设备,增加了油田开采的危险性。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陕西省榆林市  718606
        摘要:油田资源属于易燃易爆物,同时在开采原油时,需使用大量重型机械设备,增加了油田开采的危险性。油田一旦出现危险事故,将产生不可预估的损失与伤害,因此必须强化油田采油安全管理工作效能。本文基于采油班站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采油班站;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研究
        引言
        采油站岗位员工属地管理是指基层岗位员工按岗位职责范围,对本岗位工作及辖区范围内的人员、设备设施、作业、场地等实施管理。通过属地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每个生产区域、每台设备、每次操作有明确的主管,有明确的操作人,保证安全管理无空白,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基层生产单位安全管理水平,落实直线管理责任,树立“安全是我的责任”的意识,实现“谁主管,谁负责”的目标,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避免各类事故事件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探索
        近几年,单位先后下发了《HSE培训管理实施细则》、《基层岗位HSE培训计划》,提高全员安全操作能力,加大了对操作员工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操作水平,各种规章制度也在逐年建全完善。从以往事件经验总结中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例如,采油站维修翻斗计量仪,计量仪维修前,需要关闭计量仪进、出口阀门,打开放空阀泄压。当计量仪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没有将进、出口阀门打开恢复正常流程,当班员工没有检查流程,使用计量仪开始计量后,出现了憋压泄漏问题。类似这样在操作人员或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后,时常发生一些事件,总结发现,事故发生频率最多的环节就在“人或物的变化中”这一环节。采油站属于24小时连续生产单位,油井作业、设备维修更换,SCADA生产系统监控及信息处理等等,每天的工作看似一成不变,这其中还是存在很大的变化,稍不注意,就会发生事故。油井正常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发生事故的机率是非常小的。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和变化后的结果,这其间是存在安全隐患最大的环节,也是班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注重采油现场管理的专业化
        在采油现场的管理工作实施中,需要高度重视生产工艺的管理,确保现场管理的质量,使管理目标清晰,责任到人,使现场管理能够发挥作用,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因此,就需要注重采油现场管理专业化。在石油开采企业中需要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并制定严格的安全评价机制,让质量管理能够有效落实,推动质量标准化的发展,发挥出现场管理的作用。采油现场的管理工作中,安全评价机制是保护现场安全生产,最大化降低事故发生的管理方法,同时能够让采油作业有序的进行。质量管理部门和安全评价机制在管理中是共同作用的,使管理人员能够在现场中对于一些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降低采油作业中的安全隐患。
        三、完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1、强化企业法制化建设
        采油环境通常比较恶劣,并且作业风险很高,因此在进行石油开采工作(勘探和生产等活动)时一定要保证其安全性,还要考虑到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和交通便利等各方面因素。对采油油田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安全管理制度深入人心,提高油田管理的法制化水平,用法律对施工行为进行规范,油田企业更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石油开采作业。
        2、完善企业制度化建设
        在石油开采作业过程中,想要将生产风险降到最低,需要做好数据收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工作经验,不断对已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根据实际工况对技术要求进行适当调整,通常要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保证生产过程的规范性。此外,还可参考国内外的一些成功案例,从中汲取石油开采安全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保证油田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一个好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采油油田生产效率,并提高采油工作的安全性。
        3、构建应急管理制度
        在采油作业过程时,工作人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处理不当会给油田开采工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时有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应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有效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尽可能的保证采油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此之前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好解决方案,同时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保证信息传送的时效性,较短时间内获得安全环保管理风险的相关信息,并做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四、HSE体系
        鉴于油田开采工作特殊性,为保障产品质量、开采作业安全、采油过程环保等标准要求,油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优化时,可构建HSE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基于油田安全生产细则,对管理体系内容进行细化,确保构建标准严格的管理体系文件,所有采油生产管理工作,都严格依据该工作管理体系文件执行。如进行不同类型油井生产开采时,必须依据油井的特点与危险标识,设计编写对应的安全生产计划责任书,并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引进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使用“四新”的安全与质量都可得到保障。在具体采油作业时,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HSE作业指导书、HSE作业计划书,安全监督人员需依据HSE现场评分表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杜绝违章违规的操作行为,确保采油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HSE生产管理系统运行时,为及时发现实际生产管理问题,应当委派专职人员,对实际安全生产的过程进行督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并第一时间反馈相关管理部门,启动相应的处理机制,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质量验收,确保该部门生产管理达到安全标准。基于该体系的安全生产管理,需充分发挥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机制优势,将安全生产管理进行量化处理,并落实到员工日常作业与生产管理工作当中,提高采油工作的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
        五、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
        在实际的石油生产操作中,安全事故事件发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人为因素。有的员工操作素质和技术水平不够,有的操作不规范,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是说,员工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采油企业的安全。因此,石油生产企业应重视员工的日常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基层员工和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提升员工的安全操作素质并确保整个采油过程的安全。采油企业基层干部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比如,增强基层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使其发挥好决策者和责任人的作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对于普通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要加大对其安全培训教育的频次,潜移默化地提高员工安全技能操作水平及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同时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确保良好的培训教育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发展的背景下,石油安全生产监管必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规范现场操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制定有针对性的奖惩措施,确保安全监管有效实施,促进石油企业不断发展,为我国人民造就福祉,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绍兵.双重风险防控在某油田采油厂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9(32):93-94.
        [2]秦晓敏,赵磊,刘甲.试论油田采油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0):68-69.
        [3]宫广涛,薛婉婷,杨勇.采油现场常见的安全环保隐患及处理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10):274-275.
        [4]李庆显,王金和,李凯军,游莉.油田安全环保隐患治理跟踪系统研发[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9):70-72.
        [5]刘宝河.采油现场常见危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8):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