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闫冬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闫冬
[导读] 摘要:近年来,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不利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
        北京鑫大禹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摘要:近年来,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不利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并且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前言
        农田水利工程以农业灌溉为主,发展灌溉排水工程,改善农田水分状况,从而起到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业经济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灌溉项目作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不仅能够提高节水率,节约灌溉用水,也有利于调控农田水分状况,提高农田产量。不同的灌溉方法在节水灌溉效益上不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田水利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
        1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意义
        在农业经济发展得到越来越高重视的当下,对于农业产业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国家在相关政策上不断提出优惠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这对于提高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实现了农田灌溉与排水的便捷性,能够更加合理的调控农田用水,改善农田水分状况。节水灌溉项目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作为主要组成部分,以不断改进、不断优化的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实现了农业灌溉的高产高效。
        2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发展现状
        (1)节水灌溉项目规划不合理
        节水灌溉项目需要以农田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将农作物习性、土壤含水量、季节气候、水质情况等因素考虑其中,从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节水灌溉计划。但当前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项目的规划中,还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如设计人员在进行项目规划时,没有具体考量与节水灌溉项目相关的全面信息,如缺少对土壤含水量、地质情况的勘察,或在节水灌溉设计中过于主观考量,忽视了客观环境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造成项目规划不合理。
        (2)节水灌溉项目管理不到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节水灌溉项目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受工程项目落实,项目管理等因素影响,长期为采取科学管理措施形成对项目的管理,易造成节水灌溉工程产生滞后性,不仅浪费了工程资源,且可能产生多种新的问题,如配套设施老化、资金运转不周等情况,对于节水灌溉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较大影响。在项目建设与项目运行中,由于未有效管理,也可能造成多种问题产生,如设备维修与养护缺失、项目设计与节水灌溉规划主体缺失,都造成节水灌溉项目单一运转,难以起到较好的资源整合效果。
        (3)农田种植结构不合理
        节水灌溉项目受农田种植结构影响,在农田种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影响节水灌溉项目的良好落实。当前部分地区农田种植结构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对于适应农田水利工程缺少主动性,这就造成节水灌溉项目需不断调整,适应农田种植结构,不仅难以有效发挥增产与增效目的,还会造成节水灌溉水平上难以提升。
        3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1喷灌渠道防渗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都需要相应的水资源输送渠道作为支撑,因此,在喷灌渠道运用节水技术十分有必要,也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重点。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的喷灌渠道主要由石块和防渗材料等砌筑而成,并且使用混凝土进行表面的平整。在此结构中,防渗材料起到了良好的水资源防渗作用,可以控制70%~80%的水资源下渗量。

为此,农田水利工程在建造喷灌渠道的时候,要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渠道走向,既要保证喷灌面积,又要保证渠道总长度尽可能地小,同时还要使用U型渠道,通过长度以及截面积的有效设计和控制,有效减小喷灌渠道水断面,减少水资源与空气的接触,从而降低水分蒸发量。喷灌渠道防渗技术的科学设计和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控制农田水利工程中水资源下渗的问题,弥补相应的水资源损失,从而确保农田灌溉区域内的水资源充足,保证灌溉的有效性。
        3.2微灌溉技术
        微灌溉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技术设备包括灌水器、滴头、微小喷头、过滤器、配套电机、泵等。该技术主要运用在大棚种植上,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运用效果良好。微灌溉技术可以分为滴灌灌溉技术、微喷雾灌溉技术和脉冲灌溉技术等,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需结合农业种植情况而定,根据种植面积、植被类型以及实际灌溉量等合理、科学地运用。农田水利工程在运用微灌溉技术的时候,首先需要在灌溉区域内铺设输送水管道,然后在相应的位置安装灌水器,同时在对农田进行灌溉的时候,可以在水中添加一定量的肥料,随着水资源的灌溉而施肥。该技术的运用,不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节省了施肥的时间,提高了农田种植的效率,是一种实际运用效果极佳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3喷灌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需要实现两个目的:第一,保证农田的用水需求,使农作物得到足够的滋养;第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水降耗的根本目标。在目前现有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喷灌技术灌溉效果最好、运用范围最广,可以有效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效率,同时实现水资源节约的目标。喷灌技术的具体运用需要使用到动力装置和水泵等,通过对水体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其提升到设计好的指定高度,保证其可以顺利到达喷灌装置中,然后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通过细密的喷头向附近的农田进行灌溉。喷灌技术运用过程中,灌溉水通常是以线状或者丝状向四周喷灌,灌溉的面积十分大,而且由于水量小渗漏的情况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喷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有效灌溉和滋润,同时将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很高的程度,节水效果十分好。
        3.4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与喷灌技术有很多的相同点,都需要使用一些动力装置或泵。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运用通常以农用机械和电力装置作为灌溉动力,如农用拖拉机等。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运用无需在灌溉区域内修建输送渠道或管道,技术运用成本相比喷灌技术要低一些,而且可以移动,喷灌的覆盖面积更大,灌溉灵活性更好。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是节水技术和机械化设备的有效融合,而且无须配备专业、复杂的灌溉设备,通过组装的方式即可完成步行式灌溉设施的装配,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步行式灌溉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利用了微灌技术的方式进行节水和施肥,但是其比微灌技术的灌溉效果要好,运用成本也低,而且运用的范围更大,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3.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的时候,需要在运用前铺设与其配套的灌溉管道。灌溉管道一般情况下需要埋设在农田土壤下方深处,灌溉的过程中,水是通过低压作用的方式被输送到具体的灌溉位置,直接灌溉到农作物,深入土壤中的根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运用需要有特定的压水设备,以此营造一个良好的低压环境,保证水资源能够有效输送到用水区域,确保农田的灌溉效果。另外,该技术运用过程中水资源的输送是通过预埋的管道,没有直接接触空气,有效控制了自然蒸发的情况,很好地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结束语
        在现阶段农田水利领域工程实践中,积极推广和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发挥节水技术的作用,不断促进农业节水的发展,共同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兴瑞.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12):80+82.
        [2]杜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9(2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