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润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常被设置在条件恶劣的野外环境中,需要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对水资源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此方面对于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导流施工环节务必要对所处区域的当地水文及气象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作为导流与围堰方案设计的依据,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引文: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导游及围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还可有效强化工程质量和作业效率。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环节,应结合项目整体情况以及工程需求对导流方案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选用最佳的围堰类型,务必要做好质量管控工作,促使水利水电工程的应用性能能够全面发挥,创造出更高的效益和价值。
1施工导流技术分析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通常会应用到明渠导流方式,这种导流方式经济性较好,还可以有效减少作业量,主要被应用于岸坡比较平缓的河道,也可以将其应用在辽阔的滩地平原上,通常需要将渠道科学的设置在河岸或者是河滩上,在渠道开发挖完成后,需要在其上下游对围堰进行科学的修建,从而为河水下泄创造良好条件[1]。为有效保障导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那么则需要对导流施工时间进行科学选择,尽量选在河道水量较少的枯水期进行施工。在导流技术应用时务必要保证拦洪高度达到规定要求,否则就需要对土石坝进行有效建设,以达到基坑阻止过水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导流施工主要包括三个时期,分别为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首先在前期需要进行截水施工,在此环节务必要保证围堰整体的阻水效果,否则极可能影响到水坝建设。其次,在中期应结合汛期河水深以及坝体高度对水坝内部是否注水进行准确判断,以强化水坝整体的抗洪效果。最后,导流拦水高度通常与大坝高度存在着一定比例关系,在后期应结合导流来水对大坝高度展开科学的分析和设计。
2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特点
现阶段,随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增多,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频率在不断提高,其应用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导流技术应用需要考虑的内容较多。比如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时,需要充分考虑附近建筑物、地势地形条件、生态环境、居民搬迁问题、水能指标等其他重要内容。其次,在应用前期需要对坝址进行科学选择,应结合地势地形、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难题以及水资源指标等多项内容。最后,需要对水电枢纽工程进行科学的设置,通常条件下需要对导流明渠科学设置,然后再进行厂房的规划设计,从而有效保证工程整体的布局分布情况具有科学性[2]。
3水利水电工程的导流施工方案分析
3.1全段围堰法导流
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项目中有着重要应用,全段围堰法导流是一种重要的导流方案,在具体应用中主要是将一些拦河堰体科学的设置在沿河床的主体工程轴线上,比如水闸、大坝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河流一次性截流,通过对临时泄水建筑的应用而实现水流流向下游。这种导流方案通常被应用在河道宽度比较小的河流中,施工时期通常在水量小的枯水期。全段围堰法导流方式如果依据泄水建筑类型进行分类,那么可将其分为涵洞导流、明渠导流、隧洞导流等其他导流方式,在具体应用时应结合现场情况对全段围堰导流形式合理应用。
3.2分段围堰法导流
这种导流方案主要被应用于水流量大、河床宽度大、整体建设时间长的水利水电工程等,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基于对束窄的坝体、明槽、缺口以及河床的有效利用,而实现将水流引入下游的目的。在具体应用环节首先需要对河床原有建筑物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再将其合理分成多个阶段,之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分期分段开展相关作业活动。通过对已经完工的水工建筑物的有效利用,可实现把水流引到下游,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分段围堰导流方式。
4围堰施工技术
4.1围堰技术概述
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围堰实质上属于临时的围护结构,其应用作用主要是保证水利水电设施建设顺利进行,避免水和土进入修建位置,以便工程修筑、围堰内部排水以及基坑开挖工作可顺利开展,如果不将其作为建筑的部分,那么在完工后需将其拆除。实质上,围堰主要是利用土堆筑成的,其整体形状主要是梯形截面土堤。在围堰施工环节需要对迎水面和基坑侧的边坡的竖横比进行有效控制,应分别不应陡于1:2、1:1.5,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砂质勃土[3]。为有效实现对迎水面边坡的冲刷保护,往往需要将草袋、片石科学的设置在迎水面边坡上。如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产石地区,那么则可以应用堆石围堰,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土层对外坡进行盖面,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渗漏问题的发生。
4.2导流围堰设计分析
为了能够将河水汛期对水利水电工程所造成的损伤控制到最低,那么水下工程建设务必要在汛期之前完工。水下工程建设务必要结合地质条件,对作业顺序进行科学规划,度汛通水条件务必要达到汛期排水要求。通常需要将围堰设置在泵站上游区域,在围堰设计环节可对相关设备进行有效使用,务必要保证上游围堰顶部宽度设计的合理性。另外,需要将便道科学的设置在坝顶端,这主要是便于施工,对围堰设计的各项参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应将花雨布和装满碎石的麻袋设置在其迎水面上,以强化围堰的防渗效果和整体牢固性。
4.3围堰的分类
4.3.1混凝土围堰
这种类型的围堰通常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防渗效果,与其他类型围堰相比,这种围堰方式工程量少,挡水量较大,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与混凝土建筑进行永久性的连接,除此之外,其堰顶可以通过流水。在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中所应用的主要是拱形混凝土围堰。
4.3.2钢板桩格型围堰
这种围堰结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主格体、联弧,通过在其内部填入具有较强透水性能的材料,例如石渣材料、砂卵石材料等。钢板桩格型围堰施工相对较为复杂,其施工步骤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需要进行定位,然后再对模架支柱进行打设,之后再将模架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再将钢板桩进行科学的安插,然后再填充适量料渣。在此环节需要对钢板桩锁扣展开相应的防水处理工作,避免连接处渗水,所应用的防水材料主要是膨胀水泥材料[4]。
4.3.3过水及不过水的土石围堰
过水土石围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通常包括两种,分别为加筋过水和混凝土板,首先,加筋过水围堰实质上主要将钢筋按照网格样式科学的敷设在下游大坝石块坡面上,对于下游围堰主要采用的是横向主锚筋埋设方式,从而强化围堰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混凝土坝围堰施工时务必要充分做好坡面裂缝渗水防范工作。不过水土石围堰施工可以就地取材,因此材料成本较低,其结构与土石坝结构较为相似,拆除方便。但是如果施工量巨大,那么很有可能产生较大沉降量。
结束语: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洪灾问题发生概率不断增加,这无疑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在洪水汛期极可能威胁到下游人们的安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应结合需求对导流和河围堰技术进行科学选择和应用,在施工时需要对各项质量标准参数进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贺豫奇.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2:116-117.
[2]窦维军.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8,06:159-161.
[3]白俊峰.基于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水利水电施工分析[J].居舍,2019,31:49.
[4]韩亚勇.浅谈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