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认识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陈燕
[导读] 在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的学科,
        陈燕
        成都市金堂县又新学校      四川成都      610400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尤其在如今这个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变得更加重要。因此,老师在面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时,需要改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提高教学方法,要让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构建高效课堂。通过一些既有趣又有效的教学方式去丰富信息技术教学,让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高,更好的构建高效课堂。本文以浅谈对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认识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认识
        高效课堂指的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的课堂教学形式,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合理的构建高效课堂不仅是满足当前教学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更是满足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需求。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让教学变的多样化,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当前的时代背景来说,信息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生活和学习中,是最好的“伙伴”。信息技术无时不刻在发展和进步,在教学中部分学校的教学设备跟不上,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有的原因是教学课本的落后,让学生在课上所学习的知识都已经过时了,在以后的应用中得不到太大的帮助。教学的目的和方法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影响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其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当前大部分家庭中都有电脑,手机也是常见的物品。很多孩子从小接触电子产品,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十分熟悉,可谓是“无师自通”。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家庭教育或者家庭环境的影响,无法接触到信息技术产品,计算机技术较差,导致与其他学生的学习差距拉大,学习距离拉大。在教学中,两极化现象比较严重,让老师变得无从下手,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造成信息技术教学比较困难。
        最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是一层不变的,在课上先讲解知识,给学生介绍和演示过新知识后,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操作,在课下将自己所完成的作业上交即可。教学氛围不活跃,教学内容枯燥,如何能够让学生主动积极的面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呢。再加上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上交,学习能力差的学生需要反复地钻研和学习,才能费劲的将作业完成,这在无形中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影响教学质量。
        二、要正确认识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建立中,要想让高效课堂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就需要老师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这门课堂。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必然的,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不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而是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主开展教学。当前的社会中,“文盲”并不是指没有任何知识的人,更多的是指对各种信息技术一概不知的人。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以各种软件的学习为主。但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让知识的学习赶不上技术的进步,导致教学内容永远滞后与技术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时,除了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学习外,还应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掌握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单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说,信息技术的教学不是为了单纯地掌握如何绘制图、如何制作表格以及对各种软件技术的学习,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促进学生的信息能力和素养。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永不停止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自主学习信息技能,掌握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兴趣,这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老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关系,从而开展更好的教学,构建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1]。
        在正确认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明白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重要性,不只是老师,学生也是如此。就像一些自以为是,以为“无师自通”就学会知识的学生,就应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它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你所看到的那一小部分,它的综合性极强。老师要让学生随着知识的学习去灵活使用一些软件,懂的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要摒弃应试化的教学理念,将信息化寄托在灵活的教学中去开展教育,有独特的存在意义和活力,进行全面的改革和进步,这样才能更好的认识信息技术课程,更好的创建高效课堂。
        三、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高效课堂构建的前提:
        要想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就需要立足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能够在课上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促进教学有效性。老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上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机信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的综合性十分强,不管是理论还是应用它的发展都十分迅速,且在社会上的应用广泛,它是现代人才的“标配”。老师需要掌握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转变教学观念,从传播知识的载体变成引导的指路灯,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面对更多的知识学习,这样才能让高效课堂的构建变得更加有保障[2]。
        (一)注重新课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新课程的导入,要从一开始的学习中抓住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老师可以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推动教学的进步,让学生都能够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需要先带领学生认识电脑。老师可以利用谜语的形式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不会说话会计算,不会想来却有脑,少了电源就睡觉,没有鼠标受不了”又或者“脑袋方方,并不好看,世界万物,他全知道”通过谜语来让学生认识到电脑关了电源就无法使用,在鼠标的操作下会更加方便,而且上面可以查到任何想知道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开展有趣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上升状态,积极地面对计算机的学习。而且小学生的表现意识强,老师可以给对计算机有认识的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上台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识讲述出来,获取老师和同学的夸奖。

再结合学生所说的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讲解,给学生鼓励的同时还能勉励其他学生的学习,推动教学的质量,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3]。
        (二)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以往的教学都是以老师的“教”为主,“灌溉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学习意识降低,只想享受成果。因此,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要想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就需要将“教”变成“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懂的自主学习,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知识,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初识Scratch”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微课给学生制作有趣的视频内容,让学生结合视频进行学习,促进教学的质量。微课的教学针对性比较强,它的时间短暂,一般为5-8分钟,但是教学效果却十分理想。老师可以通过微课给学生介绍Scratch的作品,给学生展示它的洁面和基本功能,培养学生对Scratch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在实践中终掌握Scratch的基本工作方式,认识到它的界面操作,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去自己创造一个Scratch作品。它的菜单区、控制区、控件区、脚本区、舞台区、角色区都可以在微课上进行展示和介绍,然后学生在结合微课进行自行探索。微课针对学习能力差的学习很是友好,它可以重复播放或者暂停,遇到不懂得知识和问题可以暂停进行探索研究,彻底实现自主学习的教学课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更好地促进教学的质量,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让教学变得更加积极有趣,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4]。
        (三)利用创客教育开展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
        创客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将创客教育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会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教学目标,让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更好地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例如,在Scratch的综合运用中,老师可以进行创客教育的开展,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设计和实现教学,渗透知识的学习和传授,根据项目学习进入到学习状态,不断的提升设计灵感和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Scratch本就是一款简易的编程工具,只需要鼠标拖动就能完成的编成,利用它很容易创造出交互式的互动情节以及各种动画或者游戏。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创造出自己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创客教育,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就代表教育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型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去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解决问题。在创客教育方式下,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学习能力在老师的点拨和引导下也会得到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自然会提高,那么高效课堂的构建会变得十分顺利和简单。创客教育将会减少教学的难度,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出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发展,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突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进步[5]。
        (四)结合游戏教学活跃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娱乐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老师可以巧设游戏情景,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进行游戏的设计,突出教学的重点还能活跃教学氛围,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Scratch编程能够设计出各种有趣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踊跃参与的状态下活跃教学氛围,让教学变得更加有趣。编程就像是搭积木,简单的图案能够构造出千万种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造。老师可以先自己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去观看和学习,帮助学习获得制作的灵感,然后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分析,将意见统一后开展制作。在游戏的制作后,老师还要结合每个小组所制作的成品进行评价,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要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下去提高自身的应用水平,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信息素养,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游戏的形式能够让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深化,更好地促进教学的质量,顺利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五)分层教育进行差异培养,构建高效课堂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思维进行差异对待,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得到知识的提升和自身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引导兴趣低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培养。在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只注重学习成果。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课外的知识学习,引导一些高层次的知识了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老师要正确面对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要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基础开展教学,正确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处理好学生之间的不足,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6]。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保持积极有趣的学习兴趣,在灵活的教学中踊跃加入。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的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得到更好的进步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浅谈创客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乔希俊.  山西电教. 2019(02)
        [2]谈游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J]. 郑伟,王霞.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3]创客为引,信息教学——创客视域下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方略[J]. 徐永乐.  华夏教师. 2019(27)
        [4]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尝试[J]. 邹翊迪.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12)
        [5]在小学信息技术画图模块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实践研究[J]. 周莹.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1)
        [6]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 宋红艳,杨彩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