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十堰市市政园林规划设计院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21世纪,中国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推动了人们居住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日益增多。园林绿化作为城市之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提升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才能更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建设水平不仅体现着城市空间的发展,而且充分呈现园林绿化等细节之处的设计。而园林绿化空间通常的重要功能就是交通与休闲娱乐,本文对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实际应用
前言: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可充分呈现城市的特点,并有效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为城市居民与游客带来较好的休闲环境。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不但可以增加园林绿化的设计感和时尚感,还能够发挥净化空气、减少污染的重要功能,因此,势必要通过科学的园林植物配置有效提升园林绿化的层次结构。然而,对于我国如今大部分园林绿化设计而言,无法充分呈现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一些城市生活街道空间的景观设计并没有亮点,如出一辙;园林绿化空间设计并未严格遵循人本思想,在具体的设计中并不能呈现人的权利。
1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1.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配置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其中得以充分呈现。园林绿化为了充分结合城市飞速发展而体现生态环保理念,此理念将成功消除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由于绿化面积的日益提高,使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相对平衡。所以,在园林绿化中进行科学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使园林绿化的范围更为广泛,而且可推动植物配置全面发挥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为设计人员在具体的设计中全面考虑如今的环境需求,还有未来的发展需求,所以,才可以科学掌握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为配置的进步性和科学性提供保障。
1.2历史人文的基本原则
设计者对于历史人文原则的掌握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园林植物配置本身的因素能否适合此区域或是园林的风格,由于所有植物的形态、色彩、生长习性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应该对植物自身的生长环境与自身形态是否和整个设计实现和谐统一进行充分考虑;其二,不同植物的内涵各不相同,例如:松柏属于四季长青的代表性植物,其内涵文化也代表着松柏的品性,如果整体园林的人文风格属于缤纷的、艺术性,而松柏并不适宜在此园林中进行栽植。
1.3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园林绿化工程的目标就是改变以往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所以,在园林设计规划过程中,大部分设计师均要依靠原来的地势实施相关设计。如果随意改善以往的地形,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还会影响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就会让园林的植物配置有章可循,规划地点原来的植物类型就是绿化工程的主体。在此条件下,设计人员还要利用现代园林科技手段,着重培植新的植物品种,可充分满足规划设计地点的天气与地理环境,防止这类环境因素,使绿化工程在植物配置方面发生问题。
2如今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现状
在进行植物的配置过程中,一些植物的生长周期很长,并且本身特征十分显著,对于此类植物,需要确保植物培养工作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为这类植物提供相应的保护。除此之外,乔木科的植物,通常会在时代的变迁中日益成为参天大树,树木越大,其周边体积很小的灌木科植物无法争夺土壤养料,而且因为树叶的遮挡,长时间无法接触阳光,就会实现光合作用,很容易出现死亡。不仅如此,在进行植物的配置中,人们通常会过于看重景观的观赏性,并不会结合植物的本身特征,就会使盆栽和草坪虽说很美,可通常无法适应生存环境,很容易成为“一次性”景观。
另外,一些设计者往往追求园林景观的新鲜性,不惜斥巨资从国外引进一些稀有的植物种类,虽然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这样的做法通常耗时伤力,并且这些新兴植物能否存活也无从考证,人们也无法从这类植物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甚至外来物种的进入,会对当地的其他植物带来威胁,因此这类做法并不可取。
总的来讲,我们无法将人们的主观意识附加在植物景观的建设方面,应该将花草树木自身的特征和情况着手,及时发掘他们独特的美,并充分利用,应该将他们视为园林配置中的重中之重,唯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园林绿化的美好、和谐。
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实际应用
3.1确保色彩的鲜明感
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充分运用植物本身的颜色与特征,在充分考虑季节变化对其影响的基础上,加强绿化工程的配置选择。由于每一类植物的生长习性各不相同,所以,在每一个季节中的姿态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设计人员需要对植物在所有季节中的不同表现与颜色充分利用,才能保证整个园林设计在不同的季节变化可以发挥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而且,因为各个地区的地点不同,为植物营造的生长环境也是各不相同,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配置,防止在日后维护中提高人力与财力的消耗。
3.2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
对树种的选择,不应只对树种的颜色、高度等进行考虑,更应考量到树种与当地生态群落的融合性。如果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在北方,设计师选择海南的椰子树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要植物,不仅不会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椰子树在北方比较干旱和寒冷的气候下无法实现正常生长,栽培之后不管如何养护、如何管理,也无法达到椰子树在海南地区的效果。在对树种进行选择的时候,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生长习性与当地植物接近的树种,使树木在种植之后就能够实现良好的长势,不仅降低养护和管理的费用,还能够与周围景观紧密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良好的绿化、美观效果。例如,石家庄的市花是月季,在石家庄园林中随处可见月季元素,月季的生长习性与石家庄的土壤、气候非常温和,利用月季的种植,不仅能够节省养护费用,还能够在石家庄园林中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
3.3保证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配置的过程也是一个研究生态原理学的过程,因为不同品种之间的植物会给环境带来不同影响,所以在配置过程中还要坚持保证植物品种的多样性。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可以在生态层面上保证绿化区域生态的相对平衡,因为在经过合理设计之后,不同植物发挥的绿化作用是不同的,这样的选择能够确保绿化设计的最优配置,与此同时还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3.4保证主体的风格
植物的配置过程,是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因此,在实现植物自身功能性的前提下,设计者也要考虑不同的植物种类与整体的设计风格是否相符。依据不同的植物风格,搭配不同的绿化景观,才是园林绿化工程中设计者应当遵循的整体大局观。
结束语:
概而言之,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对于城市整个生态建设来讲意义重大。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各种原则防止盲从。除此之外,应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防止对城市园林的整体建设造成影响,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不但要对植物的生态效益进行充分考虑,而且要重视植物的配置,在城市绿化的植物配置中,增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于改善城市整个环境建设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意义重大,对于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思林.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01):116-117.
[2]陈东.论园林植物花境设计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257.
[3]钟艳.园林绿化植物的生态景观配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9,40(05):516-520.
[4]李悦煊.浅析园林造景和城市绿化中的树木配置[J].现代农业,2020(08):4-7.
[5]赵娟.银川市城市绿化中园林植物的应用浅析[J].宁夏农林科技,2020,61(06):30-31.
[6]李静.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J].现代园艺,2014(22):119-120.
[7]张守国.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4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