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启蓉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01120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速,《应用写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而《应用写作》现状令人堪忧。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使学生学有所用,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应用写作 教学 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那么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信息载体的应用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分工的具体化、书写工作的电脑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其发展呈何种态势?应用写作的现状如何?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计策?作为教学实践者,本文想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应用文写作的发展趋势
1、写作的专业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专业分工日趋具体和精细,要求应用写作更加专业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促进社会更加有序、有效地发展。从事经济文书写作,必须深谙经济活动的现状和规律。一部《宪法》派伸出了几百部法律,非专业人士难辨其精微。
2、写作的知识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昭示着知识已成为发展经济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知识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参预策划、从事起草工作的应用写作人员应该是相关行业的行家里手。
3、格式规范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间交往的密切促使世界经济交往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应用写作的格式要求越来越规范、简洁。明了、实用的应用文体将促使国际间交往的更加快捷、协调。如国际间的合作意向书等就要求以其规范的体式,促使经济活动正常、快速的运行。
4、快节奏和高效率的发展趋势
信息时代需要的是高、频、快的节奏。作为信息载体的应用文,必须顺时顺事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切问题。只有快节奏、高效率的应用写作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及严峻性
一方面,应用写作的专业化、知识化、格式化、时效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写作人才,即社会对应用写作人才的高要求和大需求;另一方面,诸多因素制约着专业写作人才的出炉。应用写作教学的严峻性不容回避地摆在了从教人员的面前。
1.从教材体例看,缺乏可执行性的教材
现行《应用写作》版本众多,但不尽人意。第一,教材重点与现实需求脱节。此教材体例按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专用文书三大板块构建。行政公文的写作占有显要地位和相当大的比重,而专用文书只摘取一二。事实上,目前毕业生究竟有多少能走上行政岗位不得而知。要从事行政公文的写作,首先必须跨入国家公务员的行列,而绝大多数学生面临的恰恰是专业应用文的写作。第二,内容难度较大。教材知识内容偏深;特别是例文的选编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较远,没有起到范例的作用。第三,重知识、轻能力。知识点全面、细致,而写作训练要求不具体,任务不明确,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在生源基础相对滞后,课时逐渐压缩的今天,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编者和教者所愿。
2.从课程内容看,文体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应用写作文风讲求朴素、平实。与别的文体相比,要求表述明确、简要、程式化。它要求作者以诚实的写作态度,做到“文质相称,语无旁溢”,要杜绝溢美之词,反对套话、大话、空话、假话;不用文学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手法。这就限制了从教者生动性、趣味性、想象力的发挥,影响了教学效果。
3.从教师自身看,知识的有限性和陈旧性制约着教学任务的完成
信息时代教师不及时充电,不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仅凭已有的知识,沿袭传统的教法,照本宣科,必将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4.从教学对象看,内容的陌生和枯燥,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所接触到的只是学校和家庭的狭窄的见闻领域。而应用写作的社会性、实践性极强。学生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充足的材料,学习时抽象、空洞,写作时言之无物。
三、关于《应用写作》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1.注重实用,突出重点
应用文文种有几百种之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短短的几十学时内让学生全部掌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教材内容的编排要以学生就业途径为着眼点,落脚于学生上岗后的实际写作能力的体现;要注重选择与职业岗位能力密切相关的内容,注重教材的实用性。第二,要选择新鲜的、贴近学生的、合乎规范的例文,体现教材的时效性和典范性。第三,适当选择一些有典型错误和缺点的例文,作为反面教材,使学生学有准则,错有借鉴,利于教师对比施教。
2.精选事例,着眼现实
应用写作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备课时在选择范例和作业上多下功夫,精选有典型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代表作,改变应用教学内容的单调枯燥和模式化。学校工作、学生活动、实习实验等,都是最为真实生动的例文选题和作业题材,能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浓厚兴趣。
3.优选教法,以导代演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许多教师为此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应用文教学因其内容的特殊性,首先应注重师生角色的互换,即教师由演员转为幕后导演,学生由听众观众转为台前表演。通过这种角色互换,用教师的主导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不仅需要“一桶水”,而且需要“长流水”。第三,要不断探索更适合于提高学生应用写作水平的教法。应用写作的内容时效性极强,文种、内容不停地更换,概念、术语不断地翻新,固守陈旧的模式,沿袭惯用的教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应用写作教学的需要。案例教学法、分级训练法、以练带讲法、发现法等,都是许多教师在应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4.课堂为主,以用促学
应用文教学应充分抓住学生课外活动的大舞台,利用班级事务、校园文化、社会活动这些实验实习场所,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一展才华。教师尽量利用课内精讲导向,课外辅助督查;考分技能互为犄角,以用促学,相得益彰。
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安排一定时间的社会调查,利用假期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积累材料,使之学时有感性材料,写时言之成文。
应用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应用写作教学呈勃蓬发展之势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是不争的事实。希望应用写作教学能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真正服务于社会,并促进社会更加有序、有效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