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 安徽六安 237000
摘要:结合国企几十年定额发展历史,分析劳动定额管理在企业转换经营体制、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率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思考定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符合企业发展要求。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quota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or decad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labor quota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transformation of operation system, improvement of labor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Through in-depth considera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quota work and the severe challenges it faces, the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关键词:定额管理;分析;建议
Key words: quota management; analysis; suggestions
1、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企业组织形式、经营管理体制、就业用工方式、薪酬分配制度等日益多样化,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也显得更加复杂。
2、劳动定额员的职能和工时定额管理的作用
(1)提高工时利用率:工时定额作为生产管理控制工时利用率管理指标,为各级生产管理者和直接生产人员提供高效和改进工时利用率的工具。从深层次上看,工时利用率是与设备特点、运作方式相关的量,因此积极改进工装设备,探索高效运作方式、维持较高的设备完好率、以及改进员工激励方式、提高员工技能是提高工时利用率的质的指标。
(2)实现生产岗位科学定编:工时定额管理为车间岗位定编提供了科学的原理和控制方法。劳动定员问题就生产岗位而言一般受到设备作业方式、劳动负荷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具体工序的特定组织模式、作业模式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劳动负荷是定编的主导因素。
(3)为估算产能提供依据:工时定额可以为研究工序产能提供依据,各工序生产能力的估测实质是对劳动定额时间标准数据的应用。由于工序产能分析不仅与工时因素有关,还与设备能力、设备台数、作业方式紧密相关,可通过对不同工序影响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产能估测模型,然后根据作业方式及设备运行情况测定工序产能。
(4)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要条件:想要正确贯彻“各尽其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就必须对劳动量和报酬量进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以便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效率优先、按劳付酬。劳动定额可以反映出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贡献大小,也能间接地反映出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好坏和生产技能高低。如果没有劳动定额,职工的劳动贡献大小就难以衡量。
实行计件工资制更要以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作为前提条件,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就需要定额员要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去执行,不能瞎定、乱定。定出的工时是不可以随意更改,更不能以任何人的意志去变动的。
(5)有利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劳动定额具有先进性的特点,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就能起到激励工人积极奋进;努力工作,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工人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定额,就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学习先进经验和操作办法,推动生产技术进步和提高。
3、问题分析
虽然工时定额在我厂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冲击,我厂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为企业转换经营体制、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新设备的引进、领导的交替、新管理方法的推进、新员工的技术水平等各种因素。我们的工时定额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对劳动定额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
一套完整的工时定额标准就如同一个国家的法律系统。很多人对劳动定额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定额工作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清楚认识工时定额是具有权威性的,是不可以凭个人意识随意更改的。定额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来说极其重要、极为关键。
(2)劳动定额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位定额员负责的工种比较多、范围广,其中一位定额员负责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龙门铣、加工中心、落地镗、波钳、线切割等机械加工方面的定额,一位定额员负责下料、电装、大装、小装、齿装、包装、调试等装配方面的定额,一位定额员负责冲床、钣金、折弯、冷作、焊工、丝印、胶木化、喷、涂渡、漆等方面的定额。分厂没有设专职定额员,反馈体制出现问题,很多员工直接向定额员要求增加工时,分厂不经过滤处理,只要工人反映则要求增加工时,没有很好的监测机制去监督。
(3)分配和激励机制不配套
在企业内部分配中,工人认为一天若按8小时工作制上班,完成等量的工时定额,每月的收入水平只够低保,远远不够生活。这种分配制度导致很多人产生“工时定额在标准基础上翻倍是应该的,工时按标准执行是错误的行为”这种现象使定额工作很难开展下去,使定额员与工人间的矛盾激化。
(4)技能水平多样化
每个公司的性质不同,每个厂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则会产生很多种的定额标准。同样的一份标准,由于每个工人的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加工设备的因素影响,加工所消耗的工时也不相同。工时定额工作是由人工参考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定下来的,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存在一些波动也是正常情况。
4、合理化建议
加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当前加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1)强化劳动定额管理意识
企业作为劳动定额标准的直接实践者,若缺乏积极性,定额管理工作就寸步难行。因此,必须要转变全体职工的观念,充分认识劳动定额管理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要把定额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2)严格按照定额标准实施
定额标准是长久以来总结出来的,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额管理制度,实现劳动定额管理机制与公司内部分配体制的有机结合,是不能以任何人的意志随意更改的。
(3)提高定额管理人员与工人的素质
定额管理涉及许多生产技术知识、数学知识、统计知识以及行为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又涉及职工的利益,政策性较强,其专业和职能决定着定额人员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所以要加强对定额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工人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所以需要不定期安排工厂的技能比赛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工人整体技能水平。
(4)制定合理的分配和激励体制
分配和激励体制的健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工时定额人员与工人之间的矛盾。我建议把工人的基本收入划分为几个区间,工人按定额标准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可以拿到相应区间的劳动报酬,弱化工时与收入关系。每个分厂根据自己厂各工种的实际情况可以二次分配,以达到更合理的薪酬分配。鼓励和奖励在创新方面有贡献的职工,使全员积极响应节能增效倡议。只有付出与收获成正比,这样企业才能更好的发挥劳动工时定额的激励作用。
5、结束语
劳动定额制定后,经广大职工去贯彻执行,并在生产中予以检验。因此,定额管理不仅仅是定额员的工作,而是全厂所有职工的共同工作。
参考文献
[1]企业标准工时定额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钟卉,廖兰芳.??商场现代化.?2017(11)
[2]企业工时定额管理浅析——以四川某国营企业为例[J]. 刘丽琼.??科技与企业.?2014(20)
[3]企业工时定额管理与工时定额员[J]. 张立厚.??机械管理开发.?2001(S1)
[4]非标准化制造工时定额现状及测量方法展望[J]. 李凡,陈鹏程.??现代企业.?2017(10)
[5]基于民用飞机的研发工时定额管理研究[J]. 钱斐斐.??价值工程.?2017(18)
[6]浅谈工业4.0革命中非标制造型企业工时定额的发展趋势[J]. 董磊,李常龙.??中国有色金属.?2017(S1)
[7]浅析定额基本理论及在产品定价中的应用[J]. 丁艳红.??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05期
[8]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浅析[J]. 吴莉.??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3)
[9]论劳动定额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J]. 修杰.??中国外资.?2012(21)
[10]浅谈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J]. 陈雷.??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4)
作者简介:刘洋(1992—),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时定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