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初中生物教师微课应用能力提升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李英
[导读] 微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的效果。

        李英
        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  贵州省遵义市  563000

        摘要:微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的效果。初中生物教师普遍存在微课理论知识缺乏,对微课的认识差,微课设计和制作水平低,应用能力弱,不善于应用资源,微课应用积极性低等问题。在后疫情时代,初中生物教师应加强微课的理论学习,深化对微课的认识,学会查找微课资源,増强主动应用微课的意识,提高微课设计的水平,强化微课制作技能技巧,讲究团队协作,主动分享微课资源和制作经验。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初中生物;教师;微课
        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打破了人们常规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模式。微课灵活、多变、适应性广等特点决定了微课在互联网及传统教学中均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微课在新冠疫情期间可谓大显身手,得以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
        一、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微课,可以将枯燥的生物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从而将死板的理论知识活化。微课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较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在微课设计中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通过自制或下载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视频、幽默直观的图片等,使生物知识的讲授变得表现形式多样,展示方式形象生动,语言组织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学生更加易于接受,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得以显著提高。
        2.引导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制作相关知识点的微视频,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学习,课后复习等多个环节充分地利用教学微视频。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掌握不好、或有疑难的知识点,反复观看视频,直至完全理解掌握。短小精悍、设计巧妙、录制精美的知识点微视频,适合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的发展规律,使得学生课前预习变得更加容易,课中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课后的复习变得更有选择性,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课堂中知识学习变得更加容易,课后的复兴变得更有针对性,学生的自信心和知识获得的成就感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高。
        3.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微课让学生课前的预习变得生动而有针对性,学生课前主动预习的积极得到提高,预习的效果得到增强。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可以有效减少,课堂的时间得以解放,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针对知识点的师生交流互动。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以及学习成果展示,还课堂于学生,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显著提升教学的效率。而为了制作表现力更强、知识点解析更透彻、表现形式更丰富的微课,需要教师主动地去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微课教学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应用微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疫情期间暴露出的教师微课应用问题
        1.缺乏微课理论知识,认识不足
        微课兴起的时间较短,教师参与微课理论学习培训的机会少,教师普遍缺乏微课的理论知识。因教师对微课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对微课教学的效果的认识也不足,导致很多教师对于微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微课效果与教师的付出不成正比,加上微课在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和风险,一些教师在缺乏有效推广措施和手段的前提下,教师往往比较消,甚至会持有抵抗态度,导致初中生物教师在尝试使用微课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不会应用微课资源,积极性低
        对于微课,很多老师还停留在较浅层的认识,很多教师不会应用网络微课资源,也不知道如何去查找微课资源,缺少必要的工具和平台。目前针对中小学的微课资源平台建设起步晚,微课网络平台资源普遍不足。优质微课资源严重不足,远远无法满足实际教学中的需求。

同时,微课资源平台没有针对生物课程,进行系统化微课资源建设,初次使用者往往很难找到适合课程实际需要的微课资源。对于初次使用者,自己制作微课的难度大,大大降低了使用者进一步接触和使用微课的积极性。而上了一定年龄的教师因为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差,对微课的应用积极性较低。
        3.微课制作水平低,应用能力弱
        信息技术是微课设计、制作和应用的基础。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不光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创设更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更为透彻地解释初中生物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微课的设计和制作需要长期的积累,对于一些初试的教师,因为缺乏经验,往往制作的微课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将削弱教师应用微课的积极性。而一部分教师对微课持抵触情绪,不愿意用心去钻研,不会制作微课,也缺乏合理应用微课的个人能力。
        三、初中生物教师微课应用能力提升对策
        1.加强微课的理论学习,深化教师对微课的认识
        要想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微课,首先需要教师对微课的理论知识有充分认识,深刻领会微课对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意义。要求教师在掌握和具备一定的微课理论知识和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勇于大胆尝试和实践。除参加学校组织的微课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训之外,教师还应积极主动地加强自学,通过不断提升个人的微课理论水平,加深对微课的理解和把握。应及时了解国内外微课理论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对微课的理论基础形成较为系统化的认识,为微课设计与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学会查找微课资源,増强主动应用微课的意识
        要学会更好地应用微课,必须学会查找微课资源,在自制微课中,也需要参考优秀微课资源来进行设计和制作。目前网络上的初中生物微课资源良莠不齐,需要教师仔细甄别,精挑细选。每位生物教师应根据自身对微课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主动学会查找和筛选微课资源。教师应努力提高主动应用微课的意识,不断加强微课相关知识和制作方法的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微课时,教师充分考虑微课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从提升实际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实现微课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
        3.提高微课设计的水平,强化微课制作技能技巧
        教师需要扎实掌握微课制作技能技巧。对于初次使用者,以借用优质微课资源为主,适当尝试自己制作微课。对于具备较好微课理论知识和制作方法的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重、难点,结合课堂具体情况,制作更多的微课。在微课设计方面,教师应结合教材和学情,坚持微课设计的教育性、目的性等原则,贯彻应用于微课设计的整个流程。在微课制作方面,教师要熟悉多种微课录制方法。根据不同的条件,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具体特点,熟练掌握1-2种制作软件或方法。在反复的尝试过程中,通过方法和技能的提升,努力制作实际价值高的微课。
        4.讲究团队协作,主动分享微课资源和制作经验
        教师间应建立开放式的微课交流平台,广泛开展交流和合作。生物教师应经常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合作,深入探讨微课制作的技术与技巧。要讲究微课应用的团队协作,通过在学科内或是学科间组建微课设计制作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教师应在微课制作实践中,应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不断改正与完善,不断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微课的能力。新、老教师之间,老、中、青教师之间、有经验者和初学者之间均应相互学习、分享经验。
        后疫情时代,初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应用面将会更加广泛,对初中生物教师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一位生物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在实际应用中反复总结经验。也需要学校层面在激励措施和平台建设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诚.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黄兰.微课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
[3]曾琦.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9.
依托课题:2018年遵义市红花岗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初中生物“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2018HA35)。
作者简介:李英(1986-12),女,汉族,籍贯:贵州仁怀,学历:本科,职务或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生物微课制作与应用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